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股指期货的即将推出,国内期货业的交易IT技术也不得不推陈出新。 与传统的交易软件相比,新一代交易系统的服务对象可能是“机构为主、个人为辅”。由于机构客户在交易的资金量和下单的精确度上都要远远高于普通散户,故如何为股指期货乃至未来的其他金融期货品种打造合适的交易平台就成了期货业IT工作的“重头戏”。 传统期货交易软件尚需“提速” “考虑到未来期货市场交易量的增长,同时也是为股指期货作准备,我们在三年前就开始了新一代交易系统的开发工作。”上海期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上期技术”)金融产品事业部总经理肖军伟对记者表示。 据其介绍,随着股指期货的上市,国内期货市场的客户群体将越来越多样化,不同客户间的交易需求会出现分化。如套保、套利和投机三种类型的客户,其操作手段、对速度和功能的要求、对终端界面的喜好皆有不同。 期货客户对交易软件的需求首先体现在对交易、查询速度的追求。根据记者对市面上“服役多年”的若干种期货交易软件使用情况的调查,部分系统的速度似乎还有待提高。 一位投资者向本报记者展示了其所使用的某款期货交易软件,若下单之后不予刷新,持仓盈亏数据都不会随即时行情同步变动,若刷新过快,系统还会给出“查询过快,N秒后再查”的提示。 “有时候怎么刷新都没用,只好重启交易软件了。”该客户无奈地表示。 肖军伟指出,“传统的交易系统中出现查询过快的提示,说明系统反应速度‘撑不住’,所以做了‘稍后再查’的策略性安排。” 但这个“稍后再查”对于未来的股指期货交易来说显然有些难以接受。由于采用较大的指数标的,单手股指期货合约一个点的波动就等于300元的盈亏,若在速度环节上出现延迟,一旦期指有较强异动,说不定就会影响下单的准确度。 “股指期货上市初期,出于‘维稳’考虑,其交易或许暂不会很活跃,这种延迟的影响可能也不明显,但随着市场的发展,期指的价格也会越来越灵敏,这样的系统能不能满足需要就难说了。”肖军伟表示。 希望交易终端既能做股票也能做期货 相对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交易系统,国内传统期货交易软件在终端功能的开发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通过对国际上常用的交易软件的体验,记者发现,其性质已从传统的“下单专用”演化为“三位一体”,即财经新闻、专业分析和交易模块被整合在同一窗口之内。 市场上有这样一款外汇保证金模拟交易系统,其终端界面被一分为三——外汇行情和下单模块被“置顶”,左下方是持仓和K线系统,右下方是滚动新闻和机构报告。在交易的过程中,客户无需切换任何界面,下单可直接在同一窗口中的交易模块中完成,并不妨碍同时观察期指的K线走势。 而从目前国内期货交易的情况看,行情系统和下单软件仍然分离,在行情状态下进入交易系统还要过“第二道关”,即用另一套账号和密码进入另一套系统。一位新近“入市”的投资者显得很不解,“为什么打开行情和交易软件还要‘两步走’,‘实战’的时候还要在行情和交易界面间不停地切换。” 我们不妨来想象一下,未来一名参与股指期货投资的股民会呈现出怎样的交易状态。保守估计,他需要打开四个窗口——股票行情软件、股票交易软件、期货行情软件、期货下单软件。操作的时候,他需要在四个界面中反复切换,看股票的同时还要看期货,而且股票、期货各自还有两个独立的系统。 肖军伟表示,“系统的融合涉及到终端内容的丰富和接口的开放性问题,应让有条件的厂商参与到期货IT技术的开发中,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以开放的心态看待接口的开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