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的盈利模式,无外乎三种:广告、增值服务和交易佣金。如果墨迹没有开发出类似游戏这样的新功能,那么增值服务就很难了。交易佣金则需要做交易平台,这更加不可能。所以最终墨迹股份还是要落脚到广告上比较现实,目前很难改变单靠广告实现营收的现状。 墨迹天气立志要用“天气改变命运”,它的主体公司北京墨迹风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墨迹股份”)也正试图通过IPO改变命运。 如果墨迹股份此次能够成功IPO,那么它将成为纯APP软件企业A股上市第一股。 易观千帆数据显示,墨迹天气的月活量在亿级以上,天气APP垂直领域渗透率维持在50%以上。在易观最新发布的2017年4月移动APP TOP1000榜单上,墨迹天气排名第25位,是天气预报类APP第一名,其4月活跃人数达到10994万人,环比下降2.65%。 不过IPO日报发现,迈入月活量“亿级俱乐部”的墨迹天气,其亮眼财报表现背后,却隐藏着盈利模式单一、大客户依赖以及转型困难等诸多问题。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墨迹股份,IPO日报从主体资格、独立性、持续盈利能力、成长性、规范运作以及募投项目六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全面质检。质检的结果是,IPO日报给予墨迹股份77分的综合得分。 主体资格:得10分(总分10) 扣分理由:无。 墨迹股份于2010年3月正式成立,后专注于天气APP领域。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创始人金犁直接持有公司34.627%的股份,通过持股平台迹将尉蓝间接控制公司2.567%的股份。金犁合计持有公司37.194%的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墨迹能有今天的地位,离不开资本支持。翻看墨迹天气的股东名单,可谓是大佬云集。 第一阵营是阿里创投,持有公司15.5%的股份,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第二阵营是公司的天使VC陈科屹控制的险峰系资本,分别是险峰创投、西藏险峰和险峰深圳,三家公司合计持有墨迹股份18.97%股份。 第三阵营是上海盛资,是上海盛大网络旗下子公司参与GP的有限合伙企业,为公司的第四大股东,持有公司6.267%的股份。 第四阵营是创新工场系,分别是北京创新和工场基金,合计持有公司8.17%的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有3个员工持股平台,分别是迹将蔚蓝、墨守晴空和星河无限,共计有60名员工持股,合计持有公司5.41%的股份。 独立性:得16分(总分20) 扣分理由:客户集中度高,股东与客户存在重叠。 就墨迹股份的客户源来看,主要客户包括腾讯、阿里巴巴集团、蓝色光标(7.63 +0.66%,买入)、安沃传媒等知名IT企业以及知名广告代理商,多为业内知名互联网企业,客户质量较高。 招股书显示,2013年至2016年1-6月,墨迹股份来自前五大客户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95.41万元、3730.48万元、9502.94万元和8479.49万元,分别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5.81%、83.39%、76.02%和 79.51%,客户集中度非常高。 客户集中程度如此之高,对于墨迹股份来说,任何一个大客户的“撤退”,都将给墨迹股份带来十分沉重的打击。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墨迹股份的股东与客户之间还存在着部分重叠,尤其是与二股东阿里创投存在密切联系的阿里巴巴集团。数据显示,阿里巴巴集团2013年-2015年期间一直是墨迹股份的前五大客户之一,分别占比17.82%、45.31%、14.93%。 不过墨迹股份在招股书中表示,2016年开始,其进一步减少了与阿里巴巴集团之间的合作,阿里巴巴集团将不再作为公司的前五大客户。2016年上半年,阿里巴巴集团已经从前五大客户中消失。 持续盈利能力:得12分(总分20) 扣分理由:墨迹天气盈利模式单一,营收99%靠广告。APP渗透率在下降,未来需谋求新的增长点。 极光大数据研究总监唐欣分析称,“工具类APP应该说是不温不火的一个行业,每个细分领域基本上格局已定,呈现比较稳定的发展状态,天气APP也是如此。这个产品的功能基本上大同小异,推广大多靠预装,用户比较少更换。” 天气APP领域的先发优势,让月活量过亿的墨迹天气成为了广告主眼中的“香饽饽”。记者打开手机上的墨迹天气APP,从初始页面到应用内部,广告身影无处不在。 易观互联网媒体资深分析师孙书帛对记者表示,天气类APP的“场景化营销”对于广告主来说具有吸引力。 财务数据显示,墨迹天气的主要营业收入来源于品牌广告和效果广告,这两项收入占比在2013年和2014年分别为97.25%和94.84%。到了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更是超过了98%,直逼99%。 营业收入99%均靠广告收入的单一营收模式是否会存在较高的风险。唐欣称:“对于营收风险,其实在互联网领域,除了巨头BAT外,很少有稳定的流量来源,行业现状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风险,和盈利模式并无直接的关系。” 唐欣进一步分析,APP的盈利模式,无外乎三种:广告、增值服务和交易佣金。如果墨迹没有开发出类似游戏这样的新功能,那么增值服务就很难了。交易佣金则需要做交易平台,这更加不可能。所以最终墨迹股份还是要落脚到广告上比较现实,目前很难改变单靠广告实现营收的现状。 孙书帛则认为,“以墨迹天气自身的用户规模和用户黏性来说,未来的营销流量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未来广告尚存在一个非常大的空间。” 