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称,MSCI于23日证实,正在就中国A股、阿根廷、尼日利亚股市处置方案征求意见,MSCI正就三个方案向市场参与者寻求反馈,将在6月份宣布决定。对此,五大券商全面解读A股纳入MSCI对A股的影响。 中金:新框架下A股纳入MSCI可能性明显提升 中金公司24日发布策略研报认为 ,MSCI 纳入A股基于互联互通机制的新框架,新框架下纳入可能性明显提升。MSCI指数体系开始纳入A股是2017年初提出的十大预测之一,背后的逻辑是沪深港通双向总额度取消大大提升了A 股的可投资性,使得A 股基本上对海外投资者完全开放。3 月23 日MSCI 公布了2017年纳入A 股的咨询文件,提出了基于互联互通机制的新纳入框架。新框架将不受QFII 月度赎回规模不得超过境内资产20%规定的限制,消除了MSCI纳入A 股的又一制度障碍,使得纳入可能性明显提升。但值得注意的是,关于所有标的中包含A 股股票的金融产品在海外上市必须得到交易所审批通过的规定MSCI 仍在与交易所讨论,讨论结果将是影响MSCI 能否在今年纳入A 股的重要因素。新框架下纳入的A股标的数量由去年提议的448支下降至169 支。维持纳入比例为5%的假设不变,纳入的A 股标的占MSCI 新兴市场指数的权重由1.1%下降至0.5%。相比去年的方案,新纳入方案对标的数量的缩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纳入标的必须是互联互通机制覆盖的A 股大盘股(剔除了178 支中盘股);2)纳入标的不得是AH 两地公司中H 股已经是MSCI 中国指数成分的A 股标的(剔除了61 支AH 两地上市公司的A 股);3)纳入标的在过去12 个月不得停牌超过50 天(剔除了40 支股票). 根据MSCI 估算的以MSCI 指数为业绩指标的全球资产规模(包括主动型与被动型投资者,共计10.5 万亿美元)静态测算MSCI 纳入A 股带来的资金流入规模在94亿美元左右。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沪深港通已经运行一段时日,海外投资者已经通过互联互通机制累计买入A 股~1900亿元,MSCI 正式纳入A股后的短期资金流入规模可能比静态预估值低。 由于MSCI 公布的方案超出市场预期,短期对A股影响偏积极。海外中资股可能会受到权重被挤出的影响,但受情绪影响预计市场反应不一定是负面的,操作上,建议关注业绩稳健、未来几年增长确定性高,估值合理的行业龙头,如贵州茅台、美的集团、格力电器、海康威视等。 国金证券:A股将冲关MSCI 关注大金融板块和消费类白马股 国金证券认为,相较于2016年同期,A股纳入MSCI中国指数和MSCI新兴市场指数可能性有所增加。无论MSCI公司还是中国监管层,在推进“A股纳入MSCI指数”方面均做出了不少积极的变化,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2017年2月26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A股纳入MSCI指数,证监会乐观其成。随着深港通的开通,“深港通”与“沪港通”采用同样的互联互通模式,为本轮A股冲击MSCI增加了纳入的概率。取消总额度的限制是“深港通、沪港通”制度改革的重要看点,是资本账户开放的重要一环,将帮助国际投资者解决面临的资金汇回问题;“深港通”与“沪港通”采用同样的互联互通模式,已经表明了监管层有信心且允许更大规模的资金双向在A股市场流动;若“A股纳入MSCI中国指数和MSCI新兴市场指数”冲关成功,初始规模将带来资金约200亿美元流入A股,同时也将加大全球投资者对A股的关注,以“金融为代表的蓝筹板块,消费大白马股”等受益。如:中国平安、中国人寿、新华保险、贵州茅台、云南白药、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 申万宏源:MSCI发布新方案 2017年备战MSCI博弈色彩浓厚 MSCI可能纳入A股方案框架的基础较以往方案有较大改变,互联互通方案基础上资本受到的限制更少,可行性更强。 本次方案中MSCI将深港通和沪港通机制作为框架基础,不同于以往方案主要基于QFII和RQFII机制。相较于QFII/RQFII方案,总额度限制取消以后互联互通方案受到配额限制的要求更少,投资者资格无限制,无额度限制省去众多审批环节和时间成本,投资便利程度明显提升。本次方案的可行性较强,体现出MSCI将A股纳入指数范围的积极态度。 本次方案标的筛选标准中细节考量周到反映MSCI纳入A股的深思熟虑。 新方案中对于MSCI中国指数中的A股范围限制更合理,将AH股中的A股剔除掉,有效避免权重重复累计导致的风险敞口增加。 