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22日 星期日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股票投资 >> 股市资讯

节后天量资金到期 请准备好迎接第二轮冲击波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7-01-25 17:05:26 来源:华尔街见闻

随着节前资金面逐步宽松,现在市场最为关注的是节后的流动性,因为节后将迎来天量资金到期。


上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整体净投放 8560 亿元,不过,在节前最后一周,随着资金面紧张局势有所缓解,央行于1月23日、24日、25日在公开市场连续三天净回笼,尤其是24日央行“提价”投放2455亿元MLF后,今日公开市场净回笼力度“加码”,为1700亿元,但逆回购利率继续维稳。


中信证券明明表示,随着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灵活投放流动性,节前资金面持续缓解,流动性紧张程度不会超出市场预期。但是,节后流动性压力不容乐观,考虑到节前释放的流动性节后将集中到期及3月末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和LCR(流动性)的考核压力,届时市场将更加依赖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


明明称,春节后将迎来近两万亿资金到期,到期压力在节后第二、三周尤为突出,“量”更大的同时“价”也更高。


根据中信证券测算,今年节后(2月3日-2月20日)公开市场资金到期量为17950亿元(测算时截止至1月23日操作),而去年节后同期(2月14日-3月2日)这一数值为16850亿元。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明明指出,去年2月底降准正是由于节后巨量资金到期,而今年资金到期压力明显更大,且将主要集中在节后第二、三周。


节后首周,今年到期量为6500亿元,去年为8150亿元;节后第二周,今年到期量为10450亿元,去年为7500亿元。此外,今年节后第三周伊始将有535亿元1年MLF操作到期,加剧后续资金到期压力。


从具体品种而言,今年节后到期资金主要为28天逆回购,共计14900亿元,约占到期资金总量的83%,而去年28年逆回购占比约为70%,比今年减少的一部分主要为14天逆回购替代(今年14天占比5%,去年14天占比20%);此外,今年节后三周内有2050亿元1年MLF到期,去年则为1100亿元6个月MLF和500亿元3个月国库定存到期。


因此,今年节后资金到期“量大”且“价高”的特点非常突出,需格外关注节后流动性风险。


节后天量资金到期 央行会降准吗?


尽管节后有天量资金到期,但明明认为,今年再次全面降准的可能性并不大。而“临时流动性便利”操作出炉反映出央行有意弱化降准概念,节后出现全面降准可能性甚微,货币政策坚持中性稳健。


一方面,当前市场杠杆率仍然处在历史高位,“去杠杆、防风险”仍然是今年经济工作主要思路,央行也自去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开始不断重申货币政策坚持中性稳健,下半年持续通过量价组合策略控制资金投放,且在去年年底又着意提出控制好流动性闸门说法,加之人民币贬值等外生因素,今年节后短期内再度如去年出现全面降准可能性甚微;


另一方面,央行虽在上周针对五大行有成本、有期限地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但同时央行也提出“临时流动性便利”一词来描述此一举措,这说明央行在有意弱化“降准”概念,更显示出其货币政策中性稳健的态度。因此综合而言货币政策还将继续坚持中性稳健,替代全面降准的是各品种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灵活组合运用。


然而,在央行全面降准的可能性不大,加上今年节后有更大的资金到期压力的背景下,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也将面临挑战。


明明称,长期看,外占减量带来的基础货币缺口扩大一方面要求央行进一步加大政策冲销力度,在降准政策使用可能性不高的情况下,市场对于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包括MLF等工具的依赖性会不断增强,另一方面过度依赖MLF冲销外占会引起资金价格走高;再者,银行负债端压缩下的广义流动性缺口也将加剧长期流动性压力。


节后可能出现第二波收益率上升


1月24日,央行开展2455亿元MLF操作,其中6个月1385亿元、1年期107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为2.95%、3.1%,较上期上升10BP。


方正证券杨为敩表示,3.1%的利率说明了央行希望在稳定资金波动的同时,提高利率中枢。这次MLF的利率调升的始发因素是市场利率的上升,但获得了央行的认同。


方正证券称,若节后货币收缩趋势偏快的话,可能会带动收益率出现第二轮上升,目前债券市场的风险仍然偏高,建议降久期降杠杆。债券市场是否有趋势性行情的重要观察窗口是今年二季度。


MLF利率的上升很可能意味着货币政策开始边际向紧,债市风险延续。从过去一年来看,货币投放一直趋松,导致了大量的流动性滞留。虽然央行动用一系列的去杠杆措施来治理剩余流动性,但仍然是治标不治本,治理核心的落脚点还是在货币边际收缩,剩余流动性加速回笼这个点上,这会使债券市场的利空延续。


责任编辑:傅旭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