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市套利 由于存在地域、时空差距,同一种商品在不同的期货交易所存在合理的价格差异。价差通常来自于国际、国内的经济政策或消费季节等因素的差异。套利的机会还来自于市场主力动向及偶然性、突发性事件。一般来说,双方的价差稳定在一个固定的区域,但有时会出现短暂的异常。 在正常情况下,由于我国是铜净进口国,国内的铜价相对于国际铜价相对偏高是合理的,在价差保持相对稳定时,根据“无套利条件”,两边的贸易流动不会发生,但是当种种因素的发生使得国内铜价远远高于国际铜价,内外差价已经大于进口的各种成本时,由于资本的逐利性,就会有进口贸易商不断地通过大量的实物进口来获得贸易利润。在市场供需规律的调节下,价差最终会恢复到正常水平,跨市套利正是捕捉住这一短暂的异常,运用期货工具将失真的价格差锁定,当市场恢复到正常均衡状态时,通过平仓获利退出。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在市场价格方向与投资者预期呈相反方向波动的情况下,对投资者头寸造成的潜在损失。从具体形式来看,市场风险一般分为趋势突变风险、噪音交易风险、汇率风险等。 一是趋势突变风险。在跨市套利过程中,套利者会适当掌握比价的整体趋势,一般多在比价发生异常时建立头寸,并预测和评估比价在短期内能够恢复正常。然而受基本面的影响,比价的区间发生整体移动现象,交易者在预期比价平仓,会面临一定的损失。如受美国经济低迷影响,SHFE和LME的比价在2013年5月后上移了一个区间。系统性金融危机发生时,会造成趋势突变,即使跨市套利产生的预期损失低于单边投机,损失也较其止损额大。 二是噪音交易风险。在跨市场套利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价差维持一个合理的范围,当价差突破正常范围时,就会出现适合的套利机会。然而当发生基金炒作等各种噪音交易行为时,很长时间内不能恢复价差结构,交易者可能发生损失。 三是汇率风险。汇率风险也是跨市套利面临的一个较大风险,且风险程度与汇率波动呈正相关,如果汇率发生较大波动,会增加换汇的成本,而单边市场盈利显然无法抵消另一边市场的亏损。 制度风险 制度风险是指跨市套利一般在两个不同的交易所之间进行,如果两个交易所在管理制度上发生差异,会对套利结果带来一定的损失。制度风险一般可分为信息不对称风险、交易成本风险、时差风险、交割风险、涨跌幅差异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增值税风险等。 一是信息不对称风险。跨市套利会涉及境内和境外两个不同的市场,由于对境外市场信息把握的不到位,可能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形,由此给交易带来损失。境外投资资金也一般是委托代理,在此情况下,交易对手往往容易掌握境内资金的建仓方向、资金大小、交易策略、抗风险能力等核心机密。同时,境内外手续费也不一样,投资者只有在深入调查规模、信誉和经营能力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经纪公司,才能全面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是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因市场缺乏足够的流动性,买卖双方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合适的交易对手,而导致期货交易无法及时进行而产生的风险。此种风险一般多发生于交易者入市建仓和出市平仓时,如果交易者无法以合适的价格和时点入市建仓,就不能实施预期计划,平仓时也无法获得预期的手数用对冲方式来平仓。当处于涨跌停板或处于交易量不大的电子盘上时,或在期货价格不断呈单边趋势且临近交割时间,都会引发市场流动性降低,交易者都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平仓,从而面临损失。 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主要指由于交易者由于自身操作失误等因素,如在交易环节、交易程序和交易手段等方面出现失误操作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操作风险包括交割风险和资金管理风险等。 一是交割风险。交割风险主要是指跨市套利在实物交割环节时会遇到较多的细节过程,如果由于交易者不谨慎操作就会发生损失。对于交易者来说,如不准备进行交割一般可直接交入交割仓库,否则需将商品在现货市场出售后方可买入交割 品牌货物并实施交割,若中间发生差价,一般都需计入交易成本。 二是资金管理风险。在单个市场中,跨市套利的头寸一般面临着全面的市场风险,如资金管理手段不科学,则可能在某个市场上发生较大价格波动引发单边爆仓,从而使单边头寸暴露在风险中。