白糖期货上市以来,交易持续活跃,市场规模迅速扩大。2006年全年交易量5868万手,日均成交24.3万手,日均持仓11.2万手。2007年交易量9094万手,日均成交37.5万手,日均持仓40万手。2008年以来,白糖期货市场呈现跨越式发展,2008年和2009年分别成交33092万手和29207万手,日均交易量均突破100万手。到2009年年底,白糖期货持仓量突破130万手。美国期货业协会(FIA)的统计显示,2008年在全球交易量前10名的农产品期货和期权当中,郑商所的白糖期货位居第一。 截至2009年年底,在郑商所开户的涉糖企业数量531家,参与白糖期货交易的法人客户数2661家,法人客户持仓量占总持仓量的41.63%。 截至2009年年底,郑商所先后设立了33家分布在广西、广东、云南、上海等全国15个省、市和自治区的白糖期货交割仓库。上市4年来,白糖期货平均交割率(交割量/交易量)为0.03%,最高交割率0.04%(2008年),最低交割率0.01%(2006年),最大交割量617980吨(2008年)。 2006年1月6日,白糖期货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上市4年来,白糖期货交易制度逐步完善,市场快速发展,整体运行理性、稳定。各类涉糖企业通过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稳定了生产经营,保障了糖料种植安全。同时,白糖期货市场也为涉糖现货企业探索更有效的贸易方式创造了条件。总体上看,白糖期货市场功能得到初步发挥。 首先,根据贴近现货、贴近市场的原则,对白糖期货相关制度和规则进行调整和完善,方便了市场参与者特别是制糖企业的参与。 第一,不断优化交割仓库布局。2006年白糖期货上市之初,仅有11家交割仓库。4年来,郑商所根据市场发展需要,在食糖主产区和主销区的集散地增设交割仓库,到2009年年底,在全国15个省、市和自治区设立了33家交割仓库,为糖厂和各地经销商利用期货市场交割提供了方便。第二,实行通用标准仓单。通用的标准仓单实现了白糖仓单的高效流通,方便了制糖企业利用期货市场进行物流配送,销区经销商就近提货。制糖企业还可以用标准仓单冲抵保证金或者到银行申请质押贷款。第三,放宽企业套保持仓限制,简化套报审批程序。根据市场发展不断完善套期保值管理办法,放宽对现货企业套期保值的持仓限制,不仅满足了大型制糖企业的套保需求,而且简化了套期保值审批的流程。第四,实行滚动交割和期货转现货制度。将上市初期的集中交割方式改为滚动交割,即交割月的第一个交易日就可以进行实物交割,同时设置了“期货转现货”的提前交割方式,使白糖期货交割与现货市场合理对接,方便了现货商同时利用期货和现货两个市场,为企业进行跨市套利创造了条件,更为期、现货价格回归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另外,顺应制糖业发展,针对上市初期风险管理制度中规定的持仓限制过小问题,及时调整持仓限制额度;根据现货企业工业库存较多现状,及时修改规则,使期货垛位和库房要求与现货一致,实现了现货可直接转为期货交割。此外,还根据甘蔗种植及食糖行业的周期性特点,在广泛征求制糖企业意见的基础上,增挂了一年半期货合约,通过更远期的合约价格,为蔗农调整种植结构提供预期价格指导,为制糖企业订单农业提供了风险管理工具,更重要的是为地方政府制定发展糖业的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其次,以服务企业为核心,不断提高白糖期货功能发挥的深度和广度。 为更好地发挥白糖期货为企业、产业和国民经济服务的功能,2009年以来,郑商所开展了“走进产业、贴近行业、服务企业”系列主题活动,使白糖期货市场的服务延伸到食糖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促进了糖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和食糖生产的产业化。2009年年初,郑商所还就“白糖期货市场功能发挥”课题向期货公司会员定向邀标,动员对食糖现货企业服务较好的会员单位挖掘企业(上、中、下游)开发和服务模式,总结典型案例,当年11月举办了课题汇报和功能发挥研讨会。该课题认真总结了现货企业成功利用白糖期货市场的典型案例,为我国甘蔗种植的产业化经营提供了理论依据。 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发挥良好 据统计,白糖期货价格与柳州白糖现货价格相关系数达到0.98,而且期货价格变动往往领先于现货价格。