方案中纳入个股数量降低,但纳入可行性更高;短期内A股增量资金有限,初步纳入有望带来500亿增量。 MSCI初次纳入A股的个股数量由原来的448只变为169只,纳入股票数量减少,纳入MSCI中国指数权重由原来的3.7%降为1.7%。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权重由原来的1%降至0.5%。 本次方案中个股的筛选标准都是经过MSCI深思熟虑后的结果,一方面纳入个股数量降低,指数风险相对易控,另一方面符合MSCI循序渐进的纳入思路。若纳入指数短期内A股增量资金有限,初步纳入有望带来500亿增量。目前被动跟踪MSCI全球指数体系的资金总量为9~10万亿美金左右,A股未来预计占0.1%;跟踪新兴市场指数的基金约1.5~1.7万亿美金,未来初步纳入的MSCI的A股占据新兴市场指数比例预计达到0.5%,增量资金累计约525-595亿人民币左右。第一步实现将A股纳入MSCI,对于真实资金的进入仍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MSCI会给客户提供新旧两个指数使用的过渡期),因此短期的实质影响有限。 MSCI标的行业分布方面,金融、工业占比最高,电信、公用事业、房地产和消费等占比相对前期方案有所提升,可关注相关行业投资机会。 MSCI顾虑虽仍未有效解决,但管理层对是否纳入MSCI态度转变,加之A股市场致力于加强市场互联互通,双方博弈色彩浓厚。 2016年MSCI以QFII政策和20%的月度赎回要求、交易性停牌和与A股相关金融产品设立等问题拒绝将A股纳入MSCI指数,此次,以上3大问题均未得到有效解决,但是相对前几次而言,管理层对于纳入MSCI的态度已经有所转变,随着沪伦通的开通,MSCI处于自身产品设置需求的考量,博弈结果不确定性较强。(1)MSCI纳入A股顾虑仍较多,表达委婉,态度隐晦。对于未来是否仍按照初步纳入5%的比例纳入A股,MSCI的态度出现动摇和不确定。同时在表达方式上MSCI不同于以往直接提出A股市场仍存在诸多问题,而是选择以投资者调查为名义,态度相对隐晦。(2)管理层对于A股纳入MSCI的态度已经有所转变,相对强硬的态度下让步空间有限。达沃斯会议上,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表示1)中国与MSCI在股指期货上的观点存在分歧,中国并不急于加入MSCI指数;2)A股是否加入MSCI的指数对于中国来说“也不是这么重要的事儿”,因为国内市场其实也不缺流动性。并表示,中国不会为了加入而同意MSCI提出的超越中国市场发展阶段的要求;3)中国在研究上海和伦敦股市的互联互通;伦敦-上海股市联通机制将侧重于产品上市。 MSCI出于自身产品利益考量,最终博弈结果仍存在不确定性。 中国作为新兴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投资者进行全球资产配置的重要内容,投资A股成为不容忽视的需求,市场中投资A股产品和渠道相对稀缺,目前国内致力于促进沪伦通开通,即使未纳入MSCI指数,全球投资者配置A股的渠道和产品也将越来越丰富,届时MSCI即使后续发力可能也会处于相对劣势,由此出于自身产品需求考量,最终博弈结果仍存在不确定性。 中信证券:MSCI纳入A股新框架被提出 沪港深市场将一体化 1、MSCI去年否决将A股纳入其新兴指数后,内地监管层和MSCI方面后续的表态,使市场预期落入低点。据媒体报道,今年年初, MSCI主席兼行政总裁Henry Fernandez曾表示:“如果中国进一步实施资本管控,中国股市完全纳入MSCI指标指数的进程可能停止。”而之前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1月19日出席达沃斯论坛时提到,中国与MSCI在股指期货上的观点存在分歧,中国并不急于加入MSCI全球指数。这使MSCI是否会纳入A股进入僵局,市场预期进入低点。 2、MSCI曾提到的3点限制,本质上改善有限。MSCI曾在去年市场征询后提到A股的3个问题,即1)QFII 每月资本赎回不超过上一年度净资产值 20%;2)交易所停牌新规的执行效果,仍需要一段时间去观察;3)中国交易所对涉及A股的金融产品进行预先审批的限制。这些问题成为MSCI纳入A股的最重要阻碍。目前为止,虽然停牌公司慢慢恢复正常(但中国内地停牌公司占比依旧全球最高),QFII每月20%的赎回额度和境外A股产品审批等还未得到圆满解决,改善有限。 3、新的框架被提出,以“互联互通”股票池进行纳入。超市场预期的是,MSCI在今年的市场征询中首次提出以“互联互通”作为纳入的框架,而非之前基于QFII/QRFII的通道。“互联互通”制度在资金开放的3点最核心层面:额度限制,投资者限制和进出锁定限制等,都较之前的QFII/RQFII通道有明显优势,有效解决资金自由进出的问题。 