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会享分为两大部分: 一、国际环境的微妙变化; 二、国内政策市的控制加强。 一、全球供应缺口仍然存在 首先,全球供应缺口仍然存在,但是缺口量在减少:ISO最新预估16/17年度供应短缺从705万吨减少至619万吨;而各大机构的预估缺口范围却在405-650万吨,预估的差异比较大。具体来讲,印度、泰国等国家产量恢复,欧盟受2017年取消配额管制,预计产量大幅增加,17/18榨季供需平衡甚至过剩。 二、巴西醇糖比存在变数 而占据全球糖产量首位的巴西,醇糖比(即乙醇汽油价格比值)存在变数: 首先,巴西16/17榨季预估产量均减少,政府机构Conab预估16/17榨季将生产3981.4万吨糖,低于8月预估的3996.2万吨。中南部3630(8月预估3650)万吨,东北部350(8月预估340)万吨。而出口量由于得益于全球产不足需以及雷亚尔疲软而出现增长,16/17榨季出口大致增长300万吨(15/16年为2435万吨),其中80%为原糖,主要出口到中国(10%)、孟加拉国、阿尔及利亚等国家。 而关于油价,从彭博对各机构明年油价展望来看,明年油价重心将逐步抬高,但不会出现大幅上涨的行情。从这些机构预测的平均数来看,今年四季度WTI 油价48美元/桶,布伦特油价50美元/桶,明年WTI油价均价54美元/桶,布伦特油价均价55美元/桶。我们预测明年油价波动区间50-70美元。由于5月中旬至6月初期间天气干旱,加上田间管理的注资减少,多家机构预估16/17年巴西中南部甘蔗产量仅能达到6亿吨的水平。而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可能进一步上涨,醇糖比估计难以维持高位(45%:55%) 三、印度进口与现金危机 再来看全球糖产量第二、消费量第一的印度,在16/17榨季是需要进口的: 首先,由于本国种植面积缩减8%,根据政府、糖协和各大机构的预估产量区间位于2200-2340万吨,而消费量通过人口增长测算在2550-2600万吨,而得出缺口在210-400万吨之间。根据10月1日的库存数据770-780万吨.,进口关税保持40%,11月大额纸币废除,需求受到影响,印度当地一家分析机构预估消费2450-2500万吨(上制糖年度2480万吨)。 四、泰国的小纠结 再看亚洲第一出口国的泰国,本身对于白糖是自给自足国,却出现了小纠结: 国内从970万吨减产至910-930万吨,而出口从780万吨略为增长至800万吨,库存从460万吨下降至300-320万吨。泰国16/17榨季甘蔗产量将下降4%(9100万吨),国内消费增长(爱基,净值,资讯)6%,不过东盟自贸协定下关税下调5-10%(15年1月开始实施)。种植面积增长,种植期雨量充沛,17/18榨季产量预计恢复至1.05亿吨。 五、国内恢复性增产但缺口仍然存在 与国外复杂的情况相比,国内的情况相对比较简单。首先,国内增产已经恢复,但仍存在缺口。16/17榨季出糖率将明显提升,增产较明显,全国产量预估970万吨(糖协预估1000万吨)。截至2016年12月底,产量和销量均出现增长。广西推迟开榨,开榨糖厂增加12家,入榨甘蔗增加171万吨,出糖率提高0.72%(11.21%),而云南来讲,虽然提前开榨11天,种植面积下降38万亩的情况下,产量增加0.85万吨,但出糖率下降0.45%(10.21%)。 六、内外价差出现较大利润空间 由于2016年11月初以来原糖大幅下挫,11月中旬开始进口利润大幅攀升,内外价差逼近历史高位,期间配额外利润一度达到800元/吨,但是进入新年以来配额外的利润已经是负的了。由于缅甸国内局势动荡,对走私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2017年1月6日泰国进口糖估算价格达到7132,与郑糖价差-285,柳糖价差-460。 接下来再看看我国一季度的进口矛盾,9月22日商务部开展对进口食糖进行保障措施立案调查,调查期为6个月,目前并没有出现结果,因此一季度进口方式依旧不变,但是最近进口无利可图,一季度进口疑云重重。 七、大周期看郑糖构筑头部 新榨季抛储还将继续 从历史来看,郑糖三年为一个周期,从2006年1月官方抛储开始下跌,至2009年1月国内开始减产,造就2年多的大牛市,直至2011年8月我国进口规模扩大,开始漫长的熊市,最终至2014年9月,我国再度大幅减产。而今年关键节点在2017年5月到9月之间,我国是否提高关税,如果确定,则会构筑头部。而目前16/17榨季已经确定的抛储量为60.8万吨,2017年很可能还有80-90万吨的抛储量。 八、总结 16/17榨季全球供应缺口仍存,原糖仍存上涨空间,不过内外价差存在收窄的可能。国内方面今年开始恢复性增产但是缺口仍存,在进口可能被遏制的情况下主要通过抛储来替代。 因此我们认为,郑糖16/17榨季又将成为牛熊转换的关键一年,向上的空间实际上已经不大,总体可能会呈现先跌后涨再跌以构建顶部双头的情况。 操作上我们建议长线多单逐步撤出,逢高分批次建立长线空单。 责任编辑:韩奕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