2007年,国内外食糖大幅增产,白糖期货价格步入振荡下行行情,从3月中旬的4000元/吨跌至7月初的3400元/吨左右,现货价格也随之下跌。同年7月12日国家出台白糖收储政策后,白糖期货价格便带动现货价格大幅反弹。随着交易规模的日益扩大,以及国内对白糖现货市场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白糖期货逐渐走出自身独立的行情,基本形成了反映国内供求关系的“中国价格”,价格发现功能得到发挥。 与此同时,白糖期货价格的有效性,也为各类主体利用期货市场指导生产经营奠定了坚实基础。活跃的交易氛围和良好的流动性为国内涉糖企业利用期货市场规避风险提供了畅通、高效的平台。目前,各类糖企在白糖期货市场的运作日益深入,套期保值理念和操作手法日趋成熟。国内大多数糖商在每天期货市场开盘后根据白糖期货价格进行现货报价。套期保值已经成为许多糖企经营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不少企业还专门成立了负责套期保值交易的部门。 提高企业风险控制能力、服务“三农” 涉糖企业在灵活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基础上,还结合现货经营,创新出了多样化的经营方式。如期现套利、低价买进等,不仅为企业规避了价格风险,提高了现货经营效率,而且还为企业创造出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白糖期货上市之前,糖厂缺乏转移市场风险的渠道,行情不好时往往会出现糖厂与蔗农“双输”局面。2003年之前,由于全行业亏损,广西糖厂欠农民甘蔗款达57亿元,严重挫伤了蔗农的种植积极性。白糖期货上市后,企业通过利用期货工具从容应对市场风险,在稳定自身经营的同时,也保护了农民的利益。这种“双输”变成了“双赢”局面。 2007/2008榨季,由于种植面积扩大和单产的提高,国内食糖产量大幅增产,出现严重供大于求状况,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白糖价格暴跌,严重威胁着糖料种植安全。面对如此严峻形势,广西制糖企业一方面通过期货市场卖出保值,规避价格下跌风险,另一方面加大现货销售力度,减轻库存压力,加快资金回笼。他们通过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运作,成功度过了危机。据广西糖业协会估算,通过套期保值操作,2008年广西制糖企业至少减少40亿元以上损失。根据广西丰浩糖业有限公司的测算,2008年白糖成本在3200—3300元/吨,卖价在3000—3100元/吨,从事现货生产和贸易必亏无疑。而丰浩糖业充分利用期货市场,果断进行灵活的卖出保值,2008年自产的20万吨白糖全部在期货市场上进行了套保。该公司副总裁周云龙表示,若当时没有及时套保,将会给公司带来3.6亿元的损失。在2008年的行业洗牌中,丰浩公司并购了许多小糖厂,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在糖厂发展壮大的同时,蔗农的甘蔗款及时得到兑付,稳定了蔗农的种植积极性,实现了糖厂与蔗农的“双赢”。 2008年年末2009年年初,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糖市低迷影响,广东省湛江市糖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开榨期间,大部分糖厂因缺乏资金不能及时兑现甘蔗款,而且不断压低甘蔗收购价格。广东金岭糖业集团公司根据当时近期期货价格核算后,认为可以套保,随即在期货市场卖出套保,预先锁定白糖销售价格,同时按照核算出的成本价格250元/吨(当时市场价格为230元/吨)与蔗农签订“订单价格”,敞开收购甘蔗。仅此一项,就多支付蔗农甘蔗款250多万元,保证了农民的收益,同时也保证了蔗源的稳定。 为了提高农民种植甘蔗的积极性,金岭糖业还为订单农户提供良种和先进技术及每亩250元的贴息贷款,降低农户甘蔗种植成本。通过“订单+期货”模式,在农民收益得到保障的同时,提高了蔗农种蔗的积极性。在湛江甘蔗种植面积大幅减少的背景下,金岭糖业的蔗区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所扩大,其原因就如遂溪县岭北镇农民黄永贤所说的:“购销合同的签订和价格信息的透明给我们吃了颗定心丸。根据期货价格就可以大约估算出企业卖出糖的价格,信息是公开的,因此我们蔗农不会吃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