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股密集发行一定程度上让IPO堰塞湖问题略有改善。截至2017年4月6日,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633家,比去年同期的772家足足减少了139家。其中,已过会36家,未过会597家。 对打新一族而言,选择机会的增多并不意味着收益的同比增长。一方面网上新股中签率仍微乎其微,另一方面如今网下询价市值已被调高至约6000万的门槛,这也导致了股市大户们的网下配售的收益急剧下滑。 火爆的IPO 有别于去年四季度市场对新一年开局的悲观预期,2017年以来,A股市场震荡向上。截至4月7日,A股上证综指上涨5.9% ,深证成指上涨4.84%。 在二级市场造好的影响下,新股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据德勤中国统计,截至2017年3月末,A股市场共有134只新股上市,融资额高达696亿元人民币,相较去年同期的新股数量为24只、融资总额117亿元人民币,不论是从新股发行数量还是融资额来看,增幅均在5倍左右。 新股快节奏上市使得存续多年的IPO堰塞湖问题得到局部改善。截至2017年4月6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633家,其中,已过会36家,未过会597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547家,中止审查企业50家。633家受理首发企业的数量相对于去年同期的722家足足减少了89家,而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也较去年同期的624家减少了77家。 在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看来,“堰塞湖”是大家对排队公司家数多、进展慢的形象称呼,也是一种心理预期的反映。2月10日,在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刘士余表示“用两三年的时间解决IPO堰塞湖”。在2月26日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上,他又表示,2015年股市异动之后,市场自我修复能力比预期好,具备适时适度增加IPO的条件;证监会有信心解决IPO堰塞湖问题。 依据目前新股上市节奏,市场人士对于堰塞湖泄洪的看法更为积极。德勤中国合伙人吴晓辉称,虽然最近关于证券法草案修订的讨论中没有提及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在市场状况稳定的情况下,A股市场新股过会速度在未来几月中仍将保持高速,预计目前排队上市的公司将会在最快18个月内完成过会并上市。 对于全年的新股发行规模,德勤中国预计,2017年A股市场新股数量将达380至420只,融资额约2500到2800亿元人民币。德勤中国合伙人鲜燚称,目前的多项政策,包括加快新股发行、严管借壳上市、对上市公司的再融资限制以及深化资本市场分层制改革等,将会推动A股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 并非一本万利的生意 实际上,IPO扩容似乎并未给投资者带来过多的收益。 在新股上市即掀疯狂上涨效应的刺激下,中小投资者继续疯抢着新股“入场券”,随此对应的情况是,今年以来上市新股100%全部获得100倍以上的超额认购。这一现象也表明属于散户投资者的中签率微乎其微。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4月7日最近三个月上市的129只新股中,平均中签率仅为万分之三。其中最高的白银有色为0.2501%,最低的力盛赛车仅0.0117%。 与中小投资者新股“一票难求”的情况不同的是,市场上资信较高的大户,他们还可以C类投资者的身份参与网下配售。截至目前,参与网下配售的投资者分为A、B、C三类,其中A类为公募基金和社保基金,B类是年金及保险资金,C类投资者为除A类和B类意外的投资者,包括私募、QFII及个人等。理论来说,参与配售资金额度的越高,获配的股份数也越多。 在2016年新股申购施行“先申购,确定中签后再缴款”的政策后,一段时间以来参与网下配售的C类投资者,基本只需要在两市分别持有1000万A股非限售流通市值即可参与网下打新,其资金成本大幅降低、收益率则显著提高。有券商统计,C类投资者打新的年化收益高达30%。 只是现如今情况有所变化,大户网下打新的好日子开始变得拮据。在2016年四季度以来,多只上市新股调高了网下配售股票底仓的市值要求。Wind资讯统计,最近已发行待上市的13家公司中,其中的11家网下询价市值门槛提高了6000万,另有2家为5000万元。由此可见,若要持续参与打新,作为网下配售的投资者将具备1.2亿元的沪深股票市值的底仓。据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统计测算,在1.2亿的底仓规模下,预期2017年A类投资者的打新收益率为15.86%;B类为17.79%;C类为5.25%。 门槛的提高、收益率的下滑,也让网下配售的弃购现象增多。以网上中签率较高(0.0779%)的利群股份为例,有多达14位参与网下配售的投资者放弃认购股份数量达19715股。 上海一家公募基金投资总监对第一财经称:“弃购现象并不少见,这样的投资者一般要么遇到了资金紧张,要么看淡收益。但多次弃购的话,会被拉进打新黑名单,日后参与新股配售将受到一定的限制。”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