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有一百块本金,胜率是50%,对于一个趋势跟踪系统来说,胜率50%已经非常高了。我经常会在一些群里、一些论坛里看到有人讲他是做趋势跟踪的,但是他的胜率有80%,我觉得这个人真的是好厉害,我非常佩服,至少我没有亲眼见过一个这样的人,只是在网上看到有人经常这样讲。我们自己的趋势跟踪型系统胜率组合下来以后大概也就40%多,如果是50%的话胜率已经是很高了。它需要的是什么呢?需要的是高的盈亏比,赚钱的时候赚得多,亏钱的时候亏得少,100次交易虽然平均下来亏钱的次数还是比较多,但赚钱的时候投入1块钱就赚2块钱,亏钱的时候投入1块钱就只亏1块钱。 我这个举的是特例,为什么说是特例呢,因为它是盈亏交替出现的,这个胜率是50%,赚钱赚得多,亏钱亏得少。我用10%的资金试试,每次都是10%的资金,那就是这条黑颜色的线,它在增长,但是增长得比较缓慢。当你胆子很大,使用50%的资金的时候,它就变成蓝颜色的线,它长期来看都不赚钱,所以说经常会有一个常见的说法,有些老的交易员带徒弟的时候也会讲:同样的行情,我教你同样的做法,但是有可能我就赚到钱了你就赚不到。为什么?往往一旦赚了钱这些徒弟他手中的仓位会迅速增加,他自信心会膨胀,他会觉得这些老师傅是不是太保守了,现在用七八倍杠杆赚得比他多多了。但是真正行情反转的时候,那些徒弟可能就爆仓了,而老师傅他有多年的交易经验,他清楚他的系统适合多大的仓位,他就可以长期比较稳定地赚钱。对于这个例子来说,使用25%能够使它的资金增长速度更快,低于这个值也不行,高于这个值也不行,这里有个简化版的凯利公式,就是根据上面的特例得出来的。 总之一句话:对应的一套系统,都有一个较佳的仓位,并不是说仓位越轻越好,也不是越大越好。这里我再举一个例子,因为刚才是一个特例,是理想化的例子,这个例子是和讯有个网友,他11万本金一路亏亏赚赚变成了6万块,他说他花了这么大的力气选择做哪个交易标的、选择交易的时间截点、交易方向,最后亏得这么惨。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只需要做一件事情,就能够让他变成盈利,就是让他每次下单的时候,把仓位减半,然后一路下来,还是做原来的品种,还是在原来的点位进,方向跟原来也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每次把仓位减半,到最后变成盈利的了,盈利不多只有5600,但他从一个严重亏损的人变成盈利的人,就做了一件改变而已,所以说仓位管理非常重要。同样的行情同样的做法,仓位不一样,最终结果可能完全不一样,有的人是爆仓,有的人是小赚,有的人可能就是大赚。那我是怎样明白了这个道理呢?我不需要像那些老交易员一样,通过多年的几次爆仓经历以后最后才发现原来资金管理如此的重要,然后根据经验得出来一个较佳的仓位。我不是这样做的,我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我写一段代码,当时写了一个简单的双均线交易模型,我在PTA日线上做测试,我就考虑PTA日线上双均线可以赚钱,但是我每次做1手好还是做2手好?我是30%的仓位好还是80%的仓位好?我是不知道的,那怎么办?我把它做成一个参数,从1%到100%跑一遍就是了,参数优化不是件神秘的事情,无非给它一个初始值、一个最大值,中间给它一个步长,让它都跑一遍,把整个表列出来,根据自己的过滤条件选出想要的东西来就好了。跑一遍你会发现每次使用资金比例小的话最后赚得少,但是随着资金增加,净利润也在增加,但是增加到一定程度,反而可能会变成亏损。我当时就是写一个模型,我就明白这个道理了。那我们实盘中是怎么做的呢?