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在赶往智利考察铜矿。我也有个朋友,他原先来自克罗地亚,现在在温哥华居住,他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他的矿业生意上,也是经常为铜矿生意往返美国和智利之间。 我这个朋友特别看好铜,认为关于铜矿的牛市即将来临,主要原因是很多人都认为石油时代可能很快就要过去了。 人们都相信传统的燃油汽车很快就要被电动汽车替代,同时对石油的需求会减少,而对铜的需求会不断增加。 铜在崛起 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意味着非常特别的机会。 石油和铜的价格关系在过去几十年里联系都很紧密,换句话来说,就是石油价格上升时,铜的价格也会随之上升。 在过去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两种商品都受同样的宏观经济因素影响。 过去迅速发展的经济消费了很多铜和石油,市场需求在推动这两种商品的价格。 但是现在,这两种商品价格相关性不像以前那么重要了。 我们可以想起德国汽车制造厂家大众因为在排放数据上作假而被重罚的事,当时新闻媒体将此事称之为“柴油门”。 大众汽车因此被美国司法部罚款150亿美元,这其中大约20亿美元罚款将专门用来在全美范围内建造电动汽车充电站。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增加会更多地推动电动汽车的需求,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石油将要失去很多的消费者,而电力消费将得到欢迎。 铜在电力基础设施领域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商品,现在正在发生的电力替代石油的变化就在预示着未来铜的价格会有很大提升。 这里有一些关于能源的信息: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的同时而碳排放量没有增加,这是40多年来工业发展中的第一次。 根据全球数据统计组织REN21的2015年的报告,这种碳排放没有继续增加的原因是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应用,这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这意味着在世界人口增加的同时,现在的可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12.73 +0.47%,买入),地热在能源领域将会有更大更快的发展空间。 根据媒体报导,从现在到2040年,全球大约有超过8万亿美元的资金用于可再生能源建设,占据到全部能源建设支出的三分之二,其中的太阳能建设支出将达到3.7万亿美元。 对于铜业,这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不管是传统能源还是可再生能源领域,在各种能源技术中铜都是必不可少的。 在未来,化石能源将大幅减少,但是铜的利用在全球一直扩张的能源需求领域是不可替代的。 全球的铜消费不仅仅因为电力需求的增长。现在风生水起的新能源技术特别需要的就是铜而不是其它的资源。 例如,每一百万瓦风能转化电能的产出就要使用3.6吨铜。每一辆电动公交车和地铁要使用2300磅的铜。 在目前最重要的发展领域-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领域,每辆电动汽车需要的铜要超过传统汽车铜耗的三倍。 下图是每一代汽车对铜的需求的示意图: 每辆传统的汽油车需要铜55磅, 每辆混合动力汽车需要铜110磅, 而每辆电动汽车需要铜165磅: 伊隆 马斯克(Elon MUsk)的特斯拉汽车公司带领着全球电动汽车领域的潮流。特斯拉在美国内华达州投资50亿美元建设的超级电池厂Gigafactory建设即将完工,这家锂电池生产厂要消耗大量的贱金属和其它原材料。 事实上,一些分析家在怀疑地球是否有足够的产量来满足这里的巨大需求。 除了需要锂和镍,这家工厂还要逐渐消耗1700万吨的铜,7000吨的钴(当今全球钴的生产量是11万吨),25.000吨的锂(这是全球供给量的五分之一),126,000吨的石墨(这是全球供给量的三分之一),为满足如此大的需求,已经有9家石墨工厂在建设中。 来自中国的铜产量在减少,但是欧洲的铜类产品生产补足了这个空间 可以肯定的是铜和其它的贱金属将迎来强劲的增长,根据路透社GFMS的分析,2015年铜矿生产的鼓励性价格是每磅3.5美元. 尽管全球铜矿生产每年的增加速度达到1.5%,在未来十年内铜的生产还是供不应求。 很多贱金属的生产严重依赖中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红色金属的购买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消费了全球铜产量的40%. 但是中国的制造业指数(PMI)有很长时间都没有大的提高,近几年一直都是很平缓,这样的态势也影响了中国对铜的需求和消费。 但是在铜的生产中,欧洲逐渐成为需求的亮点,以德国和法国领导的欧洲对铜的需求在一直上升,这在某种程度上补足了中国对铜消费放缓的市场空间。 在未来几年,全球越来越多的人们会使用上电力,这部分的增长要得益于新能源的开发,电力的发展必将消费大量的铜。 我们可以简单地想象这样一个情景:地球上的许多人都生活在赤道附近和南北回归线之间,当这里的人们有了更多的财富,他们也要追求更舒服的生活方式。 他们提升生活质量的第一件事可能就是要买空调和电冰箱,无论这部分人有需求还是有愿景,他们都需要立足于能源消费,更具体地来说,就是电力。 在这一过程中,不管你使用的是化石能源还是可再生能源,都需要铜来传输电力。 责任编辑:韩奕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