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股票投资 >> 新三板资讯

新三板今年46家企业已摘牌 退市制走向常态化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7-03-31 11:36:38 来源:和讯网 作者:贾昆

截至今年3月24日,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已有46家新三板公司摘牌,已经接近去年全年摘牌数量56家,而去年前3月的摘牌家数为零。


事实上,自2016年10月21日股转系统发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股票终止挂牌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以来,新三板企业退市得到有效推进。2017年1月、2月、3月(截止3月24日)的摘牌数量分别为8家、13家、25家。新三板企业摘牌加速进行中。


今年摘牌的46家公司中,因转板成功而摘牌的有3家,分别是拓斯达(300607)、三星新材(603578)、光莆电子;因吸收合并退市的有4家,分别是三木智能、星城石墨、新媒诚品、金东唐。


鉴于新三板挂牌准入较宽松,企业数量始终保持增长。东北证券(000686)新三板研究中心总监付立春认为,虽然与美国纽交所和纳斯达克大进大出地“川流不息”不尽相同,保持一个合理的退市数量也是一个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所应具备的。存在市场化的优胜劣汰,正是新三板这几年高速扩容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们预计目前的新三板摘牌趋势将成为一种常态化的退市行为,如3月21日单日多家企业摘牌的场景可能不会再让人“大惊小怪”。


据悉,摘牌可分为主动摘牌和被动摘牌。主动摘牌的公司里,一种是公司有其他的规划,比如IPO或者是被并购。这类公司通常质地优秀,有能力和自信去IPO或者是成为了被并购的标的。这也跟现在新三板市场的政策不明朗有着关系,“土壤”功能在这个时点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与此同时,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证监会核发批文的速度逐渐加快。此消彼长之下企业主动“另谋高就”也是理所当然。另一种可能是企业没能在新三板很好地融资和发展,选择退市重新私有化。


还有一种就是公司自身出现了一些问题,不得不选择主动放弃挂牌。从某种意义上,这种形式的主动摘牌和强制摘牌存在相似之处。这一类型的企业数量更多,所占比例更大。


付立春表示,自身出现问题公司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是在诚信规范这些底线原则上出现问题,发生违规或违法行为;第二是公司经营不善,承受业绩压力,在这个年报披露的时间阶段更加容易选择离开。目前新三板一万多家企业良莠不齐,市场分化严重。2016年以来监管全面严格地规范了市场,进一步完善新三板市场的制度政策,提高挂牌企业的准入门槛,同时推进退市制度,未来新三板企业将从数量扩大升级为质量提高。2017年3月3日股转系统举办了会计师事务所挂牌公司年审业务培训会,此举尚属首次。


此外,股转系统于2017年3月9日发布“关于举办2017年第一、二期挂牌公司董事会秘书资格考试的通知”,以规范挂牌公司董事会秘书的任职及资格管理,切实提升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水平。随着监管在不断加强,新三板市场将最终实现以量取胜到质的飞跃的核心转变,部分相对较差企业会逐渐淘汰,未来主动申请摘牌或是被动被摘牌的企业还会增多。新三板企业流转加速、优胜劣汰,结果是整个市场质量的提高。与之相对应,新三板参与者千差万别、参差不齐的状况也有望改善。


“从制度政策的角度出发,新三板退市制度应尽快得到完善和落实。既是对投资者的保护,也有助于企业主动摘牌程序的规范化。对于准注册制的新三板市场,退出和进入同样重要。”付立春称,成熟的退市制度能够迫使这个市场中不合格的企业出局,避免无限制地膨胀扩大,为“新鲜血液”保留容纳空间,使得市场在维持一定规模的同时保证内部成分的流动性,充分实现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目前来看,新三板虽已突破万家,但是从投融资额等方面来看依然还是很年轻的市场,核心竞争力不足。新三板唯有解决二次创业中最核心的融资供给问题,从供给侧角度来说,就是增加投资者数量,提升流动性、交易活跃度等问题,才能吸引更多的企业来挂牌新三板,让企业在新三板更好地成长与发展,也才能留住企业。


而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应做到诚实守信、规范运营。当前我国正大力推进‘双创’战略,新三板在支持创新创业型中小微企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发展新三板”,这是监管部门对新三板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充分肯定。今年新三板有望迎来一波政策红利。而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挂牌企业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遵守就是享受新三板市场一切制度红利的前提,如合规运营、财务真实等,一旦离开了这个前提,制度红利都免谈。


总体来说,付立春认为,新三板“摘牌潮”现象的背后,既有来自主板市场传递的阶段性趋势,而更大程度上是退市制度在走向常态化的必然结果。这既对现有市场提出了某种挑战,也是向着未来市场进行调整和再配置。


责任编辑:傅旭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