一般情况下,期货交易所多实施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期货公司每日都要以交易所提供的结算情况为据结算交易者的盈亏情况,由此期货价格波动较为剧烈时,交易者若不能按规定将保证金补足,则会面临被强行平仓的风险。因此,交易者在实施套利操作的过程中,要充分关注两个市场的资金状况,防止因保证金不足而引发的单边被强行平仓的情况发生,否则可能会产生损失。 套利策略 期货市场面临的市场形势瞬息万变,其风险的复杂性和严重性都较高,当期货市场发生危机时,对交易者的投资收益构成不利影响,严重的还会对现货市场构成影响,使整个经济体系遭受损失。由此,如何构建更加适合的风险防范体系,对于期货市场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于一个成熟的期货市场来说,要想全面有效地防范期货市场风险,必须构建一个全面完整和系统的市场体系。 跨期套利 商品期货的跨期套利是指投资者在同一期货品种的不同合约月份建立数量相等、方向相反的交易部位,并以对冲或交割方式结束交易的一种操作方式。跨期套利是商品期货套利交易中被投资者最常用到的一种方式。 换月风险 受合约到期的影响,每个合约成交比较活跃多数只有1—3 个月,当开始转换合约成交时,跨期套利组合的合约也会发生递延,递延过程中如遇到价差,会在瞬间发生跳空,或规律与以前有所差异,由此,要对迁仓后的价差对原先的套利头寸是否有利进行合理评估和测算。 流动性风险 按当前沪铜市场成交量来看,当两个合约建立于活跃月份基础之上时,流动性风险就无从谈起,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建立头寸的合约逐步向非主力合约变化时,则会表现出流动性问题。由此,必须对迁仓机会予以充分关注。 逼仓风险 虽然当前沪铜市场较少发生逼仓现象,然而当发生这种现象时,会引发近月合约的大幅提升, 从上涨幅度来看,远月合约上涨幅度较有限。因此,针对一 些买远卖近的套利组合更需严格防范。 套利策略 在现有市场中,期货经营风险较收益要大得多,在交易过程中,当价差朝不利于的方向 变动时,如果超过一定的幅度,必须及时进行止损,如此才 能将损失程度降到最低,这样做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控制噪 声交易者的不利影响。如市场正处于从反向市场向正向市 场转换的过程中,如在反向市场中设置入市点会面临较大 的亏损可能。要避免此种情形的最好办法即是止损。另一个策略是头寸调整,头寸调整与资金干预存在类似的地 方,然而其涵义较后者要丰富得多,在资金干预过程中,必须维持相对适当的头寸规模,同时,为防止突发事件,必须准备一定量的资金,有助于降低因突发事件而产生的风 险。在头寸调整过程中,要保持头寸规模的动态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 跨品种套利 商品期货的跨品种套利是指投资者在买入或卖出某种商品(合约)的同时,卖出或买入相关的另一种商品(合约),当两者的价差收缩或扩大至一定程度时,平仓了结的交易方式。期货市场中某些相关性较强的品种之间的走势通常会基本相同,但它们之间的价差或者比价关系又会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或者是价差走势有一定的时间性、季节性特征,商品期货的跨品种套利主要把握这些品种间偏离正常情况的走势。 噪音交易者的风险 当处于噪音交易模型情况下,投资者一般被划分为噪音交易者和理性套利者这两种不同的类型,前者结合与基础价值无相关的噪音信息实施交易,后者掌握的基本面信息较全面。一些市场信息较为完全,投资者可理性套利,期货价格上升或下降时都能获利,其套利组合的预期收益和风险都不大。而当信息不充分时,投机者往往会制造一些虚拟需求,靠人为推动市场波动来获取利润,市场即由噪音交易者主导和掌握,此时投机活动会十分常见,导致价格发生剧烈波动,但希望在较短时间内获利的套利者都必须承担此种风险。 挤空风险 通常,空头在缺乏现货交割基础的情况下更易发生挤空,此时多头顺势获利退场,持仓规模减少,也能释放一些挤仓能量。当发生多空双方重仓对峙,且投机盘遭遇的对手对止损手段缺少了解时,将会导致价格的大起大落。特别是当基金不断增仓,并推高铜价幅度较大时,仍然无法触动保值空头成规模止损的情况下,当一击不成且无法全身而退时,会引发铜价的急速下跌。 其他基本面风险 这种风险主要含因国家政策层面发生变动的系统性风险,关税和增值税对进口铜锌成本有着较大的影响,当发生上述变化时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套利收益。 结论 期货市场作为一个高风险的市场,套利交易的低风险只是相对的,在从事商品期货市场的各种类型的套利交易的过程中,投资者不可能自动地与风险绝缘,也不可能在投资决策及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不考虑各种内部与外部风险的存在。只有充分认识清楚风险的存在,才能更好地运用期货套利工具。 责任编辑:韩奕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