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孱弱不堪时,洪峰般的IPO随时可成为压垮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股市下跌与高速IPO怎么会没有关系呢?供求关系决定价格,这是市场经济的常识,也是基本的逻辑理性。 这是很多人在孩子时代就耳熟能详的一个经典老故事。一支野外考察队前往南美洲的原始森林探险考察,请了一个土著人做向导。考察队日夜兼程,几天后就有人受不了了,开始陆续有病号出现。土著向导立即提出安营扎寨,就地休整,恢复队员体能,补足给养,以备后续路线的安全。他说“我们走得太快了,需要停下来,等一等灵魂。探险、登峰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等一等,停一停,等一等我们的灵魂,本质是为了更安全。因为没魂的事不可持续。 这个故事一再被引用,特别是当某个领域因不切实际的大跃进式过快发展而出现重大颠覆性错误时,人们经常引用这个故事。最近一次被人们记起,是2011年的“7.23”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温州动车事故后,事情发生后。有首著名的诗作曾广为传播,题目就叫《慢下来,停一停,等一等我们的灵魂》。这一惨烈事故直接引发了对中国铁路的系统性整饬,僵硬落后的铁路管理体制、数以万亿计负债背后的工程黑箱运作和巨额利益输送令举国震惊,包括铁道部长刘志军、副总工程师张曙光在内的一批腐败官员被查处。在付出巨大的代价和牺牲后,经过全面整顿、审慎减速,在质量和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中国高铁重又进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并在国际市场上展现特殊的风采。 想到土著人“等一等灵魂”的经典寓言,是因为当下危机日益升级的中国股市。在过去不长的时间里,虽然上证指数还勉强维持在3000点以上,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对维系指数居功至伟是几瓶酒、十几家银行、几十家中字头央企和房地产等,它们组成了支撑3000点的几根擎天柱。扭曲失真的样本指数强化了自欺欺人,这样的数据已不是第一次欺骗我们了。 过去两个月时间,一方面是大量新股密集发行,围绕IPO的口水争执不断,另一方面是市场一地鸡毛,大把股票跌破上一轮救市时的低点,甚至跌至前一轮熊市的低点。值此非常时期,有所谓的央视专家称股市下跌和IPO大跃进没有必然联系,要暂停IPO是“用心歹毒”,要继续“挺住”。 市场孱弱不堪时,洪峰般的IPO随时可成为压垮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无谓争论中的反常识、反智主义“政治站队”不绝于耳。笔者与著名学者、长江产经智库研究院刘志彪教授交流时,面对一地鸡毛的口水争执,他痛心地说,媒体和学界的犬儒化生存是一种普遍现象。股市下跌与高速IPO怎么会没有关系呢?你就骗鬼吧!供求关系决定价格,这是市场经济的常识,也是基本的逻辑理性。为什么有人愿意做睁眼瞎,睁着眼睛说瞎话,连基本常识和逻辑也不要了呢? 平心静气地说,资本市场当下的糟糕而危险的困局不是哪个人造成的,而是这个市场长期以来基础制度不完善、体制机制不成熟的结果。是这个体系的所有参与者七手八脚棍棒齐下拳打脚踢共同行动的结果、也是口水滔滔反常识反智性看似热闹实则闹剧的无休止争执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失败的体系并不是现在才有的,基因缺陷决定了它早就被创造出来了,并且一再“僵尸复活”,只是这一次耗散的社会财富更惊人,面目更狰狞,代价更惨痛。 两年前的这时候,股市出现罕见的异常波动,触发最高决策层的雷霆救市。此后最高层毫不留情地批评市场的几个不成熟——不成熟的市场、不成熟的投资者、不成熟的监管。两年过去了,强大的基因决定了那几重不成熟的任何一方都不会在短时间内被“催熟”,相反,这些不成熟的体制机制在经济复杂困难时期进一步的扭曲,给参与各方以刺痛、伤害和重创,经济较为困难的时期,资本市场数以万亿计的财富蒸发耗散,反过来进一步加剧经济复苏的难度。 面对前所未有的困境,几方不成熟中最重要的一方监督当局要加强监管自律,敬畏市场,明确监管与市场的边界。资本市场异常敏感,一切破解难题的重大改革都是建立在市场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的。简单机械的“政治正确”不是讲政治。 总书记说,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如果只为融资服务,搞急功近利搞大跃进式发新股,有违建立这个市场的初衷。任何改革如果不能体现以人民利益为中心,把民众当韭菜,割完一茬又一茬,那这样的改革注定不会成功。 一切发展为了人民,权力如果不能在服务公共利益的轨道上运行,任性胡为,盲目大跃进结果极易铸成难以挽回的历史性颠覆性错误。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体量已不是十年前的规模,资本市场如果再度推倒重来,经济和社会代价会难以想象的惨痛。 过去20多年间,我们以超常规速度,建立起上市公司数量名列世界前茅的股票市场,企业你追我熙熙攘攘无所不用其极地奔向IPO之路,其间各种造假触目惊心。令人尴尬而痛心的是,与这种“追风速度”不相匹配的是,中国股市长期未给公众投资者带来回报,以追求IPO数量和规模,盲目大跃进式的扩张使市场陷入“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死循环。 