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最大的问题实际上并不是大盘走势的问题,如果指数上涨就代表股市健康,那2007年的6000点、2015年的5000点,就能代表中国股市是健康的吗? 股民对中国股市最大的误解,正在于此,从而衍生出一个衡量标准,只要有人提出来,用某些办法,就能够让股价或大盘迅速企稳上涨,声势浩大的股民就开始感激不尽的支持了。比如2015年中大盘从5000点跌到接近3000点时泪流满面的呼吁国家“救市”,再比如当下声色俱厉的呼吁“暂停IPO”。 但请注意,此轮股市的调整,有很多方面是前所未见的。正是由于IPO的扩容,才降低了IPO的稀缺性,自刘士余上任以来,每周平均10只的新股发行(后面还有500家在排队),给投机氛围巨大的A股市场带来了冲击,让很多靠固有“池子”吃饭的炒家坐立不安。而主流市场开始谈论价值投资,上证50指数和沪深300指数企稳回升,并未受到新股发行和大盘调整的影响。衡量投机水平的创业板历史市盈率一度降至37倍,创近四年半新低。大家开始讨论茅台、万科、格力等等股票,而不是乐视等。 但IPO扩容动了很多人的奶酪,因为随着IPO的扩容,很多无价值可言,靠各类虚假消息支撑的股票,开始下跌,很多垃圾股在此轮调整当中,创出了新低,远比大盘的调整要剧烈得多。蓝筹股上涨,垃圾股下跌,这不正是我们想要的股市健康状态吗?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不满意呢? 原因在于,中国股市吸附了太多的炒垃圾股的群体,这些群体的目标是尽可能的动用各种手段,限制新的供给来维护自身持有股票的稀缺性,并择机哄抬股价,高位出货(割韭菜)。因为他们知道,如果IPO持续扩容,自己的股票就会“失宠”;而只要“IPO”暂停,垃圾股才会受到关注。 还有一种看似很有道理的说法认为,由于中国监管制度不健全,因此“IPO”扩容会带来更大的问题,比如更多的寻租空间等等。其实恰恰相反,正是因为IPO还不够多(人为制造稀缺),才导致了所有人对IPO都非常看重,不得不想尽办法去IPO,腐败就是在这个阶段产生的。 很多人看似高喊退市机制,实际上如果供给严重受限,发行方面依然实施严格的审批制,本身上市公司就跟政府信用是绑定的,退市就相当于要打破刚兑,热衷于炒ST的那部分数量不菲的股民,还不找政府闹事?因此,如果没有“注册制”,建立完善的退市机制就是一句空话,因为审批制之下,每一家上市公司都是由政府信用背书的,先实施注册制(很多人反对),后面才能有完善的退市机制,这不是一个鸡生蛋生鸡的问题,而是逻辑顺序问题。 再者,减少或暂停“IPO”就能提升监管效率吗?非也。我并不认为监管3000家上市公司就要比监管5000家更容易,监管是否有效率,靠的是制度,而不是受到被监管者数量的影响。正是由于中国没有健全的退市机制,更需要用增大供给的方式降低存量的溢价,让“壳”不再那么值钱,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公司越烂股价越会被炒这种滑稽的事情出现。更多的供给必然带来更多的竞争,而竞争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监管。 随着新股发行的增加,创业板和中小板诸多上市公司市盈率开始下降,这本身就是对投资者的一种保护。当投资者认为由于供给的持续增加,市场根本就不缺上市公司,而是缺好公司的时候,自然就开始研究企业基本面了。如果上市公司永远稀缺,本身大家炒的是这个壳,而不是公司本身,谁还愿意研究基本面? 关于股市资金问题,我从没有听说过一个超市里商品越多,进店的人会越少这样荒唐的逻辑,恰恰相反,超市里商品越多,进店购物的人就越多,花出去的钱就越多。新股发行道理一致,只有更多的企业上市,给不同的投资者不同的选择,股市的长期吸引力才会增大。这是所有实施注册制的股票市场,最明显的表现,这就是为什么那些上市公司数量远比中国多得多的发达国家,以及监管制度同样不健全的发展中国家,股市的表现大部分时间里比中国要好的主要原因。 如果很好的理解了IPO和审批制的问题,才能有机会看懂“大股东减持”等问题。如果不是IPO过于稀缺,溢价发行过于明显,增资扩股等一级市场利益巨大,市场还会如此担心“大股东减持”吗?如果一只股票有足够的吸引力,企业经营良好,分红一年比一年高,大股东有必要减持吗?只有用注册制降低了IPO的稀缺性,削弱一级市场的巨额利润,市场才不会如此担心大股东减持。 由于长期以来制造出来的IPO稀缺效应,上市企业出现了各类匪夷所思的造富神话,也给中国股市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但很少有人反思其根本原因,而是痛骂上市公司,请问为什么没有人去骂港股和美股市场的造富神话,偏偏要来骂A股? 面对股民声势浩大的裹挟,刘士余也很难顶住压力,证监会也只能回到监管的老路上,减少或暂停“IPO”,进一步加强对“IPO”的控制,将更大限度的回到审批制,包括对大股东减持限制等,都属于自我麻醉的行为,但麻醉剂只能麻木一时,解决不了根本性的病痛。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发展良好的股票市场,是靠控制供给来监管上市企业和推动股市向好发展的,比如纽交所,反而会在股市不景气的时候,邀请更多好公司上市,以刺激投资者入市。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