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09月25日 星期三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产业&金融精选

16年私募行业情况总结:面对挑战寻求发展空间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7-01-09 10:57:00 来源:期货日报网

私募行业面对挑战寻求发展空间


1月6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关于2016年私募基金登记备案情况的综述,对2016年2月5日《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下称《公告》)发布后,私募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


《公告》取消了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证明,对私募基金管理人持续信息报送、法律意见书、高管人员基金从业资格等方面提出了规范要求。在《公告》颁布后,去年的私募行业可谓热闹非凡,“保壳”发产品、基金经理备战基金从业资格考试、法律意见书大混战,动荡中发展的私募行业在已经结束的2016年,最终交上了怎样的答卷,可以通过协会提供的数据来窥探一二。


首先,从私募基金登记备案整体情况来看,截至2016年12月底,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17433家,同比减少7572家;备案私募基金46505只,同比增加22451只;基金实缴规模7.89万亿元,同比增长95%;私募基金从业人员27.20万人,同比减少10.74万人。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减少,基金产品数量和实缴规模却翻倍增长,行业的集聚效应已经显现,更多的资金在集中流向少量的优秀私募。


单从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方面看,《公告》发布以来,新完成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3308家。截至目前,协会共注销12834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其中,因未按期完成《公告》整改要求而被注销的机构10957家;因在办结登记手续之日起六个月内未完成备案首只私募基金产品而被注销的机构86家;1791家机构主动注销登记。一大批无展业能力的空壳机构被注销,改善了行业构成,重塑了行业形象。


高管人员从业资格方面,《公告》发布后,各私募基金管理人的高管人员积极参加基金从业资格考试。2016年,协会组织了三次基金从业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完成预约式考试五次,组织针对高级管理人员的周考八次,全年累计通过考试达35.3万人。截至目前,已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共有高管51122人,其中已有44262人取得了基金从业资格。尽管如此,仍有2955家私募基金管理人的3972名高管人员尚未按规定取得基金从业资格。根据《公告》要求,协会将暂停受理这些机构的私募基金产品备案申请,直至相关机构高管人员取得资质。


对于异常机构的公示,协会表示,2016年,因未按要求提交2015年度经审计的年度财务报告或者累计两次未履行完毕季度更新义务等原因,共计1219家私募基金管理人按照《公告》达到异常机构公示标准,协会通过私募基金管理人公示平台进行了对外公示,这些机构新的私募基金产品备案申请也将暂定受理,直至相关机构整改完毕。截至2016年年底,404家异常机构已完成整改,整改率达33%。


那么,切身经历了私募行业这一年风雨的基金管理人,对于私募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又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在1月6日于上海举办的第二届中国金长江私募基金发展高峰论坛上,景林资产董事总经理田峰表示:“从业务层面,新规给募集层面带来了一些困难,有些方面已经高于对公募的要求,对行业发展是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我是非常赞同规范和监管的,严格的规范和监管对资产管理机构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代客理财需要客户的信任,阳光化的管理资金、保障资金的安全、不出现合规风险是资产管理机构最需要做到的。我们也非常希望监管机构,未来能进一步推进分类监管,给合格的、规范的私募机构一个发展的空间和出口。”


神州牧投资总经理方寿威则认为,严监管对私募行业的影响要分长期的和短期的。“关于短期的影响,比如在客户服务上,开户的手续和一些证明文件提供起来会有些麻烦。但在这个过程中,对合格投资者的严格要求,有利于培养投资人理性的投资理念,对私募机构做投资是有帮助的。对行业的发展来讲,严格监管的阵痛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从快速成长期到规范发展期,必定需要付出一些代价。从长远来看,严格规范是有利于合规优秀私募发展的,能实现留良去劣的目的。”他说。


万吨资产董事长俞岱曦表示,对于私募机构来说,除了挑战之外,发展的空间还是很大的。核心就是要做好两个点:第一个是要控制风险,第二个就是要保证我们的组织具有学习能力。他说:“私募所面对的市场情况天天在变,如何去适应,最重要的就是保证我们一直在学习和成长,让公司的发展和布局做到有节奏,合规的同时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深化发展。”


责任编辑:翁建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