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导致了全球金融危机?大多数答案都是“美国政府对商业的不干涉哲学”,也有人说“是金融行业特别是华尔街的贪婪”,还有些更专业更深奥的见解——“是由金融衍生产品造成的”,以上总称为“监贪衍”,即监管缺失、贪婪过度和金融衍生品泛滥。 这些答案都过于肤浅。贪得无厌的投资银行家、不称职的评级机构、不负责任的住房投机者、目光短浅的房产主和强盗般的抵押贷款经纪人的确难辞其咎——但重要的是,他们是在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刺激下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这才是要害所在! 雷曼兄弟倒闭前一个月,并没有美国财政部、美联储或其他政府部门来敲响警钟。本次空前全球经济大崩溃30天前,美联储仍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2%,并宣称“美联储已经对通货膨胀产生重大忧虑”。难道危机是后来30天内突然出现的吗?胡说八道!“监贪衍”只是政府官员们为了避免真相被完全揭露而找出的替罪羊。 多数权威经济专家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流动性过剩。唾手可得的资金是政府开动印钞机发行的,而不是“监贪衍”导致的。罗格斯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尔多准确阐述为:“这是中央银行的失败。”如果没有政府权力创造条件,“监贪衍”不可能引发这场危机。 过去十年,政府和中央银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允许金融世界流动性泛滥、不合理的风险估计以及债务的金字塔。特别在美国,利率跌到一代人的最低水平。房地产泡沫是多米诺骨牌效应之核心原因。 人人都能轻松置业,尽管这是一个令人赞颂的目标,但它没建立在现实经济的基础上。《华尔街日报》认为:导致金融崩溃的两个最恶劣的罪犯是政府资助企业房利美和房地美。它们提供政府担保,肩负着让美国人可以买得起自己住房的使命,于是成为次级房贷的最大买家,风险敞口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约占在这两家公司购买的按揭贷款的40%。一些美联储官员的确警告过这些做法,但意见被国会两党忽视。这导致略为合格或不合格的抵押贷款获得者多如洪水泛滥。 与此同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同意允许投资银行资产负债率从约12比1的历史水平提高到50比1以上。上述条件加起来就是酿成危机的最好调料。政府干预加速了新的衍生工具的市场运作,如结构性投资工具SIV和债务抵押证券CDO。这些证券所代表的高风险让人难以理解,而且属于表外业务,极大地扩大了抵押贷款的发放范围。而评级机构如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更大肆推波助澜,导致缺乏信用资料的、无首付的和负摊销的按揭贷款被加速发放给那些根本不适宜的个人——从而毒害了全球金融体系。 本次全球经济危机后世界面临何去何从的关头,中国首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中国相当于GDP规模14%的庞大财政刺激行动会在稳定全球经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央行在雷曼垮掉后迅速调整了它表面过热的、抬高商品和能源价格从而收缩流动性的经济政策。中国央行公布了一批将持续两年的、相当于GDP规模14%的庞大的公共设施投资项目。这立刻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良好的反应。无人怀疑中国促进本国经济和最终形成中国、亚洲及七国集团市场的政策是虚张声势。 但危机的确在某些方面造成了金融衍生品的邪恶形象。其实对绝大多数财务管理者而言,金融衍生品运作得异常出色。超过90%的世界500强企业——国内和国际银行、公共和私人养老基金、投资公司、共同基金、对冲基金、能源供应商、资产和负债管理者、互换交易商和保险公司——使用场外衍生工具来帮助管理业务风险。金融衍生工具是资产负债表风险管理的必备工具,它降低资本的成本,反过来刺激投资,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为资本市场增加了流动性。如果金融衍生工具突然消失,那它们就必然被再次发明。因为如果没有它们,我们就好比回到石器时代。人们不假思索随意使用而不考虑其潜在的风险,那不是金融衍生品的错。写错字不能怪铅笔。 场外交易(OTC)衍生工具和交易所场内受监管的交易之间差异惊人。受到监管的期货交易所的组织架构和运作机制已经历了历史的考验,成功规避了违约风险。期货交易所拥有中央对手方结算系统提供的无违约保证。其运行基于逐日盯市调整价值的无负债机制,以及保证金、价格涨跌停板和限仓制度,还有信息披露和透明度。期货市场一直受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监管。与金融风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清算中心已无故障运行超过100年。在金融风暴中没有失败,没有违约,也不需要联邦政府的紧急援助。 利奥·梅拉梅德(Leo Melamed)是全球公认的金融期货市场开创者。梅拉梅德于1972年任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董事会主席期间,开创了外汇期货产品,并且创建了全世界第一个金融期货市场——国际货币市场(IMM)。之后梅拉梅德继续领导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不断推出新的金融衍生工具,其中包括1976年的国债期货、1981年的欧洲美元期货以及1982年的股指期货。1987年梅拉梅德率先建立全球首个场外电子期货交易系统Globex,并由此确立了他作为该系统奠基人的地位。 此文摘译自他在钓鱼台国宾馆第六届北京国际金融论坛上的演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