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回顾:2016年的9月发端的橡胶牛市行情持续至今,仍然尚未划上句号。 国储局抛储回顾:2007和2010年两次国储局抛储,效果截然相反。2007年抛储后价格蓬勃向上,但2010年,抛储则宣告了下跌的开始。 泰国抛储回顾:2014年泰国宣布要抛储,不过最后成为一个乌龙,但胶价仍然下跌。而2016年底第一次抛储流拍,则孕育了新一波上涨的开始。(也是借了泰国洪水的东风)。不过1月17和18两日的抛储,却给胶价重重的扇了一巴掌,胶价高位回落,大幅调整。而2月14日的抛储,胶价依然在22000元/吨线上站稳,后续如何,有待下回分解。 主要利多因素:泰国洪水事件引发的新闻驱动行情已经在过去一个月当中展现过了,接下来将会出现供货紧张引发的事实驱动行情。这一点是驱动胶价上涨的最重要保证。合成胶连续上涨走强,也为天胶的稳定提供一臂之力。重卡消费将持续见好,同样支撑了胶价的上涨。而轮胎的上涨表明价格上涨传导通畅,下游需求尤在。 利空因素:资金收紧可能是胶价上涨的一个拦路虎。但在经济增长还没有明显稳定的前提下,我们认为这一点可能终难成为现实。而双反的影响还需要3月份发挥作用。 天胶未来走势展望:对于橡胶主力合约,我们认为保守估计能够到23500元/吨一线。而年内的最高点可能在25000-26000元/吨出现。不过虽然前途依然光明,但是道路仍然曲折,通常天堂的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 一、沪胶近期行情总结 从2016年的8月31日,沪胶主力完成此波行情的最后一次回撤,最低到12565元/吨,收于12610元/吨。 9月1日,沪胶开始了漫长的拉升过程。但是这个时候节奏还十分缓慢。 9月19日,是沪胶1609的最后交易日,而正是这一天,沪胶完成了此轮特大行情的发端:胶价一下子成功突破了13000元/吨大关,开始了漫漫征程。 此后胶价饱经磨难,终在12月和1月两次洪水作用下,胶价推波助澜,终成大业。 二、中国历次抛储总结 自2007年开始我国一共进行过两次抛储,一次是2007年年底,一次是2010年4月份。其中4月份这次卖了两次。 1. 2007年国储抛储 2007年12月18日,国储局在北京进行国储橡胶拍卖。底价为19700元/吨,其中上海库存的国产标准价的底价为20000元/吨。一共有19190.7739吨天然橡胶成交,流拍2.8054吨。平均成交价:20147.42元/吨,最高成交价21380元/吨,最低成交价19220元/吨。 12月17日,沪胶主力收盘价为27525元/吨,但是18日当抛储完毕之后,沪胶收于27585元/吨,此后沪胶开始了上涨,此次上涨持续到2008年1月9日,达到最高点:29430元/吨。 从抛储的效果来说,抛储本身并没有遏制胶价上涨,相反,当国储局抛储完毕之后,市场显然认为筹码更少,于是价格受到更大的推动。 2. 2010年国储抛储 一共进行了两天。其中2010年4月14日和4月23日。 4月14日:销售底价为22200元/吨,3万吨全部成交,平均成交价:25020元/吨。最高成交价26000元/吨,最低成交价22220元/吨。 4月23日:销售底价:23500元/吨,3万吨全部成交。平均成交价:25020元/吨。最高成交价24840元/吨,最低成交价23600元/吨。 4月13日,沪胶主力收盘于30500元/吨,而在4月14日之后,收盘于30705元/吨,胶价还上升了205元/吨。但是,坏事还在后头。4月15日,当胶价探高31010元/吨之后,沪胶开始了一泻千里的过程。 4月22日,沪胶跌至29460元/吨,在23日抛储完毕之后,沪胶收于29425元/吨,微跌35元/吨。此后价格一路向下,5月17日跌至最低点26000元/吨。 2007和2010年,两次都是抛储,但是对橡胶的价格影响却截然相反。这种现象至少可以提醒我们:对于抛储这一事件,我们不能简单的照猫画虎,而务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再做进一步的具体分析。 三、 泰国抛储总结 泰国近年来的抛储始于2014年的抛储计划,而2014年,又是泰国抛储炒得最沸沸扬扬的一次。 从2014年4月开始,抛储的预期产生,但是农户纷纷反对政府的抛储计划。 1. 2014年抛储 2014年8月25日,泰国政府批准出售20万吨橡胶库存计划,以缓解价格压力并减少仓储成本。 8月22日(周五,是25日的前一个交易日),沪胶主力尚收于18215元/吨。而25日沪胶收于18135元/吨,下跌80元/吨。但是坏事还在后头,此后胶价连续走低,毫无回头之象。直到9月25日,达到低点,最低跌至14820元/吨后触底回升。持续时间长达一个月。 事实上,此次抛储属于惊弓之鸟。泰国政府并没有在当时销售,抛储一事在胶价大跌之后反而是一推再推。这也说明一个问题,当基本面真的很差的时候,你不需要实际抛储来推波助澜,仅仅是一条消息也足以让价格鸡犬不宁。 2. 2016年底抛储 泰国国储31万吨橡胶(烟片胶20万吨,标胶11万吨)于12月28日对第一批橡胶进行拍卖,泰国共有28家公司报名参与竞拍,从拍卖结果来看,第一批拍卖已经流拍,起拍价格太高且橡胶质量参差不齐是导致流拍的主要原因。 