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首个交易日熔断上证指数暴跌6.86%,投资者去年过得不容易。今天,2017年首个交易日,A股迎来开门红,股民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情绪也随之升温! 微博网友@一手放牛一手娃调侃道:明天再涨一天,就该有卖方策略报告《撸袖子,干!》了,坐等!哈哈哈 一、首日涨幅超过1%时,当年收涨概率62.5%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2017年开盘首日收涨,上证指数涨1.04%,报收3135.92点,成交1598.87亿元;深证成指涨0.84%,报收10262.85点,成交1995.1亿元。投资者对当年市场的预期也会有正面的心里暗示作用。 实际上观察2000年以来的历史数据,2000-2016年的17年当中,上证指数首日涨跌幅与当年涨跌幅正相关性为52.94%。以像今天这样上证指数涨跌幅大于1%的情形,则这种正相关性更加明显。 过去17年中,有8年首日涨幅超过1%,当年指数收涨的年份为5年,正相关性则提高到62.5%,并且这5年中有4年是牛市,例外的2015年实际上也有半年的牛市。有6年首日开门跌幅超过1%,比如2016年首日熔断暴跌6.86%,其中4年的当年指数收跌,相关性高达66.67%。 如果更短一天,看次日的话。那么次日涨跌幅与首日涨跌幅相关性更高,17年当中有13年是正相关的,相关性比例高达76.47%。 二、七大私募最新策略亮剑 价值股仍是机会 成长股等待机会播种 对于经历了2015年下半年后股市异常波动,以及2016年的艰难历程后,投资者对2017年的行情更是多了一份期待。那么,作为手握资金的专业投资机构的私募大咖们又是怎么看待,今日基金报记者又最新获得七家实力派私募的投资策略。对大家2017年的投资参考,或许有所裨益。 1、世诚投资:价值股是核心,国企改革重点布局,成长股等待机会出击。 上海世诚投资公司2017年一季度策略报告,标题:《稳中求进国改护航》。 “十九大”是2017年的头等大事。围绕着这一重大事件,在社会、经济、金融乃至资本市场诸领域,“稳”字当头乃不二选择,即从意愿上讲,股市有“维稳”的需求。同时,在新的一年,防范金融风险也被摆放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所以,防止股市的大起大落亦成为A股市场2017年的头等大事之一。 大势方面,以上证综指为代表的主流市场的主基调是平稳,但创业板不少个股仍不具吸引力,两个变化的趋势将使得成长股估值继续回落。这两个变化,一个是新股发行的“紧节奏”,第二个是定增可能大幅收紧。 在投资组合方向上,业绩、分红稳定的价值股是世诚投资的核心持股品种,国企改革是新年的重点布局品种,成长股的机会也密切关注,但也等估值风险充分释放后再出击。 2、中欧瑞博投资:春寒料峭中耐心播种,2017将迎来买入最优秀成长股的良机 中欧瑞博投资2017年A股展望的标题为:《在春寒料峭中耐心播种》。 创业板指数今年下跌了27%,但是目前的整体估值水平还有59倍,中小板的估值也处于均衡区间靠上轨的位置,虽然与2015年最高位想必下跌了不少,但是估值仍然不便宜,这一高估值板块还处于风险释放的过程当中。 同时,一些新经济中最优秀的成长型好公司,短期内仍然会跟随这一板块受到市场的抛售,对于真正的成长型投资人来说,大概率会在2017年的某个时点,迎来未来5年周期中最好的布局新经济中“鹰”的良机,不容错失。 简单总结中小创,2016是熊市中期,2017将迎来熊末牛初买入最优秀成长股的良机。 对于以沪深300为代表的蓝筹股,目前12倍附近的估值水平处于中枢之下,无论是纵向与自己的历史比还是横向与国际主要股市的估值水平比,都不贵。 中期的角度看,调整是介入蓝筹的好时机。中国经济、政府、企业均无法承受高利率之重,在通胀没有明显失控的情况下,利率短期上行的势头不久就会纠正,待保险业监管风暴平息后,蓝筹股市场就有可能恢复慢牛的走势。 3、北京和聚投资:2017年先抑后扬 挖掘成长兼顾周期 北京和聚投资2017展望的标题为《穿越周期再上征程》。北京和聚投资认为,2017年市场的机会还是来自基本面修复的周期股以及重估的价值股领域。短期非周期价值股受益于外围流动性宽松,估值修复性行情可能延续。 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的三轮下跌后,市场系统性风险已经大部分释放,再出现大幅向下的风险已经不大。从估值的角度看,目前上证综指15倍市盈率已处于历史上相对合理的水平。从过去大的市场周期看,A股市场也呈现出底部逐级抬升的过程。此外,A股市场 3000点下方还存在中国特色的维稳力量,包括政策层面的禁售、限售令,以及国家队万亿资金入市,都彰显了监管层在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的能力。 基于前面的分析,2017年市场整体可能呈现出前低后高的震荡上行走势。