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规模增速背后,挑战与机遇并存。从医疗影像市场情况看,目前国内80%的CT市场、90%的超声波仪器市场、90%的磁共振设备均被国外品牌占据;传统上的三巨头“GPS”(GE、飞利浦和西门子)占据了70%左右的市场,其他国外品牌占到10~20%,“国产部分全部加在一起只有10%。” “从目前医疗影像的市场规模来看,患者端高速的增长,影像检查收入占医院总收入超过10%,排在药品收入占比之后。”火石创造CEO杨红飞日前在发布《医疗影像的市场图谱和行业发展分析》报告时指出,“如果按照我国过去5年的医疗整体支出,到2020年中国医学影像市场规模将达6000亿至8000亿左右。” 从2012年医改以来,国家相关部门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的医疗行业相关政策,直至今年被称为“医疗政策大年”,政策逐步成为推动医疗行业发展成长的主推手。人口老龄化、对于医疗服务更高质量的需求促使医学影像行业保持长期景气,医疗影像领域持续成为近年来的投资并购热点。 市场规模增速背后,挑战与机遇并存。从医疗影像市场情况看,目前国内80%的CT市场、90%的超声波仪器市场、90%的磁共振设备均被国外品牌占据。根据杨红飞出示的数据,传统上的三巨头“GPS”(GE、飞利浦和西门子)占据了70%左右的市场,其他国外品牌占到10~20%,“国产部分全部加在一起只有10%。” 另一方面,中国目前从事医疗影像领域的公司,包括生产产品及提供服务的大概有800家。在临床诊疗和影像检查结合越来越紧密,中高端影像设备市场长期被外资品牌垄断,影像信息化、数据共享程度低,支持远程会诊、转诊、影像数据开发弱以及影像医师从数量到质量都有很大缺口的情况下,杨红飞认为,“未来医疗影像设备能不能打破技术壁垒,是国产品牌能不能从中低端红海市场突围步入高端蓝海市场的关键。” 政策红利加持 “医学影像是在医疗或医学研究中,对人体或人体某部分以非侵入的方式取得内部组织影像的技术而处理的过程。”浙商创投执行总裁游向东介绍,“产品包括X线、CT、磁共振、超声、PET等等,主要提供一是医疗服务上的诊断和治疗,二是用于科研。” 从医学影像产业链来看,如果以患者为导向,主要分为六部分,一是医学影像设备及耗材,二是影像信息化系统,三是独立第三方影像中心,四是远程影像服务,五是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六是影像医生(公立、民营医院)。 从2013年到2017年,国务院、发改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卫计委共发文12次,涉及医学影像行业的政策涉及医学影像设备、独立影像中心、线上影像平台、影像信息化等方面。 主要一是鼓励公立医院采购国产医疗设备,扶持民营医院新增设备需求;二是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基础,构建云端医疗数据库,推动医疗大数据的应用开发等;三是全面推进分级诊疗,鼓励民营资本流入建设独立检查检验中心、远程医疗。 “这跟整个产业的聚焦的热点是一致的。”游向东认为,医学影像产业发展趋势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医学影像产品(技术)国产替代。目前低端设备包括一部分的中端设备国产设备可以替代,但是大部分的高端设备还有很大挑战,大概还需要5到10年的努力。” 二是独立医学影像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独立的医学影像中心现在处于快速抢占市场、圈地的过程中,真正出规模、形成品牌还需5到10年。”另外,医学影像信息化及云平台建设以及智能诊断也是大势所趋。 游向东表示,“我们国家在医学影像大数据分析市场略微晚,目前美国的医学影像分析公司大部分处于A轮、B轮融资阶段,预测未来会出现新的进入者,但是周期比较长,技术壁垒比较高,不会出现蜂拥而入这样的场面。” 投融资热点及趋势 根据上述行业分析报告,国内医疗影像领域的投融资情况,“到目前为止在国内能够查到交易记录的一共是85笔,60%的医疗影像领域的创业公司处于发展早期(A轮及之前阶段)。”杨红飞表示,其融资金额较大,多在千万级和亿级;北京、广东和浙江是影像这一类企业的创业的集聚地,“如果把长三角浙江、江苏、上海加在一起,地域分布占比变成了1/3、1/3、1/3”。 近年来,行业内业态也有所变化,相互跨界增多。包括互联网公司的介入:阿里健康涉足影像信息化市场和独立影像中心;跨领域的介入:地产、保险金融行业公司从独立医学影像中心切入;产业链本身的融合:影像设备厂商利用自身设备优势向产业链下游拓展, 如独立影像中心、影像信息化、远程影像平台等。 “在医疗领域我们最开始投创投VC、天使轮、A轮开始,现在转向主要以中后期为主。” 平安创投董事总经理张江表示,“平安创投在医疗领域去年投资了近20个亿,现在管理的医疗资产差不多将近100亿。而影像作为诊断的一大核心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包括人工智能、影像设备和医疗机构都是我们投资的方向。” 对应产业链的各部分来看,一是医学影像的成像设备,国内目前在这一领域的公司共有402家,但市场份额仅10%,而且以中低端市场为主。“眼科、牙科等专科影像设备提供者相对较少,同时这个领域的患者端市场增长明显。”杨红飞补充。 二是医学影像的系统公司一共是209家,但公司众多、地域分散、竞争激励、市场集中度低。“真正形成特别大规模的很少,从医院投入和市场规模来看,医疗机构在信息化上的投资占比只有0.5%~0.8%,大医院最高不超过2%,但发达国家是3%~5%水平。未来机会会向云端发展、智能化、专科领域方向发展。” 三是远程影像服务公司,共有90家。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是未来远程影像服务主要的内在驱动力,“相比互联网医院的诊疗或者病理,影像的远程诊疗的方式是更容易去开展的。” 四是独立影像中心有14家,投资机构背景主要有三类,分别是医疗机构托管运营商,影像设备研发和代理商和第三方机构,如保险、地产等。未来独立影像中心行业规模在500亿-600亿之间,省市级、县级市的独立影像中心规模分别约200多、300多亿。 目前的独立医疗影像中心有三种运营模式:企业与医院合资模式、企业与医生集团合资模式以及企业独资模式。借鉴美国成熟的独立医疗影像市场案例分析,第一种模式为最优,依靠医院的大量引流,影像中心业务展开状态最佳。 第五为医学影像+人工智能,一共23家。“大数据+人工智能”是未来医疗发展的方向,对于第三方影像中心来说也是核心技术,杨红飞认为,“医疗的AI会在两个部分快速发展,一是第三方影像中心,二是设备厂商跟信息系统商结合起来再加上医生,能够在这个领域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