墨迹天气发展前景或许没有预想的乐观。 唐欣表示,从整个市场上来看,由于现在的手机操作系统大多已经实现自带天气功能,因此第三方天气软件的渗透率基本都呈现出下降趋势。 极光大数据显示,墨迹天气目前的渗透率在6.4%,相比去年最高峰7.2%略有下降。 墨迹股份也意识到了盈利模式单一的问题,2014年便进军智能硬件领域,发布“空气果”系列产品,但是销量并不理想。财务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6年上半年,墨迹股份智能硬件销售收入分别为222.38万、224.18万和121.02万元,主营收入占比分别为4.97%、1.79%和1.13%。 “墨迹的智能硬件和现有业务协同作用不明显,而且本身智能硬件就缺乏市场基础。”唐欣如是认为。 成长性:得16分(总分20) 扣分理由:营收与净利润增长迅速,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存在明显瑕疵。 数据显示,墨迹股份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从2013年的1840.77万元增长到2015年的12500.63万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60.59%;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2013年的64.32万元增长到2015年的2519.08万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25.82%。 值得一提的是,墨迹股份的毛利率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6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85.05%、81.52%、88.56%和89.40%,80%以上水平的毛利率堪比最能赚钱的游戏行业。 不过,墨迹股份的经营性现金流量指标还存在明显瑕疵。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入为-167.90万元、-416.71万元、1894.42万元及-1377.18万元。除了2015年现金流量净额为正,其他年份均为负数。 墨迹股份表示,公司应收项目及应付项目变动较大,随着公司规模扩大,销售订单及合同数量增加导致应收账款金额上升,采购数量增加导致应付账款金额上升,应收项目的回款周期和应付项目的付款周期均对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产生影响。 规范运作:得15分(总分20) 扣分理由:与华盛昌之间存在2起诉讼纠纷,正在审理之中,或对公司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截至招股书签署之日,墨迹股份存在2起尚未了结的诉讼案件,一件是合同诉讼,另一件是专利诉讼,原告均为深圳华盛昌机械实业有限公司(下称“华盛昌”)。 合同诉讼方面,2016年1月13日,华盛昌向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提交《民事起诉书》,以墨迹有限未按双方签署《墨迹气象站项目合作协议书》及补充协议约定下达订单及支付尾款,以致华盛昌因按行业惯例备料而遭受经济损失为由,请求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判令墨迹有限赔偿华盛昌经济损失共计4878982元。根据会计谨慎性原则,发行人已于2016年就本案诉讼涉及的赔偿金额进行了全额计提,计提预计负债金额为4878982元。 专利诉讼方面,2016年6月15日,华盛昌向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交《民事起诉书》,请求法院认定发行人侵害其拥有的“聚风罩及具有该聚风罩的PM2.5测试仪”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 ZL2014202809393),并要求发行人停止侵权,销毁侵权产品、磨具、赔礼道歉并赔偿其经济损失100万元。目前,墨迹股份已向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交关于涉案专利的无效宣告请求。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出具日,上述2起诉讼仍在审理过程中。 虽然上述诉讼事项所涉及的累计金额相对墨迹股份净资产绝对值的占比较小,不构成重大事项,但是仍可导致公司最终支付赔偿或和解费用,从而对盈利能力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募投项目:得8分(总分10) 扣分理由:投入巨资购买理财产品,募投项目必要性受拷问。 墨迹股份此次拟募集3.38亿元,用于墨迹天气APP系统升级项目、墨迹股份研发中心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均与主营业务相关。 然而,墨迹股份近年来逐渐增加了理财产品的购买。财务数据显示,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分别为2764.11万元、14843.85万元、19703.65万元和13886.97万元,主要为购买理财产品支出等。 理财产品投入逐年增多,意味着墨迹股份手中握有充足的闲置资金,那么其募资上市的必要性就受到拷问。 IPO日报注意到,墨迹股份在墨迹天气APP系统升级项目中指出要加强社区模块的建设,增强APP的社交影响。 唐欣分析,“墨迹股份作为纯APP企业,转型永远是需求。”他认为,社交几乎是每个工具APP做用户经营必走的一条路。但是天气APP领域的社交探索,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方向。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