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股票投资 >> 股票专家

郭施亮:中国楼市被定调,中国股民别高兴太早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6-12-19 19:30:26 来源:中财网

在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给近年来持续火热的中国楼市定了调。其中,“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让房子真正回归居住属性”等等表述,实际上也看得出抑制中国楼市泡沫的任务还是比较艰巨的,而且也逐渐成为了未来长期发展的战略性目标。


实际上,纵观近年来的中国楼市,基本上呈现出“高烧不退”的迹象,而进入2016年,这一种“高烧”姿态,却持续上演,且在一线乃至二线城市中的表现达到了极致。


然而,在具体情况下,虽说近年来国内楼市的火热程度有增无减,但一二线楼市与三四线楼市的分化表现却愈发明显。


前者,在强烈的地域优势、政策优势等影响下,部分热门地区几乎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与此同时,随着各种土拍的疯狂上演,加上开发商急于囤地的需求,却倒逼着土拍价格水涨船高,甚至导致地王频繁上演的局面。由此一来,虽然存在政策调控的压力,但鉴于其独特的优势,开发商不敢盲目看空,而在具有一定不确定预期的影响下,拿地成本却越来越高,实际上也暗示出未来楼价继续上涨才能够满足其盈亏平衡的状态。


至于后者,地域、政策等各类优势并不占据优势,供求关系显得比较冷清,部分三四线楼市甚至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由此也加剧了一二线与三四线楼市的差异化表现。


事实上,在当前民间资金庞大的大环境下,鉴于外汇管制等因素的约束,不少资金只能够在国内四处寻求资产保值增值的途径。然而,回顾近年来的市场表现,一线楼市乃至少部分二线楼市的保值增值效应,还是相当不错的,基本上可以满足资金的保障增值需求。对此,在资产荒、人民币贬值等压力下,一线楼市的投资吸引力却不降反升,而在年初首付贷等高杠杆工具的推动影响下,一线楼市的上涨速度却骤然提升,甚至把其赚钱效应延伸至部分二线楼市。由此一来,楼市市场的投机氛围却被瞬间激活,而在部分中介机构的恶性竞争影响下,也把楼市市场的投机热情刺激到极致。


很显然,对于今年以来的楼市市场表现,确实很疯狂。一方面,是投机资金的大肆涌进,加上高杠杆工具的全面激活,由此大幅度提升了楼市市场的潜在杠杆率,提高了潜在的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则受到了资产荒、人民币贬值等因素的影响,对于手握大量现金流的房企及其余机构,却通过高杠杆拿地等手段来实现囤地等目标,似乎担忧过度观望而错失最好的拿地时机。与此同时,土地财政模式依存,在狂热的土拍压力下,拿地价格水涨船高,最终间接倒逼房价的上涨,但最终的成本还是会转嫁到投资者身上。


站在此次重要会议的战略角度出发,抑制中国楼市的泡沫风险,提防资产泡沫,是当下重中之重的任务。确实,在前期楼市市场高度投机的氛围之下,市场潜在杠杆率骤然飙升,而其潜在的系统性风险还是不可小觑的。稍有不慎,则容易触发到金融风险,乃至社会问题。


或许,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楼市“求稳”的需求愈发强烈,而暴涨暴跌表现并不是上面想要看到的现象。与此同时,不排除未来会加快立法来推进房产税的铺开,逐渐转变地方的财政收入模式,此举对国内楼市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


楼市阶段性降温,抑制楼市泡沫的决心很强硬。对此,作为社会财富资金最为聚集的股票市场,又会否迎来春天呢?


不可否认,民间资金过于庞大,却又缺乏有效的投资渠道,这是国内市场的真实写照。对此,作为前期颇具吸金效应的楼市市场,一旦陷入了阶段性降温的迹象,很可能会引发部分流动性涌向股票市场,乃至其余具有赚钱效应的投资渠道。


但,需要注意的是,“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是未来发展的重心。与此同时,从近期险资机构的集体熄火现象可以看出,股市暴涨暴跌的可能性已经骤然下降,而未来一段时期,无论是对股票市场,还是期货市场等投资渠道,或仍将会离不开“防控资产泡沫”的重心,而保障“持续稳定”也是未来资本市场发展的主基调。


2016年即将过去,但纵观这一年的市场表现,基本上离不开一个“稳”字。或许,按照当下的发展趋势,“求稳”依旧是未来市场发展的主基调,而在波动率持续降低的大环境下,中国股民的赚钱难度也将会越来越大了。由此可见,当中国楼市被定调之际,中国股民也不能够高兴得太早。 


责任编辑:傅旭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