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程序化交易 >> 程序化交易资讯动态

股指期货“解冻” 量化交易的春天要来了?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7-02-17 23:54:22 来源:华尔街见闻

全面受限一年半之后,股指期货的“解冻”终于成为现实。对于新政给予最热切欢迎的,莫过于生存陷入窘境的量化对冲基金。


据中金所昨日公告,自2月17日起,期指交易手续费、保证金比例以及持仓数限制均有大幅放松。具体包括:


将股指期货日内过度交易行为的监管标准,从原先的10手调整为20手,套期保值交易开仓不受此限;


沪深300和上证50股指期货各合约的非套期保值持仓的交易保证金标准,由目前合约价值的40%调整为20%,中证500股指期货的由40%调整为30%(三个产品套保持仓交易保证金维持20%不变);


三种股指期货合约的平今仓手续费标准调整为成交金额的万分之9.2。




分析师称,随着新规的实行,股指期货市场的流动性将有显著改善:成交量将会放大、买卖盘深度将会增大、买卖盘价差将会减小;同时期指贴水的现象有望得到缓解。这些变化有利于量化交易策略的实行,量化基金的收益和规模都有望提高。


强心剂


量化对冲基金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以其穿越牛熊市的稳健收益,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如今已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的重要投资方式之一。


2015年股灾以前,国内量化对冲基金百花齐放,量化基金推出的越来越多,并形成了不同的体系和策略。但股灾之后期指“冰冻”,这些量化基金却不得不面临清盘或者转型的窘境,行业发展越来越萎靡。


如今期指松绑,无疑给这些私募打了一针强心剂。


《国际金融报》援引一位量化基金从业人员称,中金所将股指期货杠杆提高、降低保证金和平仓手续费的举措,无疑是挽救了整个中国的量化投资基金行业。一家私募基金交易员称:


这个消息对我们来说是大大的利好!我们公司只做股指期货趋势策略。


股指期货受限后,我们公司基本处于半歇业状态,资金就用于打打新股。


量化投资迎来春天


广发金融工程研究团队认为,股指期货新规明显有利于当前市场的量化交易策略。不过量化基金想要进一步发展壮大,还需要期待期指市场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该团队报告称,在2015年9月7日股指期货受到严格限制以来,期指的成交量萎缩到过去一年的百分之一左右,同时市场的买卖盘价差扩大,买卖盘深度急剧减小,IF主力合约的买一价和卖一价的平均挂单量都不到2手。


市场流动性的萎缩和投机限制使得市场上缺少投机资金,套保资金缺乏对手盘,从而期现货基差一直维持在较深的贴水状态。


随着对非套保交易者单个产品单日开仓手数限制的放松,非套保交易者的交易行为为市场提供了流动性。报告认为,从新规的直接影响来看,期指市场的日均成交量有望翻倍,市场的买卖盘深度也有望翻倍。进而对市场的流动性和基差产生影响,使得买卖盘价差缩小,期现货的负基差缩小。


同时,广发还称,对于非套保交易者交易保证金的下调,使得非套保交易的资金利用率提升,也会促进市场的非套保交易行为,提供流动性。


在这种背景下,新规实行之后随着股指期货贴水损失降低,多因子对冲策略也可以获得正收益,量化多因子对冲策略有望迎来春天。报告称:


在新规下,一方面放松了股指期货非套保客户的单日开仓手数限制,可以直接使得“全市场选股-IF对冲”这种对冲交易策略的资金规模增大。


同时,如果在新规实行之后,股指期货贴水的年化损失降到低于10%甚至更低,“沪深300成份股选股-IF对冲”、“中证500成份股选股-IC对冲”这种多因子对冲策略也可以获得正收益。在目前缺少投资标的的市场环境下,量化多因子对冲策略有望迎来春天。


日内交易资金难有大增长


而对于日内交易来说,一般的日内交易策略,特别是交易频率更高的策略,对于交易成本更加敏感。广发统计发现,在单次交易成本超过万分之10的时候基本上不能够获利。


报告认为,由于此前平今仓的手续费非常高,绝大多数日内交易的收益覆盖不了平今仓的交易成本,因此交易者很少会采取平今仓的方式进行交易。而将平今仓的手续费下调至万分之9.2%,对市场内主要的日内交易者的直接影响可能不显著。


报告称,在平今仓手续费降低到低于万分之7之前,日内交易资金很难有大增长。在此之前,只能通过保留底仓的方式,避免平今仓交易。


《国际金融报》援引上海元量致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威表示:“从松绑幅度来看,由于幅度较小,股指期货流动性会有所恢复,但恢复程度有限。如果市场表现平稳,相信监管层还会进一步松绑,这需要一个过程。”


责任编辑:韩奕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