这次流拍之后,胶价真正实现了触底之作。然后胶价在1月的第二周开始了腾飞,不过这和抛储失败已经没有关系了: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当时泰国愈演愈烈的洪水。 3. 2017年1月抛储 1月17日泰国国储橡胶拍卖以64-75泰铢的价差区间成交,成交46000吨;18日继续拍卖58000吨,以67泰铢左右价格成交。本次泰国共抛储10万吨左右的橡胶。 此次两天的抛储,对于雄心勃勃的橡胶来说,无疑是一盆冷水。沪胶1705合约在摸高21730元/吨之后,戛然而止。17日收盘下跌1.23%。而且下跌连续了4个交易日,直到1月23日才恢复元气。而当时,已经有投资者开始对胶价产生质疑,在春节之前选择离场的也大有人在。 从结果上来说,我们认为这次抛储显然在短期上实现了效果。实际影响是多少并不重要,但是当时的确有相当数量的投资者开始质疑泰国洪水带来的影响。 4. 2017年2月14日抛储影响 泰国新一轮的抛储定于2月14日。抛储过程顺利,竞标企业活跃。上午共成交7万吨,其中烟片成交均价75泰铢/公斤,标胶成交均价66泰铢/公斤。下午拍卖3万吨,成交2.5万吨,流拍5000吨,成交价格与上午持平。 而胶价在2月13日的表现,已经暗示可能前途暂时堪忧。(我们必须要添加上“暂时”作为限定词,因为在中周期内,我们对于橡胶的行情仍然乐观。我们认为在一二季度,橡胶仍有较大的概率保持强劲上升的势头。) 胶价在日盘阶段尚属坚挺。尾盘收于22015元/吨,但夜盘开始不久,画风突变,骤然大跌。 所以橡胶目前面临几个因素的影响: 1. 整数关口突破需要有大动力。尽管13日胶价来势汹汹,涨势如潮,但终究未能完成对22000整数关口的有效突破。14日尽管上探空间较大,达到22305元/吨,但是持续时间不够,仍难言已经形成有效突破。这暗示短期内行情出现不利的可能性较大; 2. 市场上仍然有质疑洪水作用的投资者,认为目前的胶价属于超涨的状态。我们认为这部分资金的力量仍然不可小觑。 3. 抛储本身对价格有利空作用。在1月17日之后的胶价表现可以证明这一点。2月14日的价格反应再次印证了这个规律。当然我们上面列举的几个例子,的确有抛储完之后上涨的。但是我们认为这个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 四、推动胶价上涨的主要利多因素 1. 泰国洪水从新闻驱动开始向事实驱动转变 1月份,泰国洪水导致的胶价上涨主要是新闻驱动。因为供需方面的影响不可能在三两日内出现。(比如说还在海上的船,不会因为泰国的洪水与否而改变到港量)。但是到了2月份之后,事实驱动将会逐渐发挥作用。目前,船货延期交货的事件已经开始出现。预计未来还将能看到更多的货源中断的信息。这一点,是我们未来看多橡胶的最有力保证。 2. 天胶与合成胶的关系 合成胶涨势如潮,但是天胶对合成胶的替代可能已近极致。合成胶对于天胶的带动作用,我们认为新闻带动,或者说心理驱动的作用会更多一些。 3. 还有重卡 1月重卡销量8.2万辆,仍旧保持良好增速。不但往昔数据良好,而且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至少到3月份,重卡的销量数据仍然会是一个较强的上涨。这至少能够保证重卡的配套轮胎需求。 4. 以及轮胎 轮胎企业的纷纷涨价至少说明几点:原料上涨向下游的传导是顺畅的,是可以接受的。而轮胎再向下游,也能形成有效的传导。(否则轮胎厂哪里敢脸不红心不跳的涨价?)这表明整个链条是能够有效支持需求的。轮胎主要要担心3月份的双反税令。这在短期内是能够形成一定的利空冲击作用的。 五、如何看待利空因素? 在抛储过后,我们认为最大的利空因素来自于资金收紧。 央行在春节前射出冷箭,变相加息,增加了市场对于未来央行进一步收紧流动性的担忧。但我们认为加息的前提是经济增长已经获得稳固的支持,否则贸然加息必然有害无益。而变相加息恰恰也说明央行在加息方面采取了更加谨慎的手段,大幅的信贷数据将证明这一点。 美国对中国卡客车轮胎的双反,预计最终的影响将在3月份发生出来。目前暂时还不会形成利空作用。 六、天胶要往何处去? 我们认为,天胶价格的主要矛盾是在供应上。由于泰国洪水导致的供应短缺,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得以体现。这是胶价上行的根本保证。 同样的,在上行过程中,我们不排除胶价有多次的反复。事实上,从2016年12月份开始,胶价多次反复,甚至出现巨大阴线,比如1月20日和2月3日两天,均出现大幅阴线。不过这些阴线更多的时候是为投资者提供了买点。我们认为历史显然还会重复,胶价不会一帆风顺的上行。中间势必还要起起落落,但终归百折不挠。我们对于沪胶主力的保守估计是23500元/吨,而全年的高点可能会在25000-26000元/吨内出现。此外,我们对于此次胶价可能进行的调整估计是:20000元/吨可能会是此次调整的强弩之末,如果再次触及此处,则可较为放心的多头入场。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