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产业&金融精选

老巴已不是当年的老巴,你还是当年的你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7-03-06 11:03:35 来源:新浪博客

众所周知,有两类股票是巴菲特极其讨厌的:

1.航空股

2.科技股

因此,很多人认为巴菲特立了两个Flag:1.绝对不买航空股。2.因为科技变化太快,看不透,所以绝对不买科技股。

而很巧的是,从2016年第三季度起,巴菲特同时买了科技股和航空股,这算是破天荒的新闻,也同时打破了上面两个Flag。

根据最新巴菲特在CNBC的采访,巴菲特在今年1月份再次加仓苹果,目前持有价值180亿美金的苹果股票,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第二大重仓股。

同时在这次采访中巴菲特也坦诚说,是他投资了达美航空、西南航空和联合大陆航空这三家航空公司。

而且,巴菲特还表示,杰夫贝索斯是他见过的最好的CEO之一,没有投亚马逊是个重大失误。

其实看到上面的采访时,我首先感慨的是巴菲特真的好理性,没有思维惯性。他完全没有因为自己以前讨厌航空股和科技股而形成思维惯性。

大多数人其实就像追逐自己尾巴的老鼠一样,不知不觉陷入思维惯性里,不能自拔。

就像查理芒格所言:“巴菲特就是一台学习机器人(Learning Machine)”。从最近的买入行为来看,我觉得巴菲特又进化了,能力圈得到了拓展,又寻找到了新的投资策略。

对巴菲特而言,变的是他的能力圈,不变的是他从格雷厄姆那里学到的价值投资基本理念。


▌一、巴菲特投资策略的进化史

巴菲特整体的投资策略其实经历了4次重大进化。

1. 捡烟蒂阶段

2. 以便宜的价格买入卓越的公司

3. 以合理的价格买入卓越的公司,并持有

4. 以比市场价格更低的价格买入“特殊”公司的股票或者优先股

早期的巴菲特是以捡烟蒂和并购套利来构建投资组合。简单来讲,这就像是从地上找到一个别人丢掉的烟蒂,这个烟蒂即将熄灭,但是还可以吸一口,而且这一口是免费的。

随后受到查理芒格和费雪的影响,巴菲特开始以便宜的价格买入卓越的公司,但是这个时候巴菲特并没有强调长期持有,公司如果出现瑕疵或者问题,巴菲特会很快清仓,比如80年代左右买的迪士尼。

之后巴菲特开始形成了如今大众所知道的以合理的价格买入卓越公司并持有的投资策略。这一时期投资过的股票主要包括:美国运通,富国银行,以及可口可乐。

在金融危机时,由于很多企业资金链出问题,所以巴菲特可能又开发出来了一种新的投资策略:以比市场价格更低的价格买入一些公司的优先股和普通股,比如巴菲特对美国银行的50亿美金的投资。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巴菲特投资策略的变化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他管理的资金数量在大幅度上升。

捡烟蒂这个策略在今天的市场中依旧是成立的。但是一般这些烟蒂公司都是中小盘股票,市值很小,无法容纳下很多资金。

因此,当你管理资金额度上涨时,这个策略对你就是无效了,你只能换策略。

因此,你可以看出巴菲特的投资策略和能力圈随着投资环境的不同和管理资金规模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所以国内那些盲目相信一种策略可以用一辈子的人,应该醒醒了。

另外,投资实际上是一个Learning Curve(学习曲线)很长很长的职业。几乎所有知名的投资者都是持续学习,持续进步,真正意义上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巴菲特更是如此。

其实很多人忽略了知识的复利效应。巴菲特的财富在复利的滚动着,知识更是如此。


▌二、巴菲特与科技股

很多人认为巴菲特第一次买的科技股是IBM。

这个其实是错误的。

巴菲特第一次买的科技公司其实是亚马逊。

实际上巴菲特和杰夫贝索斯是在1999年太阳谷认识的。

1999年时也正是美国互联网发展的如火如荼的时候。互联网股票是当时的热门股票。由于巴菲特不碰科技股,投资收益远低于那么追逐科技股的投资者,所以《巴伦周刊》在当时写一篇很著名的文章“沃伦,你怎么了”来质疑巴菲特的投资风格。

