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刚(化名)是某国有控股银行吉林省分行的一位业务部门的领导,从大学开始就一直供职于这家银行,至今已将近20年。最近一段时间,吴刚身边的多位同事打算离职,这让他原本平静的心中泛起了波澜。 “去年四季度,有两家股份制银行获批在长春筹建分行,最近几个月这两家银行都在进行公开招聘,我们这几家国有控股银行的业务骨干则是它们招聘的主要目标。”吴刚告诉证券时报记者,自己身边的几位欲离职的同事就是准备前往这两家股份制银行工作。“我原本没有‘跳槽’的计划,但是看到近年来身边越来越多的人转战股份制银行,难免会受到影响。” 吴刚说,最近几年,由于股份制银行、城商行都处于扩张阶段,因此对于人员的需求也十分强大,随着其营业网点的增加,员工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反观几家国有控股银行,很多员工面对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甚至农商行等同业金融机构给出的薪酬待遇和职位,似乎没有太多可以拒绝的理由。于是就会看到,这几年在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等扩张的过程中,众多国有控股银行员工纷纷投身股份制银行、城商行。 与此同时,国有控股银行还面临人员老化的问题。“从现在开始的未来8年间,我们分行平均每年退休的员工数量在600人至700人之间,而总行下发的新招员工指标只有150人/年。按此计算,仅仅因为这一个因素就会使我们分行的员工数量在8年后减少大约4000人左右。”吴刚告诉记者。 当然,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对银行业带来深刻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更是颠覆了传统的银行盈利模式,这些推动了银行的零售业务加速转型,柜员的人数在有计划地减少,容易打包的销售业务尽可能外包,使用劳务派遣人员的数量也在逐年减少。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北京。小赵在一家股份制银行的北京分行工作,他向记者反映,银行减不减员,与各自的发展战略有关。据他透露,有的银行每年有固定的裁员指标,而他所在的银行员工数量却在不断扩张。“我所在的银行每年都在不停地扩张营业网点,也自然而然相应带来员工数量的增加。但是,另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进入金融行业,如摩羯智投等产品的出现,对传统的银行业务带来不小的冲击。就拿我所在的银行来说,柜员和非正式员工的数量的确有明显的减少,而增加的岗位大都是理财经理。所以,从员工结构来看,还是有了明显的变化。”小赵对记者说。 “因为员工数量在发生变化,所以我们分行现在的工作节奏更加趋于紧张。”在另一家国有控股银行的吉林省分行工作的张超(化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证券时报数据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农工建”四大行的2016年员工数量较上一年悉数减少,对于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而言,员工人数增加则是主流。以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为例,截至2016年末,农业银行在职员工总数496698人(另有劳务派遣用工9339人),较上年末减少6384人。截至2016年末,建设银行共有员工362482人(另有劳务派遣用工5093人),建设银行在2015年末共有员工369183 人,2016年较2015年减少6701人。 在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当中,华夏银行、浦发银行和兴业银行的员工数量增长最多,分别为5111人、4405人和4220人。这几家银行员工人数的增加,很大程度上与业务的扩张有关。以华夏银行和浦发银行为例,2016年,华夏银行哈尔滨、贵阳2家一级分行开业,新建8家二级分行,全年新增网点97家。浦发银行在2016年新设机构198家,其中一级分行1家,二级分行4家,同城支行52家,社区、小微支行141家。 另外,平安银行2015年员工人数为37937人(含劳务派遣人员5638人),2016年的员工数量为36885人(含劳务派遣人员3892人),2016年的员工数量较2015年减少1052人。但是考虑到劳务派遣数量减少了1746人,其员工实际上增加了694人。 招商银行在2016年年报当中表示:“2016年,本公司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在劳动用工方式上降低劳务派遣用工占比,在风险和质量可控的前提下,将原部分派遣人员所从事的非核心业务委托专业服务供应商完成。”这或许可以理解为是招商银行员工数量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吉林省为例,有些股份制银行刚刚完成几个主要城市的布点,目前正在向三四线城市推进,还有的股份制银行刚刚进入或还没有进入吉林省。因此,相信未来一段时间,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在很多省市的扩张仍将继续,国有控股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之前的此消彼长恐怕也会更加明显。”吴刚告诉记者,“相较国有控股银行而言,虽然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给出的职位会更高、薪酬更可观,但是工作压力也更大、工作节奏也更为紧张,或许这更能吸引年轻人‘跳槽’,但像我这个年纪的人似乎并不适合。”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