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系列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复苏的势头增强,复苏范围更加广泛,而通胀也随之上扬。可以说经济强劲增长和通胀抬头同时并存。笔者采访的几家外资银行专家,均预期中国未来货币政策将逐步趋向常态化。尽管如此,多数人认为今年中国整体的经济政策仍将保持适度宽松。摩根大通近日上调了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值。 经济增长动力稳定扩大 据悉,去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速从三季度的9.1%加速至10.7%,为2007年以来的最快增速。野村证券中国股票研究主管孙明春表示,这进一步证实了该机构一直持有的“V”形复苏的观点。 数据显示,在投资和零售销售增长以及出口显著回升的大背景下,去年第四季度经济和工业活动继续以高于趋势增长的步伐扩张,且经济复苏的范围也更加广泛。除12月份工业生产同比稳定增长18.5%、1至12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5%略微弱于预期外,12月份名义零售同比增长率从11月的15.8%加快至17.5%,远强于市场预期的16.3%。孙明春认为对此应加以关注:“我们早就提出中国不仅会出现投资热,还会有消费热。一切正朝着我们预期的方向发展。” 摩根大通中国经济学家王黔预计,今年中国的增长动力将继续稳定扩大,将包括出口的稳定回升以及私人消费和投资的全面加速。特别是,今年的增长将呈现劳动力市场改善因而家庭收入增加以及公司盈利较好复苏的特点。同时,公共领域投资刺激措施在今年不会撤销,但增长步伐将趋于平稳。 “总体上,我们将2010年的GDP增速从原来的9.7%向上微调至10.0%。”王黔说。 通货膨胀压力趋升 在数据中,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尤其牵动投资者的心。数据显示,去年12月CPI同比增幅从11月的0.6%进一步上扬至1.9%,高于市场预期,PPI则上扬1.7%,结束了长达12个月的负增长。 澳新银行研究报告显示,货币的快速增长可能将中国的通胀推高甚至高于央行容忍的目标区间(3%至4%)的水平。孙明春认为,PPI增幅大幅攀升表明生产者利润空间受挤压的程度或许超出了人们之前的预期。考虑到基数较低、今年冬季气候严寒以及春节即将到来等因素,他预期未来2至3个月CPI增幅将继续快速上扬,有可能在2月份或3月份达到3.0%。 部分专家认为,中国人民银行将启动加息,以管理通胀预期并帮助抑制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 “这或将促使中国人民银行在2月份或3月份加息27个基点,以免实际存款利率为负值。但是,鉴于制造业产能过剩而且劳动力生产率快速增长,我们预期今年CPI增幅将处于2.5%的温和水平。”孙明春如是说。 尽管通胀已有所抬头,但王黔认为其在很大程度上是去年的低基数和食品价格上涨所致,无法通过货币政策加以解决。特别是,因北方暴雪所致的食品价格上扬不大可能持续。同时,在短期内,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相比,加息会对实体经济各行业产生更广泛的影响,而一些行业的复苏尚未稳固。因此,王黔预计加息最早将于第二季度开始。 王黔认为,中国人民银行将会进一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其作为货币政策常态化进程的一部分,并控制过剩的流动性。她预计央行今年还将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每次50个基点,下一次行动会在第二季度。不过,如果新增贷款继续大幅增加,早于预期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很有可能。 货币政策仍将适度宽松 总体上看,外资银行专家相信,中国央行正决心在今年稳步实施货币政策常态化,而近期的重点是加紧收回过剩流动性,以遏制资产膨胀风险,并控制信贷增长步伐。尽管如此,他们认为,中国货币政策在今年底以前仍会保持适度宽松。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不久前在香港出席“亚洲金融论坛”时预计,今年中国新增信贷将降至7.5万亿元,低于去年新增9.59万亿元的历史最高水平。对此,王黔表示,这仍相当于16%至18%的贷款增长。同时,去年固定资产投资的银行贷款资金显著低于投放到企业的中长期贷款,加上企业存款的激增,显示去年9.59万亿元新增贷款中的一部分仍作为银行存款留在银行系统,这有助于为今年投资项目提供资金。另外,今年的经济增长以出口、居民消费、投资和企业利润的增长为主要特征,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将低于主要靠政府基建项目推动增长的去年。如果广义货币(M2)增长目标大约为16%至17%,总体的货币环境仍将在很大程度上继续支持今年的经济复苏。 孙明春也表示,在通胀不构成实际威胁的情况下,相信中国货币政策仍将保持温和的、有步骤的政策紧缩,经济不会因此出现“硬着陆”。他认为今年中国GDP同比增速将继续从2009年的8.7%加速至10.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