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股指期货终于获得国务院原则性通过。中国资本市场一个新的纪元即将拉开,股指期货上市将揭开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新篇章。股指期货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其并不是适合每个人都参与的“游戏”,如果他是一场“盛宴”,那么我们更倾向于他是机构投资者的盛宴,股指期货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是机构投资者表演的舞台。 机构投资者对股指期货的需求最迫切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股市投资者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投资基金的壮大、QFII的开闸以及保险资金、社保资金的入市,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逐渐掌控了市场的话语权。截至2009年年中,各类机构持股市值占流通市值的比重超过50%,在五年前这个比例不到10%。然而与投资者结构日益成熟不太协调的却是市场系统性风险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并且仍在不时地“光顾”市场。有学者估计,我国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高达52.7%,而在纽约交易所市场风险结构中的系统风险仅为25%(陈晗,2007)。 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虽说在牛市中可带来丰收的喜悦,但“喜牛”过后漫长的“黑熊”更是心中永远的伤痛。下表所列的是我国证券市场1997年以来几次大的下跌过程。这几次大的熊市中,对于许多机构投资者来说,即使看跌往往也是无能无力,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比的不是谁赚地更多而谁赔的更少的奇怪现象。此外,由于缺乏相应的对冲工具,在同QFII的竞争中,国内投资者也处于不利地位,因为尽管国内缺乏对冲系统风险的工具,但境外基于我国A股市场的股指期货已发展多年,比如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在2004年推出的中国股指期货,随后新加坡交易所(CME)分别于2006、2007年先后上市了新华富时A50股指期货和新华富时A25股指期货。一旦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对机构投资者来说,不但可以利用其对冲未风险,还可借助于其强大实力参与投机和套利,和境外投资者在同一平台上展开竞争。 机构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更强 股指期货在满足投资者多方面需求的同时,也是存在一定风险的。股指期货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其高杠杆比率上,即所谓的“以小搏大”。中金所规定的股指期货保证金比例为8%,期货公司出于风险控制考虑,会将保证金水平和10%涨停板保持一致,收取的保证金比例将不低于10%。假设沪深300股指期货当日下跌1%,对于多头来说,就意味着持仓保证金10%的损失;若下跌5%的话,就是持仓保证金50%的损失。也正是因为如此,沪深300期货合约设计了保证金制度、持仓限额制度、大户报告制度、熔断机制等多种机制防范潜在的风险。所以说,同股票、债券和商品期货等投资工具相比,股指期货对投资者的资金实力、分析研判能力、资金管理水平以及心理承受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 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既拥有在市场一线淫浸多年的操盘人士,还有庞大专业的研究团队,更是有来自方方面面的信息渠道支持,这些优势即增强了机构的抗风险能力,也使其有能力充分利用市场中提供的各种工具以及机会。以风险较小的套利策略为例,虽说在市场发展初期,由于市场不完善、投资者不成熟等原因,在同一指数的期货与现货之间、同一股指期货合约不同交割月份之间存在套利机会,但这种机会转瞬即逝,基本上采取的都是程序化交易方式,按事先设置的条件自动操作。这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这很难实现。 合约设计更适合机构投资者参与 股指期货合约在内容设计上也是更适合机构投资者的,这一特征在合约规模、保证金制度和逐日盯市三个方面表现更为明显。下面就以IF1003合约在2009年12月16日至31日之间的行情为例加以说明。 投资者A看好后市,于是在12月16日以最低价3960买入一手IF1003合约。为了便于分析,忽略手续费,同时假定该投资者实力雄厚,能够应对后续追加保证金要求。按照10%的保证金比例,投资者A需存入保证金11.8万。16日当日,获利5760元,保证金账户余额大于保证金占用要求,不需追加保证金。从17日开始,市场大幅振荡,当日结算价格下降到3937.6点,亏损12480元,需追加保证金18252元。之后行情一直下行,22日到达最低点3781.4,累计亏损53580元,保证金账户余额仅剩65220元,缩水近半。从23日起合约价值开始回升,截止到12月底攀升到4018.6,该投资者不但收回了投资,还实现了17580元的收益。 从表面上看,这一投资和其他投资似乎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出,股指期货着实不适合一般投资者的参与。第一,11.8万的初始保证金不是本身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第二,每日收益波动幅度大,最高单日盈利21420元,最高亏损为25560元,这需要非常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第三,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就是整个投资过程需要相当数额的后续资金支持,此例中该投资者为保证不被平仓出局,累计追加了240300元的保证金。追加保证金和初始保证金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初始保证金是确定的,而追加保证金由于行情的不确定具体数额事先无法得知。此外,由于是采取的逐日盯市,还要求投资者有足够的看盘时间,这对于许多投资者来说,尤其是不能随时定盘的投资者,投资股指期货几乎是不可能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