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2017年度过剩量预计超过2000万吨 2016/2017年度供应继续过剩,趋势性上涨难寻 2015/2016年度临储结转2.36亿吨库存 2016年10月11日,2015/2016年度临储玉米拍卖全部结束,临储剩余库存高达2.36亿吨,相当于国内一年的产量,并且大于国内一年的消费量。这意味着玉米价格受巨量结转库存的压制。 纵然有供给侧改革的刺激,但如此高的陈粮库存导致玉米价格走势无法复制黑色系的模式,达到立竿见影的改革效果。 2016/2017年度产量预计减少1309万吨 2016/2017年度政府开始推进玉米种植结构改革,重点调减镰刀湾地区的种植面积。农业部在总结2016年上半年全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时提到,“种植业调结构转方式初见成效,预计今年全国玉米面积调减3000万亩以上,大豆面积增加超过800万亩,饲草及青贮玉米面积增加超过600万亩”。 此外,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预计2016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为3626万公顷,较2015年减少186万公顷,降幅为4.9%。 单产方面,2016年玉米生长过程的前期一直风调雨顺,但后期部分产区遭遇恶劣天气,尤其是黑龙江,旱情对当地单产造成明显损失,预计2016/2017年度全国玉米平均单产与上年度持平,甚至略降。以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数据为基数,2016/2017年度玉米单产预计为5.834吨/公顷。 根据上述数据,2016/2017年度玉米产量为2.115亿吨,较上年度减少1309万吨。 2016/2017年度饲用消费量预计增加1200万—1300万吨 2016/2017年度玉米饲用消费量增加主要体现在饲料产量的增长以及玉米对进口替代品的反替代上。 2015/2016年度灾害天气对饲料消费整体影响显著。2016年暴雨多发造成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存栏量调减1600万头,水产饲料产量降幅达10%。这意味着2016/2017年度即使保持过去的养殖规模不变,只要天气趋于正常,存栏量、存塘量的自身性修复就能带来饲料产量的提升。 原料成本下降,养殖利润良好,尤其是自繁自养生猪利润高企,有助于2017年存栏量的继续恢复。不过,存栏量增幅预计有限。一方面,各地环保政策收紧,本轮中小养殖户的退出具有不可逆性;另一方面,新产能投放前的建设周期本就不短,加上环保评估等方面的严格要求,投产周期更长。 预计源于饲料产量增长的玉米消费增量为2%—3%,即200万—300万吨。 另外,国内玉米现货价格不断下跌,国产玉米与国外高粱、大麦、玉米等进口替代品的价差不断缩窄,加上主要替代品纳入自动进口许可管理和DDGS双反调查等的政策配合,2015/2016年度进口饲用替代品的到港量开始明显减少。 从当前南方港口玉米价格水平看,除部分刚性进口需求外,国产玉米几乎挤占了其他进口替代品的市场份额。比价优势丧失,进口替代品到港量将继续减少。由此带来的国内玉米饲用消费增量预计在1000万吨。 2016/2017年度工业消费量预计增加400万—500万吨 2016/2017年度国产玉米工业消费量增加主要受益于深加工产品消费量的增长以及对木薯干、木薯淀粉等进口替代品的反向替代。 深加工市场的政策性扶持包括深加工补贴和主要产品恢复出口退税。为提高深加工企业收粮积极性,2016/2017年度政府继续给予东北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补贴,并且在吉林、黑龙江两省的基础上,扩展至内蒙古和辽宁,深加工补贴惠及东北三省一区。2016年11月—2017年4月,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的重点加工企业分别获得玉米收购补贴200元/吨、100元/吨、300元/吨和200元/吨。此外,早在2016年9月1日,玉米淀粉、酒精等玉米深加工产品的增值税出口退税率就恢复至13%。 原料成本降低、政府补贴、出口退税的环境下,主要产成品出口量明显增加。然而,由于出口产品基数低,其对玉米需求增量的拉动有限。 但是,也要看到,深加工行业的规模正在扩张,玉米淀粉新增产能陆续投放,燃料乙醇产量逐步增加。2016/2017年度将新增200多万吨的玉米淀粉产能,合300万吨的玉米加工能力。2016年12月5日,国家能源局印发《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燃料乙醇产量将达到400万吨,生物柴油产量达到200万吨。而截至2015年,我国燃料乙醇年产量约210万吨,生物柴油年产量约80万吨。未来几年,燃料乙醇产量增长空间较大。 深加工企业利润较好,开机率升至近年高位。受益于原料成本下降以及深加工补贴,东北、华北产区淀粉、酒精企业生产利润迅速恢复,企业开机率自2016年9月开始攀升,目前处于近年的高位。即便后期加工补贴取消,原料成本低廉和市场粮源充裕也有望支撑开机率高于2016年同期水平。预计2016/2017年度深加工产品消费量的增加会带动玉米工业消费量增加150万—200万吨。 2016/2017年度木薯干、木薯淀粉等进口替代品到港量将继续减少。