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转暖,价格持续走低两个多月的煤炭市场再受刺激:据报道,煤矿生产将在供暖季结束之后从目前的330个工作日恢复至276个工作日,以防止再度出现产能过剩。 落后产能将受影响 “其实关于煤矿生产恢复至276个工作日并不是新消息,各家煤企心里都有数。”山东能源集团下属一煤矿办公室工作人员刘坤,16日接受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刘坤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去年国家发改委释放煤炭产能政策出台时即明确提出,所有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合法合规煤矿,在采暖季结束前都可按330个工作日组织生产。也就是说,供暖季结束后要恢复276个工作日生产。 “煤价从去年12月份产能释放后就涨不动了。恢复276个工作日制度后煤炭产量减少,会有效抑制煤价的下行。”刘坤表示。 经济导报记者从秦皇岛煤炭网了解到,15日发布的最新一期环渤海动力煤指数,报收于587元/吨,继续下降。截至2月15日,秦皇岛5500大卡基准动力煤价格报每吨605元,去年12月初以来已下跌近14%。 “今年以来,环渤海动力煤指数已连续6周微幅下降,此前的下跌通常归因于春节放假、市场交易清淡等。最近一周,市场已进入了正常模式,北方港口交投活动表现活跃。秦皇岛港煤炭场存已从前期600万吨的高位跌至460万吨,呈现短期供应偏紧的格局。”卓创资讯煤炭分析师张敏16日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刘坤告诉经济导报记者,要恢复276个工作日的消息其实对于部分大型煤企业来说影响并不大。“煤企为保证利润生产热情不太高和安全生产的考虑外,还因为先进产能的大型煤企将会继续保持330个工作日的生产。”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当时确定可以释放产能的煤矿,指的是符合条件的煤矿,包括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定的先进产能煤矿、国家煤矿安监局公布的2015年度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各地向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申报的安全高效煤矿。 “恢复276个工作日受到影响的将是一些处在淘汰落后产能范围的煤矿。”张敏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以100万吨年产量的煤矿为例,按照330个工作日计算,月产量则为7.5万吨;按照276个工作日,该煤矿的月产量就是6.3万吨,相当于一个月减产1.2万吨,产量降低了19%。 事实上,淘汰煤炭落后产能仍将持续。“今后一个时期,发电、钢铁、建材等行业用煤需求下行风险加大,化工用煤增长有限,预计煤炭消费量将继续下降。并且煤炭去产能尚未根本改变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未来3到5年去产能仍是煤炭行业发展的主线。”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局长乔乃琛15日表示。 据介绍,2016年,山东累计关退煤矿66处,退出产能规模1960万吨,煤炭企业减少到53家。2017年,全省煤炭生产省内原煤产量将控制在1.3亿吨以内,计划关退煤矿5处,退出产能规模351万吨。 不少企业在观望 经济导报记者采访发现,2月,中煤、神华等先后下调销售价格,一些签订了长协煤合同的大型发电企业补库热情较高。但是市场煤方面,不少企业都在观望。 “目前我们的电煤库存21天,春节后动力煤采购每吨下滑了50元-60元,接收价格下调至0.117-0.123元/大卡。”山东省内一家国有发电企业的负责人16日告诉经济导报记者。 该负责人透露,每年3—5月是煤炭的传统销售淡季,煤价平稳。由于这个冬季不太冷,加之天气回温加速,煤炭已提前进入淡季。随着供暖期在3月中下旬结束,动力煤将失去季节性利好支撑,价格或有下降。 该负责人表示,煤炭市场价格受释放产能政策影响明显。从2016年7月末至11月初,煤价以月均超过50元/吨的幅度上涨,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甚至反弹至2013年6月的水平。而释放产能后,国内动力煤价格明显小幅下滑。 来自山东省经信委的数据显示,目前省内主力电厂电煤库存普遍在20天以上。据山东省经信委煤电油气运办公室负责人介绍,1月份,全省40家统调主力电厂累计进煤973.03万吨,同比减少19.40万吨;累计耗煤946.83万吨,同比减少41.84万吨。截至1月底,全省电煤库存量达724.35万吨、21天可用量。 而且,受春节假期企业开工不足以及气温平缓等因素影响,1月份,全省电煤消耗下降明显,日均耗煤量30.54万吨,环比减少4.55万吨,同比减少1.25万吨。 据了解,按照煤炭“十三五”规划,今年煤炭行业仍然要去产能3亿吨,相比去年有所增加。如果照此计划顺利完成年度指标,且今年3月供暖季节结束之后恢复到276个工作日的话,到今年夏季用电高峰时节,煤炭供需或将再度紧张,煤价再度攀升也将在所难免。 “预计上半年煤价仍将保持高位运行,下半年随着产能释放带来的产量增加,市场价格将逐步下行,预计环渤海地区现货全年均价在550元/吨左右。在冬夏季用煤高峰和运力紧张地区,煤价有可能出现阶段性反弹。”业内人士表示。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关于恢复276个工作日的政策并未得到国家发改委的回应。“如果真的实施这一政策,也要看监督检查的力度,换句话说能否执行到位。”张敏表示。 责任编辑:韩奕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