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产业&金融精选

张昀:美国金融监管改革蓝图值得借鉴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0-02-05 11:26:14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作者:张昀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包括奥巴马金融监管新政将对美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也将对全球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产生广泛影响。同样,这对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也会有重要的启示。

在不久前闭幕的达沃斯论坛上,金融巨头们把矛头指向了奥巴马的金融监管新政。如此看来,奥巴马在新年伊始实施更为严厉的金融监管新政,确实触动了金融巨头们的神经,震撼了整个华尔街,导致全球股市震荡下跌。

其实,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一直在致力于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去年12月美国众议院通过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被视为是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重大成果,也是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改革幅度最大、最彻底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

从这个金融监管改革方案的核心内容来看:一是监管重心从监管局部性风险向监管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转变,并改分散监管为统一集中监管;二是规范金融产品交易,对金融衍生产品、对冲基金和评级机构严加监管;三是优化金融监管体系组织结构,整合部分监管机构,并加强彼此间协调;四是强化美联储监管权利,扩大其监管范围;五是将保护消费者利益作为监管目标之一。

尽管这项改革方案标志着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全面改革已迈出了重要一步,但鉴于这些改革措施主要着重于监管体系改革,似乎仍然难以改变华尔街金融巨头们的过度贪婪和冒险行为,特别是那些不负责任的冒险行为导致了这场金融危机。如今,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们非但没有吸取以往的教训,反而依然无视问题的存在,这才引出了奥巴马的金融监管新政,这也被誉为是美国金融业的又一次里程碑式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金融监管改革方案”的亮点之一是赋予美联储作为“超级监管者”的更大权力,如今奥巴马的金融监管新政则包括对大银行征收“金融危机责任费”、严格限制大型金融机构的规模及经营范围、各大银行将不得经营对冲基金及私募业务等核心内容。这些金融监管改革措施在短期和长期都将对美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也将重塑美国乃至全球金融业的游戏规则,最终会对全球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产生深刻影响。

鉴于中国的金融监管体系与美国有一定的相似性,当今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包括奥巴马的金融监管新政,或许对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也有重要的启示。

其一,借鉴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趋势,又鉴于中国人民银行一直以来承担着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职责,我国也可以明确人民银行在承担宏观审慎监管、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方面的职责,在金融监管中应当赋予人民银行更大的权利、发挥其更重要的作用。

其二,金融监管缺位、权力分散、职能重叠及监管松懈等问题导致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考虑到当前国内有些金融机构已实行“混业经营”,“分业监管”已不适应混业经营和金融创新的发展要求,且单一监管很容易产生监管的“真空”。所以,在金融业务交叉领域,我国也应整合金融监管资源,实行适度集中监管,以适应金融混业经营和金融创新对统一监管的需要。

其三,随着当前传统金融子市场间界线日益淡化,跨市场金融产品已日益普遍,如何避免美国金融监管中暴露的多重监管与监管真空并存问题,实现跨部门的监管协调和监管合作也显得日趋重要。对此,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应统一监管标准、程序、技术、方法;加快建立部门间信息交流与互通;进一步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解决分业监管中的政策协调问题,防止出现监管真空和重复监管;对业务交叉领域和从事综合经营的金融集团,则要实施分业监管体制下的联合监管或适度集中监管。

其四,我们要吸取美国金融危机暴露出金融监管没有及时跟上金融创新步伐的经验与教训。一方面,金融监管政策的制定要具有前瞻性,要适时调整监管规则以适应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在制定监管政策时,既要正确处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又要始终坚持审慎监管原则,以此来正确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其五,从这次金融危机的发生来看,危机往往是整体性的,单靠一国的力量难以彻底化解危机。因此,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区域以及双边等多层面的金融监管合作,实现信息共享、互相学习监管经验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