4、具体而言,“互联互通”框架与之前的QFII/RQFII还有3点主要不同。其一,离岸人民币汇率将作为指数计算的基准汇率,而非之前的在岸汇率;其二,被纳入的A股将仅为在“互联互通”机制下的大盘蓝筹,而非之前全部A股大盘蓝筹(按MSCI的计算标准);其三,A-H同时上市的公司只有H股部分将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及中国指数,而非之前的同时包括A-H两地股票。 5、我们预期今年MSCI纳入A股概率为60%,示范效应大于实质冲击。在新的计算方法下,将有169只A股被纳入MSCI指数,比之前的448只明显减少(主要因为A-H同时上市的股票现在只有H股会进入指数)。按照5%的权重计,初次纳入后,A股将占新的MSCI China的3.7%权重(之前是1.7%),对A股而言更多是示范效应,港股(H股、红筹股和P股)将占新指数的76.1%(之前是74.6%). 6、沪港深三地市场一体化。我们曾提到,应从更长的时间跨度,和全球资本市场的宽度来看待MSCI的决议背后的中国资本市场发展。MSCI若纳入A股,背后更重要的意义是沪港深市场一体化,而这一进程一直在推进中。不论是MSCI不纳入A股,抑或是在新的“互联互通”框架下加速纳入A股,两地市场都将逐步迈向统一市场。 华泰证券戴康:A股“入MSCI”获实质性进展 正面影响不可小觑 华泰证券戴康24日发布策略观点认为,A股纳入MSCI关注度提升正面影响不可小觑。去年市场对MSCI的关注度较低,今年3月开始,外资行对MSCI纳入A股的态度积极,高盛、摩根大通、贝莱德集团纷纷上调MSCI可能纳入的美国中概股和港股市场内资股评级。市场低估了A股纳入MSCI的积极作用,A股“入M”带来增量资金(按照新兴市场指数的0.5%测算,首次新增资金流入约500亿)改善存量博弈困局,长期来看外围资金入市加速A股机构化进程。加入MSCI对A股的影响深远,正面作用不可小觑。 今年A股加入MSCI预期增强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中国监管当局和MSCI对达成合作态度积极:中方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表态对A股纳入MSCI指数乐观其成,交易所对A股衍生品审批问题提上日程;MSCI提出纳入A股新框架,互联互通模式下外资关注度最高的QFII赎回和额度分配问题有效解决。去年MSCI婉拒A股的原因有QFII赎回额度问题(QFII每月赎回不超过上年底境内总资产的20%),QFII额度分配问题(QFII被允许把一定额度的外汇资金汇入并兑换为人民币,但去年很多基金没有分到QFII额度,无法参与A股投资)、交易所停牌(股灾期间停牌公司数目过多)、中国交易所对涉及A股衍生产品的预先审批制度等。在互联互通新制度框架下,由于深沪港通没有总额度限制,外资进出A股便利性增加,A股吸引力增强。 现在深股通、沪股通每日额度均为130亿人民币,港股通每日限制105亿元人民币,深沪两市每日额度总和260亿人民币,每月7800亿人民币额度;由于MSCI计划将A股在MSCI中国指数的建议权重从3.7%降至1.7%,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的权重从1%降至0.5%,按照MSCI新兴市场指数权重的0.5%计算,初始流入资金为500亿左右,20%的总资产即为100亿。新框架下月资金流动额度明显改善,每日额度限制对外资资金流动的影响不大。 MSCI新方案大幅缩减A股样本容量,建议只纳入可以通过沪港通和深港通买卖的大盘股,将股票数量从448只减少到169只,并将A股在MSCI中国指数的建议权重从3.7%降至1.7%,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的权重从1%降至0.5%。在行业分布上,日常消费品从6.4%升至9.8%,非日常消费品从11.3%升至15.5%。A股GICS日常消费品行业PE(TTM)为34.2,A股GICS非日常消费品行业PE(TTM)为28.8,估值仍有提升空间。169只股票样本,市值排名前三的是金融(22.5%)、工业(18.1%)和日常消费(15.5%),与去年相比,行业占比降低的行业有:金融从27.5%降至22.5%;医疗保健从6.5%降至3.8%;能源从2.9%降至1.2%;原材料从8.9%降至7.9%;IT从7.9%降至7.5%;工业从18.2%降至18.1%。从外资配置偏好来看,我们认为能起到降低组合相关性、稀缺的、分红稳定、现金流好、估值与业绩匹配的蓝筹和消费股最受益,关注金融、医药生物、汽车、食品饮料。 责任编辑:傅旭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