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将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已经成为各方共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也强调:“我们愿本着开放包容、平等互利的原则,与有关国家加强‘一带一路’投融资领域的合作。积极发挥本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 但是,既然人民币将在“一带一路”中被更广泛的使用,那么人民币的国际货币属性就将得到更多的强化。国际货币通常要具备三个条件,即主权货币全面可兑换、国际收支逆差(资本项或贸易项逆差均可,确保主权货币的有效输出)、有深度完善的金融市场。只有满足上述三个基本条件,才能避免“特里芬难题”的尴尬。 货币本身所具有的三种功能,交易媒介、计价单位和财富储存手段,就要求货币的主权国经济保持正向繁荣发展,金融制度高效完善。 人民币已经有了完善的在岸和离岸两个交易报价市场,且两个市场间的人民币价格联动非常密切,体现了人民币市场化的逐步完善。去年10月,人民币又被正试被纳入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SDR)。同时,人民币已经与“一带一路”沿线22个国家签署了总额超过9000亿元人民币的本币互换协议。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总计与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央行签订货币互换协议,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人民币清算机构。由此可见,人民币的实际可兑换操作已经越来越畅通,越来越完善。 国际收支逆差(资本项或贸易项逆差均可,确保主权货币的有效输出),与其他主权货币国际保持正向繁荣发展,是有一定矛盾的。以当前美国为例,美国长期保持着对外贸易逆差,但是美国资本项顺差的优势明显,同时美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对外投资国和投资资金来源地。换句话说,就是美国利用了贸易逆差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大量向全球各国输出美元,以保证和满足国际市场上美元的普遍存在和需求。而强大的资本项顺差以及投资权属于美国本土企业,以及美国本国经济的相对稳定,帮助美元在国际市场上获得充分信赖和认可。 中国当前贸易顺差明显,且远大于资本项逆差,从而造成了中国外储规模持续膨胀,远超出国际通行惯例的外储规模。外储规模膨胀,造成中国央行被动发行大量人民币以兑换使用,从而造成输入型通胀在国内持续多年,货币总量管理的压力极大。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有效果化解输入型通胀的有效果方法,最近几年才刚刚被越来越多的被市场认可。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中高速,但其中有一部分是“货币超发”的功劳。如果将“超发”货币量通过对外投资,对外逆差的方式,输出到国际市场,激发国际市场的经济活力,实现经济互惠互利,可持续发展。同时,又能缓解我国自身的通胀压力,减轻人民币因一度“超发”而形成的贬值压力。 人民币的国际交易报价市场已经形成,输入输出的国际通道也基本畅通,在国际货币体系,以及各国资本市场、贸易市场的认可度也有明显提高。那么我国自身有深度完善的金融市场,就成为进一步满足人民币国际化需求,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必要条件。 除非中国央行与各国家(地区)央行的货币互换协议之外,中国的商业银行也在积极参与国际市场融资、通兑、结算等诸多金融服务。中国的政策性银行更是积极配合“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成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最主要资金来源渠道。中国的信托、产业基金、项目基金,以及中央政府的以外直接援助等,也都在扩大中国金融服务的版图。所有这些以对外直接或间接的金融服务项目,都需要更为清晰明确的国内人民币利率管理市场。 3月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之后,“一行三会(央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联合组织的这次全国范围的金融监管大稽查,就是要努力完善一个更为清晰明确的人民币利率管理市场。受利率形成因素的影响,我国人民币的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一直存在较大差异,从而造成投机交易、资金错配、资金空转、金融效率低等多重市场问题。 此次清理整顿之后,将会进一步理顺中国金融秩序,配合人民币可兑换和有效输出,支撑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更为支撑人民币的币值保持坚挺。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一带一路”的建设和相关国家、地区经济的繁荣,人民币的国际需求也会越来越大。未来人民币的升值趋势是不可避免的,这也将倒逼中国产业升级,努力提高企业经营的利润空间,更多在品牌、专利技术、产品绝对优势上下功夫。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