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外盘投资频道 >> 环球资讯

特朗普能源新政助推美国油气业复苏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7-01-19 08:30:37 来源:宝城期货 作者:程小勇

2016年,国际原油市场出现明显复苏。这不仅表现在国际原油价格反弹幅度超过40%,而且还表现在能源企业利润修复和国际原油期货成交量不断攀升。2016年上半年,国际原油价格出现明显反弹,而下半年则陷入区间振荡。


从国际原油市场驱动因素来看,主要有几大主线:一是产油国减产会议以及减产预期变化;二是地缘政治;三是美联储货币政策;四是美国页岩油产出情况;五是全球原油需求变动。


其中,全球经济在周期力量驱动下的复苏、OPEC减产预期和市场自我出清下的去库存活动成为2016年国际原油市场波动的主驱动力。从经济复苏活动来看,中国供给侧改革和市场出清作用下的国产原油产量下降,导致中国原油进口需求增加;美国就业市场向好,私人消费回暖驱动美国补库存活动兴起;欧洲尽管经历了英国脱欧等风险事件,但是经济本身的周期性力量也驱动欧洲经济在2016年出现了一定的增长。


地缘政治冲突也在2016年国际原油市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伊拉克和尼日利亚输油管道中断、尼日利亚Qualboe油田遭武装分子袭击、加拿大森林大火等突发事件一度引发市场对于原油供应减少的预期。


最值得关注的是OPEC减产谈判贯穿整个2016年。2016年4月17日,OPEC和非OPCE国家协商对原油冻产,但无果而终。与此同时,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反弹,OPEC成员国石油冻产积极性越发下降,而美国页岩油钻井数量增加,为2016年7月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下跌埋下隐患。


据芝商所数据显示,2016年11月30日,OPEC宣布达成减产协议当天,NYMEX WTI原油期货(不含期权)的成交量创下历史纪录,达到2574363张合约,比2016年日均成交量的两倍还要高出很多。虽然12月1日的成交量要低一些,但仍有约210万张合约。11月30日,NYMEX WTI原油期权的成交量也创下历史纪录,达到610427张合约,相当于日均成交量的3倍。


芝商所首席经济学家Blu Putnam表示,实际上,OPEC减产协议预示着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和沙特之间有关谁才是真正的弹性生产者的战争进入一个新阶段。美国页岩气公司的效率非常高,一旦油价上涨,可以很快增加钻井数量。而另一方面,沙特在产油时可以遵守纪律,但其他OPEC成员国将如何管理其生产目标还有待观察。


展望2017年,OPEC达成的冻产协议执行情况、中国地产降温对经济的压力、欧洲政治风险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冲击、美联储加息步伐和通胀上升的步伐是否同步,都决定了国际原油市场并不能很快进入牛市。


从供需层面来看,此次OPEC限产会让渡部分市场份额给美国页岩油,即使很小幅油价攀升也会刺激美国页岩油产业的复苏,因为页岩油具有很大的价格弹性,同时生产商在努力创新技术以降低生产成本。


而特朗普的能源新政更是有利于石化能源的产出。特朗普的能源计划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解除美国国内化石能源生产限制;减轻政府管制;减少联合国气候变化项目的花费。特朗普曾在多个场合强调石油和天然气对美国经济的重要性,特朗普对化石能源行业提出了关于放松管制、解除生产限制政策。特朗普的能源计划中提出,要“释放美国50万亿美元未开发的页岩气、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以及数百年的清洁煤炭储量”。为达成这一目标,将扩大有页岩气储备的联邦土地的租赁,取消奥巴马政府限制北极圈和大西洋海岸新钻探区的限制,并取消暂停煤炭租赁的政策。芝商所高级经济学家Erik Norland在最新的研究报告中认为,美国产量上升可能会限制油价上升空间。原油价格能否最终突破每桶55美元是个关键点,2016年6月和10月的反弹均未冲破这个关键点。但是,若反弹超过该价位,则油价可能恢复到每桶60美元或以上。


需求方面,全球石油需求仍面临下行风险,主要来自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幅度超出预期以及欧元区危机。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未来中国原油需求增速将继续放缓。随着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重化工业发展放缓,经济结构调整,原油需求量增长或将继续下滑。据预测,中国原油需求增长率在2020—2030年间将降至1%左右。




图为中国原油需求量预估值


在2017年特朗普能源新政增加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国际原油市场的波动依旧会很大。鉴于芝商所能源期货及期权市场备受青睐,投资者可以运用芝商所原油期货及期权捕捉投资机会和对冲潜在的现货头寸风险。


责任编辑:韩奕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