然后,巴菲特在1999年参加太阳谷举办的会议时,发表了他对科技股的看法。并公开预测现在的科技股里存在大量的泡沫,警告这些科技股往往不能为投资者带来长期股东回报。

这次会议的很多参与者都是当年互联网界的新兴巨头,对巴菲特这种老牌投资者很不感兴趣,觉得是危言耸听。

老巴已不是当年的老巴,你还是当年的你


而杰夫贝索斯则是哪个真正对巴菲特的言论感兴趣的人。会议结束后,杰夫贝索斯找巴菲特要了那些破产失败的汽车和飞机公司名单。贝索斯当时注意到,在几十年前公司名称里有“汽车”这个词就是时尚,就像今天大家都喜欢叫“XXX 网络公司”一样,所以贝索斯认为,互联网企业里可能最后赚钱的也只是少数企业,大多数企业最终要被消灭掉。

因此,贝索斯认为巴菲特的言论对他影响很大。这种“破产公司”的对比,让他很有共鸣。

在这场会议结束后,巴菲特称贝索斯是这个会议里少数几个“聪明人”。

而后来亚马逊成了巴菲特投的第一家科技公司。

只不过巴菲特投的是债券,而不是股票。

在2002年,互联网危机时,巴菲特斥资1.69亿美金以57%的价格购买了的亚马逊公司的欧元债券。

之所以选择欧元债券,是因为巴菲特认为美元会贬值,所以为了提高收益,选择了欧元债券。

到2007年,在巴菲特的股东信里,他披露这项投资的已实现收益是2.53亿美金,总收益率是250%。其中大约有1.18亿美金是由于美元贬值而获利的。

以上算是巴菲特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购买的科技公司,只不过是以债券形式购买的。

随后在2011年时,巴菲特宣布买入了IBM股票。

这算是与科技公司的股票第一次正面接触。


巴菲特在这个股东信里称,自己持续看了IBM50多年的年报,知道2011年3月份的一个星期六,才明白IBM的投资逻辑,为这个逻辑下注。

实际上根据《滚雪球》的作者爱丽丝施罗德透露,巴菲特第一次深挖IBM是在1952年。

爱丽斯施罗德在巴菲特1952年的笔记里,发现了大量关于IBM的数据,有公开的财务数据,有诉讼信息,有新闻信息等等。

巴菲特之所以关注IBM,是因为IBM在当时是一家绝对的垄断企业,而巴菲特本身就特别喜欢垄断型的企业。

在几乎把IBM研究个底朝天之后,巴菲特最终还是把IBM划分为能力圈之外的公司。

另外,巴菲特在1991年第一次见到比尔盖茨,问比尔盖茨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微软这种小公司可以与IBM竞争?为什么IBM不直接做微软的业务?

所以,实际上巴菲特很早很早就开始研究IBM了。只是在巴菲特眼里,他的“懂”还没有办法说服自己买入。

既然巴菲特那么早就开始研究过科技股,为什么从来不买呢?

因为巴菲特的投资理念里,有一条铁律:

“不能亏钱”。

而科技股本身就是变化速度极其快的行业。科技改变太快,导致很少会有企业有绝对的竞争优势。从而,投资科技企业,往往可能会出现严重亏损的可能。

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美股里的互联网公司有几百家,但是活到今天并活的很好的可能仅仅只有几十家。

将近80%以上的企业都被淘汰了。


三、巴菲特与航空股

巴菲特可以说是史上唱空航空股第一人,并且曾发誓这辈子都不会再买航空股。

并且用一句玩笑警惕其他想买入航空股的投资者:

“成为百万富翁的方法是:先成为千万富翁,然后买入航空股。”

老巴已不是当年的老巴,你还是当年的你


实际上,在过去30年里,有将近100家航空公司破产。所以航空业经历了一个坏的世纪。互联网公司也一样,他们失败的远不止100家,然后才有了现在估值如此高的行业龙头。

航空业投资是个非常艰难的任务,一方面座位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另一方面是巨大的固定成本。比如,你每个航班多带一个人,这个人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但你如果把最后一个座位卖的太便宜,前面座位的买家肯定不愿意,最后大家都等着抢最后放出的便宜座位。

一个这么不好的行业,巴菲特为什么要投它呢?

