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险公司的频繁“举牌”受到严格监管后,险资未来如何进行金融投资?如何在股市中发挥稳定作用?针对这些问题,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12月13日接受了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记者的专访。 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12月13日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保险资金进入股市的比例是有一定限制的, 因为去年救市期间,保监会对此比例有了一定程度的放开,现在希望回到原来的比例。” 陈文辉表示,险资投资要服务于保险主业。保险公司频繁“举牌”,保监会会进行干预。同时,保监会正进行完善监管的制度,制度近期也很快能够出台。 12月13日,中国保监会备受关注。当天下午3时,保监会在北京召开专题会议。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会上强调,要全面落实“保险业姓保、保监会姓监”要求,切实把全行业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保险业发展的要求和部署”上来。 当天晚上,央视财经频道播出对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的专访。在电视画面中,出现了当天保监会专题会议的镜头,并援引了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会议现场的两段表态。 项俊波说:“资本市场大幅震荡期间,我们出台了多项鼓励保险机构积极入市的政策,对稳定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两会期间,我也公开表示过,险资举牌有利于稳定资本市场,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但从实践过程来看,好经被少数公司念歪了,投资变成了投机,好事没有办好。” 项俊波还说:“保险资金作为机构投资者,本应该发挥稳定市场的作用,但是近期出现了一些与这个初衷相违背的问题,使保险成为了公众舆论中的野蛮人,这对保险行业形象和长期健康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不变,研究设立保险机构收购行为的负面清单,要研究设置投资禁区和投资规范,严格限制杠杆使用。” 根据保监会2014年2月19日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通知》,保险公司投资权益类资产的账面余额,合计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30%,且重大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净资产,账面余额不包括保险公司以自有资金投资的保险类企业股权。 2015年7月8日,保监会发布《关于提高保险资金投资蓝筹股票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放宽险资投资蓝筹股的比例。根据文件,符合要求的保险公司投资单一蓝筹股票的余额占上季度末总资产的监管比例上限由5%调整为10%;投资权益类资产的余额占上季度末总资产比例达到30%的,可进一步增持蓝筹股票,增持后权益类资产余额不高于上季度末总资产的40%。 按照海通证券(600837,股吧)测算,目前险资配置权益资产仅14%,远低于保监会要求的30%权益投资比例上限。今年由于万能险大量发行,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依然保持了较高速增长,截至10月底为12.9万亿,同比增长22%。而保险资金投资分布中,银行存款占18%,债券占34%,股票和基金占14%,其他34%,股票占比并不高,远低于保监会要求的30%权益投资比例上限(蓝筹股投资比例上限可进一步提高至40%)。海通证券认为,从中期来看,险资加大股权配置比例是大势所趋。 以下为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对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的专访实录。 记者 魏欣:我们知道保监会已经进驻了前海人寿和恒大人寿,那么保监会现在到底有没有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 陈文辉 保监会副主席:因为现在检查组才刚刚进去,检查的结果还没有出来,对于市场上绝大多数的保险公司和资金应该来说都是没有问题的,管理很规范,而只有少数个别的保险公司是比较激进的,可能有些股东他没有想到我是来认认真真去做保险,所以对于这样一些问题,我们是要进行干预的,那么我们最近正在进行完善监管的制度,这些制度近期也很快能够出台。 记者 魏欣:您刚才也谈到,市场出现了问题,我们才出现监管措施,那是否说明我们的监管是有一定滞后性的呢? 陈文辉 保监会副主席:我的理解,监管相对市场永远是有一个滞后的时限的,因为在市场上没有出现这样的现象或者问题的时候,监管有时候是很难想象的到,所以我认为监管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市场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关键是遇到这种问题以后,我们应该必须及时把我们的监管制度给予完善, 比如在这个监管规定里,我们对保险资金进入股市的比例是有一定限制的, 因为去年救市期间,我们对比例有了一定程度的放开,现在希望回到原来的比例。 记者 魏欣:保监会在这个时候密集出台监管政策,您有没有想过这个时机会对资本市场产生什么影响? 陈文辉 保监会副主席 :从保监会来说,这个时候我们出台这个政策遏制住部分保险公司、部分保险资金在市场上起到的一些不好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就是提振整个资本市场信心的重要方面。所以从时点上来说应该也是没有问题。如果说资本市场有的是靠举牌概念来炒作股票,这样炒作的股票,如果不是价值发现、价值投资,最后还会下来。我觉得中国资本市场最近的情况来看,我还是充满信心的。 责任编辑:唐正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