一方面,南方玉米与进口木薯干价差跌至新低,玉米淀粉与进口木薯淀粉价差收窄后趋于稳定,将限制木薯类的进口量;另一方面,泰国持续出台政策,抑制本国木薯类产品的出口量。预计2016/2017年度由于木薯类进口量萎缩,玉米工业消费量将增加250万—300万吨。 2016/2017年度有3149万吨的超期玉米待消化 上周末一次性储备玉米轮入收购第二批启动后,基本明确的是,算上国储预计轮入量、中央储备及地方储备收购量,变向托市收购量在2800万吨,一定程度上帮助消化了新季产量。 从临储库存结构来看,2012年超期存储玉米仍剩余203万吨,预计2017年将继续通过定向的方式处理。值得关注的是,2013年产的2946万吨玉米,2017年也将成为超期存储品。这意味着,无论玉米市场自身供需形势如何,2016/2017年度都将有超过3100万吨的超期玉米待消化。 2016/2017年度过剩量预计超过2000万吨 结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到2016/2017年度国内玉米市场的供需平衡表。显然,政策性收购与投放会成为2016/2017年度玉米基本面变化的关键。 由左边表格所列情景分析可知,如果国家不再加大托市收购量,那么政策性粮源要在国储“足不出户”,方可实现年度供需平衡。而这,有悖于加速去库存的方针。同时,总计3149万吨的超期存储玉米又该何去何从?若至少保证3149万吨超期存储玉米的投放,则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3000万吨的变向托市收购量,才能实现年度供需平衡。不过,大幅增加政策性收购量同样有悖于取消临储、促进玉米价格市场化的改革初衷。并且,目前已是2月下旬,后期翻倍增加托市收购量的可能性非常低。由此可见,2016/2017年度玉米市场大概率供应过剩,过剩量很可能超过2000万吨。 新粮上市高峰期未结束,近月合约或以下跌方式回归现货 北方港口集港量居高不下 数据显示,2016年10月初—2017年2月17日,北方港口玉米集港量超过1200万吨,同比增加850万吨。截至2月17日,北方港口玉米库存为359万吨,较前一周增加11万吨,较2016年同期增加100万吨。预计北方港口库存压力将持续一段时间。 南方港口库存将攀升 春节过后,南北货运恢复,南方港口玉米库存持续下降,目前已至30万吨。不过,随着北方港口集港量、下海量的双升,未来两周南方港口内贸玉米到港量接近100万吨。产区余粮水平高,北方港口集港量大,意味着往南方港口的密集发运将维持一段时间。 同时,南方港口进口替代品高粱、大麦库存也在累积。最新数据显示,两者库存合计超过70万吨。供应充裕,南方港口玉米价格同样延续弱势。 农户售粮进度偏慢 国家粮食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15日,黑龙江、山东等11个产区累计收购玉米7954万吨,同比减少4109万吨。农户的售粮进度分省概况为:黑龙江65%,吉林50%,辽宁67%,内蒙古52%,河北41%,山东48%,河南50%。东北余粮不少,华北后期上量压力明显。 5月合约高出现货50元/吨 目前,北方港口现货主流报价在1480元/吨,交割成本不到1530元/吨,与5月合约相比,低50元/吨。现货市场供应过剩,价格上涨乏力,5月合约临近交割,其将向下运行,进而回归现货。 最低交割成本在1400元/吨,可将此看作价格底部 最低交割成本测算 为测算最低交割成本,需要了解2016年国产玉米种植成本、补贴金额、运费等。 前期,玉米购销市场化导致的运力趋紧以及燃料成本上涨促使玉米运输成本整体抬升。之后,随着物流的逐步畅通,运输成本自高位回落。然而,其已不会再回复到之前的低位,东北地区运输成本至少上涨20%,即黑龙江—北港、吉林—北港的平均运输成本上涨至220元/吨和120元/吨。 通过上述数据可知,不考虑生产者补贴,种植成本对应的最低连盘交割成本不到1400元/吨,基本与5月合约的前低1391元/吨相呼应,此价位具有较强的支撑力度。 期价继续下行,就意味着现货价格跌破表观消费成本,开始侵蚀农户获得的生产者补贴。这无异于挑战政府“保障农户收益”的底线。故而,笔者认为,期价跌穿1400元/吨的概率很小,即使发生,持续时间也不长。 国储轮入指导价对应的交割成本 2016年10月,中储粮确定国储轮入指导价格,黑龙江为1300元/吨,吉林和内蒙古为1400元/吨,辽宁为1440元/吨。对应的盘面交割成本分别是1590元/吨、1560元/吨和1530元/吨。 美玉米到岸完税成本 由于2017年美国玉米种植面积预计下滑,美玉米重回330美分/蒲式耳以下的可能性降低,未来美玉米到岸完税成本很难回到1450元/吨以下。以50—80元/吨的运费倒推北方港口玉米盘面交割成本,为1400—1430元/吨,高于5月合约的前低1391元/吨。 回调到重要支撑位再进场抄底,切忌盲目追高 当前,临储结转库存高达2.36亿吨,去库存任重道远。2016/2017年度国内玉米产量小幅下降,饲用消费量、工业消费量均有所增加,政策性粮源的收购与投放仍是决定市场供需格局的关键因素。考虑到有3149万吨的超期存储玉米待消化,2016/2017年度玉米市场难以摆脱供应过剩的压制。在此背景下,玉米价格不具备趋势性上涨的条件。 短期来看,售粮进度偏慢,新粮仍处于上市高峰期,南北港口库存均充足,现货价格不易反弹,目前升水50元/吨的近月合约将以下跌的方式回归现货。 综合种植成本、进口成本、政策指导价等指标测算,1400元/吨具有较强的支撑力度。这表明,玉米期价底部已经探明,价值投资者需耐心等候,待回调到重要支撑位后再抄底,切忌盲目追高。 责任编辑:韩奕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