26年前,中国股市指数起步时点位和道琼斯指数差距不大,而二十多年后,道指已登顶8848的珠峰之巅,高居2万点之上,而我们严重失真的沪市综指也只跌跌爬爬勉强维持在3000点左右。过去两年间,一轮又一轮、从1.0到4.0的股灾,让这个市场寒风瑟瑟,铁马冰河,数十万亿市值灰飞烟灭,市场信心一再遭受重创。 资本市场是以少数企业的IPO为中心,还是以逾亿投资人即“以人民利益为中心”,并购重组究竟是“世界末日”还是“新世界的开始”,这些基本的ABC常识问题如果不解决,本末倒置,基本常识不清,治市逻辑混乱,那“没了魂”的股市必然会深陷严重的危机之中。 中国股市孱弱的表现一再饱受质疑,良药苦口,监管当局要有雅量,听得进各种声音,共产党人要经受得起尖锐的批评。一个成熟的市场,管理者要当好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守夜人。但是,长期以来,“圈钱”使得中国股市沦为一个只对权贵阶层有利的吸金黑洞,垃圾公司造假包装成风,一上市就变脸,信息的严重不对称,使绝大多数公司成为投资人的“有毒资产”,市场长期价值投资理念被摧毁。 在极端低迷的市道下,连续数年融资规模称霸全球,IPO的上市节奏继续高歌猛进。不论是融资金额还是数量,夺冠全球IPO榜单。美国股市经过200年发展,如今才3000家上市公司,而我们“超英赶美”用20年的时间就快赶上了美国的上市数量,并一度跻身全球前几大证券市场行列,大跨进式的IPO就象高铁一样,没有安全和质量保障的速度遗患无穷,甚至会车毁人亡的严重颠覆性事故。 上市企业策马扬鞭,萝卜缺了不洗泥,造假登峰造极,最近上市的一批企业有40多家一上市财务状况立即变脸。当下,市场孱弱不堪,很少减速或停歇休整,在疾速前行中已听不到灵魂的呼唤。而此时那些仍然热衷于造假圈钱的企业,上市犹如一袭华丽的袍子,里面藏着形形色色的跳蚤和虱子,你越痴迷于它表面的华丽,它背后越是乱象横生,对投资者的欺骗伤害和财富的掠夺越是变本加厉。市场的根基一次次被动摇,该吸取教训了. 以消费为主导的发展战略是中国经济从投资向内需转型的重要历程,这也是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基础引擎所在,这不仅对我国中长期发展具有历史性影响,而且对世界经济的再平衡与恢复增长也将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问题在于,实现这一增长动力正在日渐式微.有统计表明,过去20年间,中国经历了3轮跌幅超过70%的超级熊市,5轮跌幅超过60%的大熊市,还有两轮跌幅超过30%的小熊市。每轮熊市都将中国人辛辛苦苦创造的资本,将最有可能用于内需消费的宝贵资金耗散掉,被套怕了的人一有机会就离场走人。 长此以往形成一个死循环,在投资者心中形成挥抹不去的历史陈见。当一茬茬的投资者一再被伤害、被洗劫,他们会基于自身的惨痛教训来判断管理层的用意和目的,从而加大对管理者公信力的怀疑,这种不信任感在市场中日益形成叠加的滚雪球效应,使市场信心长期难以复苏,衷莫大于心死啊! 过去200多年间,华尔街为美国的工业化革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本血液,使美国获得了空前的繁荣,并使得20世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美国世纪。华尔街之所以被称为主街(Main street),因为它已成为美国经济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华尔街本身也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而成为全球金融体系的中心。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我们也深刻认识到,资本是和劳动力、资源、技术一样,是实体经济中最基础、最强劲的动力。 其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国企解困脱贫、开辟直接融资通道、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都作出了巨大贡献,起到了有效分配和利用社会资本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几年前,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提出以来,中国股市大部分时间呈螺旋式下降通道中,经历了2008年一场崩溃性的断崖式下跌,市值蒸发了十万亿,资本市场对内需增长的动力衰竭。 而2015年以来一轮又一轮的股灾,付出的是数十万亿的代价,由此带动经济的螺旋式下跌,经济的L型寻底漫长而艰难。与有着200多年历史的美国资本市场相比, 中国资本市场当然还是一个年轻稚嫩的市场。过去的20多年间,中国资本市场一次次付出了巨大代价和惨痛教训,恩格斯说过,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20多岁的年轻人与百岁老人相比,虽摔过不少跟头,更容易自我救赎。 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没有一个安全、健康的资本市场,难言中国梦、难言大国崛起。当下,积弱不堪的中国股市内生机制需要一次彻底的重建、再造和改革,在凤凰涅槃实现浴火重生,积弱不堪的市场还不顾承载力和安全边际在疾驰,就此而言,中国资本市场需要一次深刻的理性觉醒。十次事故九次快,摆脱险境,首先要把速度慢下来,认真检修,排除重大事故隐患,有效提高安全系数,否则就像一趟险象环生的新动车,快则快矣,带病疾驰,出轨倾覆将日益成为大概率事件。 慢一点,等一等,等等我们的灵魂!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