其实我们实盘中做得更简单,我们实盘中仓位控制是由历史最大回撤以及可以接受的风险逆推的仓位,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有100万的本金,我只有一个系统,这是最简单的情况,比如我这个系统只做橡胶,这个系统每次我假定历史测试的时候只用1手,历史最大回撤是10万块,软件上很轻松就能显示出这个值,比如说我现在能够接受的亏损是30%,那就做3手就可以了,就是这样逆推出来的。同时我们还有一个原则,隔夜仓位不超过两到三倍杠杆,为什么我们用杠杆不用风险度?因为用风险度没有意义,同样一个品种交易所随时会调保证金,期货公司收你的保证金是10%,收他的保证金是20%,那你们俩都使用20%的资金做,同样的品种,风险当然不一样,而且差得很远。所以我们用杠杆来衡量,杠杆就是持有的品种价值除以本金,我们不超过两到三倍杠杆,如果我用了两倍杠杆去做橡胶,橡胶因为某种原因反向跳空2%,那我立马知道我亏了4%,我很清楚我的风险。如果只说风险度没有意义,比如我做橡胶,我50%的仓位杀进去做多,同样的价位我50%的仓位做空,我风险度是100%,所有资金都占满了,那我有风险吗?价格随便波动对我没有影响了,所以用风险度是不合理的,用杠杆的话这时候我的净杠杆为零,所以是没有风险的,用杠杆衡量会更合理。当你研究仓位管理到一定程度,你会发现如果做单策略、单品种你的资金效率太低了,你只能使用一点点资金做交易,这带来的问题是剩余资金会闲置和浪费,那有没有办法在不增加风险的情况之下提高我的收益呢?还是有办法的,那就是做组合投资。 大家看这条线,这条价格线它既不是期货的走势,也不是股票的走势,它是我随机产生的一些数据,大家看上面,我在上一个数的基础上随机决定涨还是跌,涨多少跌多少。随机产生的一些数据就很像一个股票或者期货的走势,我只是说明市场的随机性很强,所以我从来没有亲眼见过有人可以精确地预测明天的涨跌。我曾经在期货公司工作过,期货公司的研究员因为领导的要求必须要写比如铜明天要涨还是跌,上涨力度是三星还是五星,那他怎么办?只能随便写,优秀的研究员不管,我指的是不优秀的,甚至说有些研究员,铜明明是看涨的,写的是月报,月末最后几天月报要出来的时候,铜突然连续几根大阴线杀下来了,那怎么办呢?赶紧改文章啊,改成看空啊。所以如果要跟踪,要跟踪比较优秀的分析员,所以市场的随机性真的是很强,没有办法预测明天的涨跌,我们自己也做不到,也没有见过这样的人,但是网上这种人很多,总是声称自己能做得到。我这里列举一个例子,比如我有一个趋势跟踪型系统,胜率是40%,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趋势跟踪系统的胜率,赚钱的时候能赚20,亏钱的时候亏10块,盈亏比是2比1,也是很典型的,理论上来说我做100次交易,平均下来我应该能赚200块钱,平均一次交易能赚两块,而实际情况呢? 它有比较大的概率会变成亏损,就是做100次交易会亏损,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呢?因为市场并不是很均匀地盈亏出现的,有可能会出现连亏,那怎么办呢?那我就不做100次交易了,我做1000次交易、10000次交易,那当然没问题,整体资金曲线就会围绕2000块钱波动。但是人的交易时间毕竟是有限度的,我不可能某个方法做10年才知道这是个好方法,万一是个不好的方法我就亏大了,那怎么办呢?我可以做组合,我拿10个相关性为零的策略去组合,或者10个相关性为零的品种去组合,这是一种理想情况,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这些商品之间都是有相关性的,做了组合之后,做100次交易,资金曲线也是围绕2000块钱波动的,所以说我们要做组合。做组合你的最终收益是累加的,但是你的风险部分抵扣掉了,可能这个品种在亏的时候其他品种在赚。比如PTA把我洗得很惨,但是黑色我可能赚了不少,但是我永远也不知道是不是PTA马上要出行情了,黑色要开始反复洗了,这是我不知道的事情,那我就做组合。