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的发言却引起了市场各方的高度重视。期间,刘士余的一段发言,更是让市场感到担忧。 “我希望资产管理人,不当奢淫无度的土豪、不做兴风作浪的妖精、不做坑民害民的害人精。”很显然,上述的一席话,对于作为上任以来一直保持低调姿态的刘士余而言,也是让市场颇感意外的。同时,从刘士余的这番话中,也暗示出当前部分资金的“野蛮”行为已经触动了管理层的神经。 从“强盗式举牌收购”,到“门口陌生人变成野蛮人”等等的表述,确实也暗示出管理层对“野蛮人”的系列投资行为的忧虑。由此可见,从此次刘士余的公开表态中,实际上也为部分“野蛮人”敲响了警钟,或对其后续举牌收购行为会有所约束。 近年来,险资机构的频繁举牌动作,确实引起了市场的格外关注。从宝能系、安邦系,再到恒大系等,险资机构频繁的异动表现,也给市场增添了不少的活力。 站在险资机构的角度出发,既有其旗下万能险等产品的结算利率偏高,而倒逼其采取更具激进型的投资策略的转变;又有资产荒持续上演的压力,而面对优质资产难寻的大背景,险资机构更愿意到二级市场中挖掘潜在的优质资产,同时也可能站在战略性的布局考虑。除此以外,随着行业保费高收入增长黄金期的拐点临近,险资机构借此实现加速转型的过程,也是其主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然而,在实际情况下,对于近年来险资机构的系列举动,却不得不让市场感到担心。 不可否认,险资机构的频繁入股,利于激活股市阶段性的赚钱效应,并把部分长期趴在地板上的上市公司股价大幅激活,还利于民,对于部分长期持股者而言,确实是深受获益。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因市场缺乏针对性的监管,且保监会与证监会联手监管存在不少的难点,由此也导致部分险资机构借助规则漏洞来提升整体的资金利用率,但对市场而言,却间接扰乱了股价的正常运行,追高者也因信息披露不对称而蒙受损失。 事实上,回顾最近一年多时间以来,对于部分险资机构而言,也确实有着不少异动的表现。 其中,之前恒大系频繁炒作股票的行为,似乎存在偏离服务主业的问题,而其投资行为也受到了保监会的约谈。同时,保监会对此也明确表态不支持保险资金短期大量频繁炒作股票。 除此以外,对于部分险资机构,对部分上市公司的正常运作,也构成了一定的压力。其中,从万科股权之争的激烈上演,到南玻A高管的集体辞职,这系列现象都会对企业的治理结构构成威胁,甚至还可能破坏了企业原有的运作程序与核心团队管理模式,对企业长期发展构成深刻性的影响。 再者,从“野蛮人”一系列的投资入股乃至举牌的行动,实际上对部分股权结构比较分散的上市公司构成了沉重的影响,但同时也深刻刺痛了部分实体企业的神经,而这也恰恰加剧了“脱实向虚”的风险。然而,在这一系列资本运作的背后,“有钱任性”却成为了市场中的真实写照,而在此期间,资金筹集途径、收购过程中潜在的资金杠杆率以及是否存在绕过市场漏洞实现利润最大化等问题,却似乎成为了一个谜,这对于被举牌收购的企业而言,也是一个可怕的冲击。 上市,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而控制权得失,对于企业而言,更是直接影响到它的生死存亡。本以为,遵守好市场的游戏规则,对于治理结构不完善的上市公司也是一次积极性影响,利于其吸取更多成熟的治理经验。但是,如果缺乏针对性监管,或资金来路不当,则将会对整个市场的正常运作构成影响。 积极引导长期资金的加快入市,本来是为了合理引导资金的价值投资,推动机构投资者的占比提升。但,在实际情况下,部分机构投资者的投机性却更甚于普通投资者,而在信息不对称、资金成本不对称等环境下,促进价值投资不成,反而刺激了投机,这显然急需要给予规范与监管的。 从本质上来分析,资本本身具有强烈的逐利性。然而,当利润实现扩大化之后,却需要考虑到锁定利润的问题。但,一方面是需要做好引导市场价值投资的工作,另一方面却摆脱不了资本逐利的特性,而其如何从本质上加强自律,监管如何得到针对性的完善,而又能够让大资金大机构获得相对灵活的投资环境,这才是关键的问题。 很显然,对于此次刘士余的公开表态,实际上也是对部分大资金大机构的激进型投资行为敲响了警钟。受此影响,未来部分大资金大机构,尤其是部分险资机构的投资行为,有可能会有所收敛,而这也会对举牌概念股票构成短期性的冲击,对A股市场的影响也会有所体现。 但是,从总体上分析,虽然有短期整理需求,但中期股市运行趋势不会轻易改变,而优质投资标的终究还是会得到市场的认可。相反,对于部分前期被爆炒,且价格远远透支掉未来盈利预期的举牌概念股,则可能面临重要性的拐点。由此可见,经历保监会约谈以及刘士余的公开表态事件,未来大资金大机构,尤其是部分险资投资行为有望得到规范,而举牌概念品种也将会面临分化。 责任编辑:傅旭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