我们将逐步由防守转为进攻。未来的投资机会,分大类看,有如下几个方面: (1)成长股领域。目前整体估值水平仍然偏高,但其中也不乏优质品种估值已回落至合理区间,震荡的市场里,总会有一批成长股会走出独立行情。短期内,整体可能还面临一定调整,可把握调整后的中长期布局机会。我们认为未来确定性较高的增长机会来自行业景气度向上的领域:其一,PPP相关的环保、基建领域。其二,受益于信息技术及消费模式变化的TMT领域,包括物联网、大数据、VR等等;其三,高端装备制造业,受益于技术领先优势,如轨道交通;其四,军工板块,尤其是军民融合等细分领域,明年军工可能迎来比较大的政策支持,此外特朗普新政可能引发的军备需求提升也是因素之一。其五,新能源汽车领域,国家十三五新兴产业规划再次重申2020年产销200万辆目标,政策驱动促产销规模增长,目前看尤其是上游电池原材料细分领域的机会比较大。 (2)周期股领域,包括上游资源类品种、中游机械设备,以及化工、建筑类板块等,在经济见底之前大概率仍然会处在震荡状态,并可能在经济出现明显向下后,面临一定幅度的调整。但如果明年中期经济能够真正见底,在反弹预期推动下,一些基本面修复、已经发生供给侧改革的周期行业将会出现一轮大级别的反弹行情。这里面重点看好上游的有色,以及中游的化工、机械等领域,而在供需关系影响下,行业也会出现差异,例如上游煤炭可能好于钢铁。 (3)价值股领域,我们相对看好蓝筹板块可能存在的系统性重估机会,包括金融及大消费板块等。像白酒、乳业、汽车、家电等今年都有一定的行情。短期受益于外围流动性充裕,一些非周期性的蓝筹股还有望延续估值修复性行情。但若明年中期能出现经济触底的周期性拐点,后续市场风格大概率还将由价值股向成长品种、基本面修复的周期行业。 4、清和泉资本:A股上半年一波三折,下半年顺风前行 清和泉资本关于2017年市场的展望标题为:《A股上半年一波三折,下半年顺风前行》。 市场关键因素-上行催化:股票资产大概率迎来重新配置机会;养老金入市步伐及规模可期;保险加大权益类资产投资虽节奏监管在严控,但趋势不可逆。下行扰动因素:美联储加息力度欧洲政治风险“黑天鹅”。 我们预计上半年一波三折,下半年顺风前行。具体一季度反复震荡,关注流动性、金融去杠杆的边际变化。二季度市场调整迎来布局时点,关注经济变量、政策导向的走势。三、四季度或迎来较好的转机,关注利率下行的预期、风险偏好的提升和海外经济的变化。整体策略的话,维持中性偏积极的看法。 预计2017年整体价值蓝筹股与中小创的估值仍将拉近,同时成长股将大幅分化,而改革相关主题将反复活跃。1)价值蓝筹股估值或上修,主因未来经济预期波动收敛,叠加增量资金性质驱动。2)成长股估值或分化,主因巨额解禁压力、IPO放行再融资收紧、互联互通压缩估值。3)改革主题或持续活跃,主因事件驱动及政策导向。 宏观投资方向: 新经济:产业升级+经济转型驱动。关注技术创新下的5G、苹果产业链、智能制造;消费升级下的医药服务;外加进口替代下的轮胎制造、芯片国产化。 高价值:增量资金+估值修复驱动。关注高分红、高ROE、低估值、经营现金流好的行业,大金融、电力、家电。 新财政:基建加码+一带一路+PPP驱动。关注政策导向、未来高投资的行业,建筑、PPP、环保、轨交。 5、市场派的倚天投资,对今天大盘做了解读:预计市场将反复磨底 今日大盘受节假日后情绪修复,市场难得迎来了新年的开门红,总体上开节假日消息面比较平静,而央行行长周小川关于货币政策的定调为“中性”,也缓解了市场对资金焦虑的情绪。我们认为市场总体仍然偏弱,短期的反弹需要新的主线,预计市场将继续反复磨底。技术面看大盘在3140~3152附近压力较大,可以阶段性逢高减持。 本报记者还采访了两家私募: 6、北京某百亿私募:积极乐观高仓位未来更看重价值 对于新一年的市场比较积极乐观,目前仓位仍然较高,没有太多调仓换股的操作,因为重仓的标的受制于市场的表现,还没有达到预期的估值水平,所以现在仍然坚持持股。可能等今年年报出来以后,会看看手上的股票有没有被市场认同,再进行调仓换股,同时也会观察有些成长股有没有跌回合理区间。 2017年市场会回归价值投资,目前监管层关于去杠杆、去泡沫的态度比较明确,对市场短期炒作行为进行打击,未来投资会更看重价值,买入有成长性、基本面好、估值处于合理区间的公司。同时,现在资金面的紧张对股市影响不大,可以买的资产不多,楼市建立长效管控机制,债市以防范风险为主等,如果在市场情绪有所好转的情况,可能会导致更多资金流入股市。 7、北京某“公转私”的私募:自下而上找机会加仓 目前市场下跌的空间不大,但未来也没有大的投资机会,所以主要关注结构性的机会。仓位总体不是很高,但震荡调整反而是布局的时候,最近在不断加仓,自下而上买入一些比较熟悉的、研究得透彻的个股,在市场冷门的地方寻找投资机会。 目前创业板估值仍然较贵,但部分个股有机会,跌得深的成长股可以关注,比如传媒等;一季度还看好输入型通胀机会;另外一些周期类品种还有机会,比如钢铁;新能源汽车在经历骗补整顿后新一年可能有机会。 责任编辑:傅旭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