我们自己实盘做的商品大概有30个,股指虽然现在的成交量很小,但是我们仍然在做,对于这种盘口流动性明显不足的品种,你只能使用算法下单,算法下单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不要一下把所有单子都下进去,要通过某种算法慢慢地下进去,这就是算法下单。我记得曾经有一次股指从涨2%左右突然一下杀到跌停,那一次如果不使用算法下单,我们的几个账户可能随便就亏个几百万,但是使用算法下单,就只亏了一点点,所以下单下得慢也不一定就是坏事,要看什么情况。组合之后收益累加了,风险部分抵扣掉了,其实说白了就是你的收益风险比提高了,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还冒着原来风险去逆推仓位的话,你就可以使用更大的仓位,你的资金效率就更高了。这里面就对我们有很多启发,我们要选择什么样的交易标的来做呢?交易要活跃的,波动要大的,比如说你最近几个月做的是黑色,那你就比做PTA赚钱赚得多,理论上来说是这样的。还有为什么要交易活跃的品种呢?如果有一个品种,里面有一万个人在交易,你的交易能力在里面能排前一百,那你是赚钱的。但是交易所把手续费提高十倍,那很多人就不赚钱了,他不赚钱了就不做这个品种了,他去做别的了,那最后只有一百个人在做交易了,当你不知道谁是傻瓜的时候你就是傻瓜,那你就要亏钱了。所以我们对这些品种经常会做一些排序,我这里做了一个排序,按成交额排序,有日排序用来看短期的,周排序用来看中期的,月排序用来看长期的。 这是之前股指还活跃的时候的数据,但是我现在还是在做这个排序。也就是说哪一个成交额最大,我优先去做那一个,可能给它分配的仓位也会更大。这里面要注意一点,我买1手你卖1手这个成交量在中金所来看是1,但是其他几个交易所这样的成交量算是2,所以你要把它放在一起比较成交量、成交额的时候,你要把它归一化来处理,否则就差了一倍,得注意这个细节。我就用这种办法在2013年的时候选了我要做的8个品种,就是刚才测试的8个品种,始终没有变过,如果始终变化的话,假定说每周变化一次的话,实际效果会比上面我测试的更好。另外一个需要多少个交易标的呢,我认为还是需要8个及其以上来做组合,越多越好,我们现在监控了股票,准备明年大规模地做股票,因为股票做的话就很方便,一做就是几百只,组合可以做得更多。我们实际在交易的时候用了几十套实盘策略,一些策略不是做完了以后就不动了,这些策略每年从核心思想上来说不会有太大的变动,但是每年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完善,差不多每个季度都会调整一下参数。不可能说做出来以后就永远去数钱了。另外一个是多品种,我们目前在做的大概是30个品种,3个股指仍然都在做,多周期我们比较小的一分钟开始做,一分钟、三分钟、五分钟、十五分钟,更大一点的半小时、一小时都在做,最长的是一小时,没有做更大的周期。另外如果你模型间、品种间搞不清应该怎样分配头寸,我们软件不但有组合测试功能,还有头寸优化功能,这个都可以给你提供一定的帮助。另外我们公司现有的软件有这么几款:一款是TB旗舰版,就是已经发展了十几年的软件;另外一个比较新的软件是TB极速版,TB极速版放进去了很多新功能,比如可以自动选参数、有直连行情,行情速度也会快一些,还有一个批量优化功能,我刚才讲过一个季度调整一遍所有模型、所有组合的参数,为什么是一个季度?其实我们希望能够更快,但是我们调整一遍参数差不多要花一个多月时间,所以说比较耗时、耗力,但是有了自动选参数功能,我把选参数的规则做一段小代码,让它自动来选,同时可以批量选,比如说把任务都添加好,等晚上睡觉的时候让电脑自己跑,人可以歇着了,然后电脑还在那自动帮你优化,第二天就给你看结果。所以说差不多几天时间参数就能调整一遍,比原来快很多。我们实际交易的时候,目前的情况是这样的,后面我们正在做的一个功能是无图表交易功能,就是后面不用打开K线图了。 