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17年2月17日)股市冲高回落,显示出投资者信心的不足。下午收盘后,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再融资的政策调整,我看很多媒体都注意到如下规则: 一是拟发行的股票数量不得超过本次发行前总股份的20%; 二是增发的董事会决议日距离前次募集资金到位日原则上不得少于18个月; 三是申请再融资时,原则上不得存在金额较大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借予他人款项、委托理财等财务性投资的情形。 当然,再融资规则对于可转债和优先股除外。 上述规则,使得上市公司再融资规模受限制、时间受限制,显然会大大减缓再融资的规模。 但是,最重要的信息并不是上述三条,而是下面这段话: 邓舸介绍,本次修订后的《实施细则》进一步突出了市场定价机制,取消了将董事会决议公告日、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日作为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定价基准日的规定,“明确定价基准日只能为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期的首日”。 这才是最重大的变革! 自从2006年开始推出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制度以来,11年多的时间里,上市公司和其大股东以及市场上的投资机构大户,将这个条款应用到无以复加的极限境地,使得公开发行股票再融资的规模大大超过了IPO的规模,成了真正的吃人的老虎。我以前撰文《定增猛于虎》曾对这一现象大加挞伐。如果再不修改再融资的规则,中国股市就没有未来了! 刘士余到证监会任职,但本周末刚好满一周年(2016年2月20日消息公开),在这个周末,证监会对已经实行了10年的再融资制度进行了貌不惊人的变革,影响却是极为深远的! 2006年迄今的11年零一个半月的时间,中国市场的IPO融资总金额是2.23万亿元。但是,你知道定向增发的融资金额是多少吗?你在心里想一个数字,如果猜对了,说明你对这个市场多少了解一点。 下面这个表是中国IPO的融资历史数据。为了区别对待,我特地将2005年之前的单独统计,2006年起专列。 从这个表可以看出,2007-2011年之间的海量IPO融资,将市场压得喘不过气来。市场借机进行调整,以休养生息。2012年新股发行融资只有1017亿元,2013年全年暂停(感谢郭树清),2014年重启也只有786亿元。2015-2016年维持了两年1600亿元的规模。2017年前面一个半月,IPO有加速的意思了,照这个趋势,今年超过2000亿元的概率是很大的。 但是,我统计的数据是,2016年以来,中国定向增发再融资的规模高达6.38万亿元,相当于此间IPO融资规模的近3倍! 看看下面这个表: 即便在市场非常低迷的2010-2013年期间,定向增发的融资规模也保持着3000亿元以上的水平,每年总有超过150家公司要完成定增。2015年股市先上后下,但这挡不住再融资规模高达1.34万亿元。2016年,股市跌成翔了,再融资规模竟然创下历史天量,达到了1.7万亿元。2017年刚刚过去一个半月,再融资已经超过3500亿元!再不改变,今年再融资会突破2万亿元的! 可以说,面对股市这个唐僧肉,面对股市中上亿股民小韭菜,各路机构杀红了眼!它们根本不管市场的死活,削尖了脑袋往里拱,似乎都想赶上末日,在世界崩溃之前参与到定增大军里面来。 为什么呢? 因为巨大的利益诱惑! 此前的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管理,规定再融资定增股票的定价基准日是大有学问的,是可以确定为“董事会公告日”为基准的。在全部3372家次的公司定向增发中,有3161家是确定为董事会公告日为基准的,占比高达93.7%。只有在2016年证监会实施干预之后,才有近167家公司选择了“发行期首日”。 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定价基准日?就是因为巨大的利益。比如,某上市公司准备置入价值10亿元的资产。如果是现金购买也就罢了,花头不大。但公司偏偏要用定向增发股票来发行。凡是定向增发之前,股价大多表现低迷,比如由于业绩不好,股价只有5元。此时,董事会开会,确定增发,以董事会决议日为基准再打8折。即每股价格4元。这样要发行2.5亿股新股。消息公布后,股价暴涨到20元,但发行价还是4元。