因为它发生变化了。

目前航空行业最大的变化实际上是行业竞争格局改变了。

从2012年开始,美国航空业的格局就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 从剧烈竞争的局面发展到了目前的小寡头竞争,未来美国航空行业很可能会形成一到两个大的寡头,从而结束将近长达一个世纪的惨烈竞争。

也就是说,经历了几十年的破产重组,美国航空业终于形成了寡头竞争,航空公司对消费者的议价能力有所提升,这样有效的避免了过度竞争。

老巴已不是当年的老巴,你还是当年的你


整个美国航空公司数量从2000年的12家航空公司下降为目前的6家。其中巴菲特的跟班们买的:美国航空、达美航空、美国联合航空、以及美国西南航空,是美国前四大航空公司,市场份额占有率达到85%。

因此,我更倾向于认为这个是在投资行业整合,也就是巴菲特可能认为这4家航空公司最后可能会形成1-3个巨无霸,从而改变之前航空行业多年一直亏损的局面。也就是说,航空行业可能会进入一个稳定盈利的时期。


四、伟大的投资者需要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实际上,巴菲特买入科技股和航空股的“打脸”行为,让我又一次开始思考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卓越的投资者需要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赛斯卡拉曼认为伟大的投资者身上往往呈现出很多很矛盾的性格,只有极少数人在性格形成期会形成这么多矛盾的性格。

1、自大同时谦虚

实际上,买入股票这个行为本身就是自大的。因为当你买入时,你实际上是在向你的交易对手宣布,你比他们更聪明,有更多信息,分析的更准确。

但是,投资者也需要谦虚,因为这意味着知道自己的能力圈在那里,对自己不太清楚的东西保持敬畏。

往往伟大投资者能平衡谦虚和自大。

以巴菲特为例,在2009年,大笔买入富国银行是一种“自大”的行为。对外承认自己在研究科技股上并没有优势,科技股不在自己的能力圈之内,是一种谦虚的行为。

2、死不认错同时知错就改

除此之外,伟大的投资者还需要平衡死不认错和知错就改。

即便巴菲特被公开批评忽视科技股,他也没陷入疯狂的互联网热潮中。当其他人都放弃价值投资时,他依旧坚定不移。很多人都对自己买入的股票持有微弱的信息。经常当股价下跌10%,20%,30%时,很多人就完全失去了信心。

因此,伟大的投资者需要有很强的“排他”性,当认为自己没错时,死不认错。

而矛盾的是,光死不认错还不行,要成为伟大的投资者,你还需要知错就改。

以巴菲特为例,当他明白自己投资康菲石油是个巨大的错误时,他毫不掩盖自己的失误,在股东信里直接公开自己的错误。

当你还是个普通人时,承认自己有错其实很简单。

但是当你成为别人的偶像,成为全世界的偶像,成为全世界的知名人物时,认错变得异常难。

强大的社会认同感,让很多名人不敢直面自己的错误,更不要提知错就改了。

实际上,你可以在巴菲特身上完美的看到这四个性格特征。

巴菲特很自大,经常做出与大多数人不一样的判断,经常在市场极度看空一个股票时大笔重仓。但是巴菲特又非常的谦虚,明白自己能力的局限,明白自己可能会犯错,明白自己对很多东西并不了解。

巴菲特死不认错,不会根据大众的看法而修正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的观点到底。但是巴菲特又知错就改,发现自己坚持的东西有问题后,立刻修正自己。


五、结语

在大家惊叹巴菲特买航空股和科技股打自己脸时,其实投资者应该思考一个问题:

我们自己是否有严重的偏见?严重的思维惯性?

投资实际上是一个不需要情感,只需要理性的职业。而你的偏见和思维惯性可能就是他日“市场”杀死你的武器。

老巴已不是当年的老巴,你还是当年的你


《大空头》里的Michael Burry曾说过一句话:人们总是希望权威告诉他们怎么做,没人在意权威是否真的正确。

有多少人因为巴菲特讨厌航空股,而觉得航空股没搞头?

有多少巴菲特的信徒,因为巴菲特不喜欢科技股,而拒绝一切科技股?

又有多少人因为巴菲特讨厌汽车股,而看都不看美国汽车制造商?


责任编辑:翁建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