现有的情况是多个工作区,每个工作区里有多个小的窗口,每一个窗口可能是一个到多个品种,比如说我插入10个品种,通过某种算法,选出最强的去做多,最弱的去做空。然后每一个窗口可以插入多个策略,策略之间彼此是没有干扰的,有了信号就会自动发单,无图表交易会类似于下面这种情况。 这个只是我们初步的版本,还没有进一步地完善。最新版我们还在内测,还没完全做完。总之一句话,那个时候就不需要打开K线图了,但是你需要的情况下可以随时切换到K线图,也比较省资源,也比较方便。这个就是我刚才讲到的8个品种、3个周期、3个策略——双均线、MACD、RSI组合后的测试结果。 都使用了默认参数,今年还是创了新高,还是不错的。我再讲一个小例子,美国有个博士叫帕隆多,他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帕隆多悖论,简单来说,就是他有两个游戏,第一个游戏,投1块钱,赚钱就赚1块,亏钱就亏掉1块,胜率只有49.5%,那么长期来看肯定是个亏钱的游戏;第二个游戏要看资金能不能被3整除,然后走了两个分支,对应的有一个胜率,它长期来看也是要亏钱的。但是好玩的是通过某种方法可以让它变成赚钱。他的论文还是蛮复杂的,我看起来都有点头大,但是我是学计算机的,我写段代码就好了,我在EXCEL里面写一段简单代码试一下。我给他3万本金,单独去玩A游戏试一下,稳定亏损;单独去玩B,也是稳定亏损。但是我按照AABBAABB的顺序反复去玩会怎么样呢?稳定盈利了。最有意思的是,我按照50%的概率随机选择去玩A游戏还是B游戏,也是稳定盈利的。所以它违背人的直觉,我用它来说明什么呢?就是我们自己做组合的这些品种、这些策略、这些组合点你都是经过自己详细的优化、完善以后的,每一个点可以说都是正期望的,你的组合结果一般会更好。他能够把两个都是亏钱的组合成盈利的,更不要说我们。有人说理解不了,理解不了我们用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但这个例子差别就比较大了,只是说明这个问题。策略一每次都是满仓杀入,胜率50%,盈利的时候盈利70%,亏损的时候亏50%;策略二胜率是50%,盈利的时候盈利30%,亏损的时候亏40%。它是特例,一个是盈亏盈亏,胜率是50%;另外一个是亏盈亏盈,胜率也是50%,会怎么样呢?第一个稳定亏损,第二个稳定亏损,但是我把两个策略结合在一起,我每次把本金一分为二,50%给策略一,50%给策略二,组合下来会怎么样呢?变成稳定盈利,大家可以自己思考一下。总之一句话,我们就是通过这种组合化的交易实现了比较高的收益风险比,同时我们还做一些套利型的交易、一些日内的交易,为了更好地利用资金,最终是想要一个比较高的收益风险比。 这里讲一下实盘中的一些注意事项。这里有3个账户,3个账户都是我们自己做的账户,这里不是来募集资金的,我们期货上10个亿做程序化交易盘口量都有点不足了,随随便便如果不使用算法下单的话,某个品种价格被我们打出百分之二三都很正常,所以说不是来募集资金的,只是讲一下我们实盘账户的情况。 这个账户一直在做,最近又是创新高,这是我们自己记录以来时间最长的账户,因为之前的记录已经找不到了,这是从2006年1月份就开始记录的,这是它的盈亏曲线图,我截到了6月13号,最近又是创新高的,最近我没更新。 这是个小账户,这个小账户在中央电视台孟一的节目上展示过一段时间,因为它比较小,它能够做的组合也比较少,使用的策略也会比较少,所以大家看它的波动其实还是比较大的,但最后也是从48万做到了200多万结束的。 这个账户是在某个期货公司做的,最开始投入可能是200万左右,现在里面有几千万在做,这个净值应该是做到了15、16左右,是从2010年7月份开始做的,这是截止到6月13号的累计盈亏曲线图。 责任编辑:傅旭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