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商品期货商品期权 >> 品种要闻

有色狂欢 伦锌创9年新高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6-11-30 08:50:10 来源:第一财经

11月28日,大宗商品市场火爆继续,全线大涨。有色品种表现尤为亮眼,沪锌沪铅多个合约涨停。


11月29日,铅锌继续向上突破,其中沪铅1701合约摸高22940元/吨。沪锌1701摸高25060元/吨,是2007年11月以来新高。


国际市场方面,周一亚市盘中,LME期锌大涨逾5%,至2985美元/吨,为2007年10月以来高位,今年以来涨幅已达77%。LME期铅则升逾6%,为2013年2月以来收盘新高。


中大期货副总经理景川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上游资源由于矿山的紧张以及进口受限令供给偏紧,同时镀锌板以及蓄电池行业的消费超预期令供需失衡。而资金对于大类资产配置使得铅锌市场叠加效应推动起价格大幅上涨”


简单来说,以铅锌为代表的有色大涨背后有两个逻辑:一是需求增加,二是矿山出产量下滑。


经济数据向好背景下市场对锌铅需求的展望


受特朗普新政预期刺激,加之上周美国新屋销售数据和就业数据偏强,有大量资金看好有色金属大批入场,基本面持续利多。


国内方面,中国国家统计局上周日(11月27日)公布数据显示,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2567.7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比1~9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增长35.9%。此前另有数据显示,2016 年1~10月全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 19.4%。


中国锌的主要需求为建筑,占总需求量的一半、交通运输占21%、机械占7%。


锌下游复苏直接体现在镀锌板销售上。进入2016年以来,镀锌板整体消费和生产增速均快速反弹,超过2015年同期增速水平。2016年前九个月,全球锌市短缺25.1万吨,去年同期为过剩25万吨。


国内锌锭库存自3月份起持续下降,截止到10月底,保税库存17.6万吨,较年初增加9.6万吨。冶炼厂库存7.4万吨,较年初减少8.8万吨。仓储库存24.0万吨,较年初减少7.4万吨。即总库存减少6.5万吨。


据SMM统计,截止至上周五,上海、天津及广东三地库存下降1.53万吨至22.52万吨。除广东地区库存小增外,沪津两地库存均有减少。近期,上海市场0#锌现货对沪期锌主力维持平水-升水30元/吨附近。现货升水坚挺,支撑锌价。


上海有色网高级分析师孙翼告诉记者,年初到现在,从“锌精矿短缺”话题一直到“精炼锌短缺”,强势的基本目前暂没有扭转,锌价仍有看多的理由。


铅方面,在中国最主要的铅初级消费领域是生产铅酸蓄电池,约占铅总消费的80%。因此铅酸蓄电池的产量很大程度影响了铅的消费量。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1-9月全国铅酸蓄电池行业累计完成产量同比增长5.84%。其中9月份完成产量同比增长4.91%。从终端需求来看,除了摩托车行业以外,基站储能等其他行业用铅需求仍保持增长,明显好于之前铅酸蓄电池产量负增长的市场预期。


7月底以来中国铅库存降幅从而达到62%。


矿山出产量下滑


今年锌铅大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矿山供给的大幅下滑。近几年新的锌矿山开发很少,锌精矿多个主要厂商在矿山产能上的投资几乎为0。已有矿山在2015年至2017年进入枯竭高峰期。新建矿山成本多高于当前价格,部分投产进度推迟,导致未来三年产量下滑。根据方正证券统计,2013年至2015年全球约128万吨的矿产锌由于矿山资源耗尽而停产,约占2015年全球矿产锌的10%。2016年单年老旧矿山减产达113万吨左右,2017年减产31.9万吨左右。


矿石锌库存自2012年达到高点后开始回落。根据世界金属统计局和国际铅锌研究小组的数据测算,在不复产的情况下,预计2016年锌商业库存进一步下降至40.8万吨,不足半月消耗量。2017年锌商业库存或下降至10.6万吨。


精炼锌供需缺口2016和2017年缺口大幅上扬,为近年来最高。在可预测的期间内,矿石端缺口可能延续至2020年。


而铅矿作为锌的伴生矿种,2016年矿产量亦减产明显。


综合来看,锌铅在需求端增加的同时产出量却大幅缩减。即使锌铅价格上涨让矿山厂商有利可图,新增产能释放也较为缓慢。据方正证券预测,锌的长期价格可能会超过2万元/吨。铅也有上升空间,运行区间16500-25000元/吨。


责任编辑:韩奕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