一年锁定期到期后,大股东套现,可以卖在15元的价格,这就可以套现37.5亿元——相比当初的成本价,是不是27.5亿元的利润?年化收益率275%? 不是的!因为那价值10亿元的资产,年利润也许只有5000万元,而且这些利润还可能是包装出来的。几年后,这些资产变成了亏损累累的负资产就是明证。或者说的直白一点:这些资产,本来的价值也许就是1亿元!但是,通过证券商一系列的包装运作,给它估值10亿元,而一年后,这些资产的持有人变现37.5亿元,这等于是一年多的时间,利润36.5倍! 类似种种的丑恶现象,在中国的证券市场是屡见不鲜的。所以,围绕着定向增发,就形成了巨大的食物链: 上市公司,大股东,证券商,财务顾问,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社会其它资产掮客,跑交易所的掮客,跑证监会的掮客,证监会内部的高层管理者…… 一层一层,利益集团早已捆绑成束,集团化运作。一切的一切,都瞄准利用市场规则的漏洞捞钱,将股市里的韭菜们当成超傻提款机。 如果要写出定向增发过程中的种种丑陋现象,那真是“罄竹难书”,我都怕玷污了我敲电脑键盘的手! 为什么这种显而易见坑害股民和市场的做法一直得不到纠正?就因为存在着巨大的利益,是各个方面都要分一杯羹的聚宝盆! 所以,刘士余上任一年,直接将再融资进行了革命性的约束,这是动了既得利益者的奶酪的!能有如此举措,需要大魄力、是真正要站在为市场长远着想的角度,是不怕得罪人的! 一旦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不再以董事会召开日为定价基准,而是以发行期的首日,则定价就变得随行就市,折扣就非常小了。 比如,还是原来的那10亿元资产,以前可以发2.5亿股股票。实行新规则后,如果股价是25元,发行的定价将可能是25元!此时,股票发行数量将只有4000万股。大股东卖掉的价格可能是20元。这样,它最终变现的时候就只有8亿元可以拿回了! 相比以前的拿回37.5亿元,而今只能拿回8亿元。这是有天壤之别的! 这样的做法,将使得优质资产不愿借壳上市!壳资源的价值终究将归0。 这样的做法,将使得大股东不愿意轻易去改善旗下上市公司状况,而国企除外! 这样的做法,将基本上堵住上市公司再融资的规模。如果再融资的规模降低到3000亿元以下,IPO达到2000亿元,则对市场根本没有冲击! 今天晚上,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下午四点多,兴业证券发布公告,将从2月20日起停牌,筹划非公开增发项目。晚上8点,公司再次公告,取消停牌,不再筹划非公开增发。为什么?因为它前一次配股到现在还不到14个月。 可以想象,未来会有更多公司结束停牌状态复牌交易。除了个别国企大股东愿意改善上市公司注入一些资产外,借壳上市基本上将没有市场了。 所以,想一想过去11年有6万多亿元资金参与了再融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大股东的资产证券化了,但最近两年市场各方参与定增的资金规模每年都有近万亿元。新规实施后,等于这些资金失去了套利机制,将把这些资金赶回股市里来。 如果这样的规定能持续3年左右时间,则新股IPO的堰塞湖将得以化解,股市的注册制或者变化后的核准制将得以实施,市场变革将主要围绕大盘蓝筹股进行,市场结构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市场的盈利模式也将因此而出现革命性变革。 比如,持续近10年时间的小市值效应(小盘股涨幅大)将成为昨日烟云; 比如,超跌股效应(跌幅大的股票涨幅大)将出现逆转; 比如,流通市值大的股票有贴水,将得到改观; 比如,炒小、炒新、炒概念将得到遏制; 市场将重回到它的本来面目,变成一个相对健康的投资和融资的场所。 现在回头望,刘士余的角色像极了尚福林。两位都出身于农行的证监会主席,都在股市跌跌不休的危难关头上任。都在实施重大的政策变革。但愿,股市的发展也能有相似的路径。 事实上,本周已经有很多制度在调整。比如本周四晚上,人社部确认,北京等7省市的3600亿元养老金开始投资运营;本周五,中金所调整股指期货监管规则;本周,证监会表态从严监管大小非减持;新股IPO的注册制可能变相调整为修订后的核准制;万好万家的股权转让被严管…… 中国的股民韭菜们,苦了快20年了!是时候让他们脱离苦海,回归本义了。但愿,政策调整的东风能给股民带来一丝希望。希望市场在经过持续低迷之后,能低调迎接制度调整,逐渐踏上正常的健康轨道。 诚如是,中国股市之幸、中国经济之幸、中国股民之幸! 责任编辑:傅旭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