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产业&金融精选

从机械执行到主客观结合—浅谈交易策略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7-06-20 11:15:12 来源:一德菁英汇

斯坦利·克罗先生有部书,叫做《克罗谈期货交易策略》,是我非常喜欢的读物。这本书在国内有两个版本,其中一个比较薄,红色封面,副标题是“神奇的墨菲法则”,里面有克罗先生对《孙子兵法》的感悟,也简略地提到了他的交易系统,是一组双均线交叉。跟每个初学者一样,我当时对这部分最感兴趣,后来慢慢地领悟到,真正的宝藏不在这里。


现在,交易系统这个概念,对大部分交易者而言已经是耳熟能详,在前几年,还算是颇有神秘感的词汇。很多人去学习别人的系统,想要采取拿来主义。以为这样就可以万事大吉,跟我当初一样。


通常来说,系统只有在开发者的手里,才能焕发出最强大的力量。这就好比亲生儿子比较靠得住,是一个道理。获得了系统,却不能取得跟开发者同样的效果,原因何在?因为我们并不了解开发者的心智模式:他如何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他看来理所当然的事情,在我们可能觉得匪夷所思,所以就会产生不认同,然后衍生出怀疑、否定、背叛等行为。


好在,心智模式也是可以习得的。从哪里学呢,当然是理念和策略。


交易理念、策略、系统,是有一个递进的关系。


理念最虚,就好比是自由、平等、博爱、民主、人权等。听着都对,但是如何落实呢?


为了推行和保障这些虚幻且崇高的理念,人们建设了国家政权,制定了法律体系,规范各项事务的运作。法律表现为具体的条文,是可见的,在其上有一个不可见的东西,叫做法理。法理是法律条文内在的基本精神,是评判事物对错的根本原则。


虽然人们制定了浩繁且细致的法律,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都做了规定,但终究不可能万无一失。总有些特殊情况没有现成的法律条文可以应对。或者,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道德观念、经济的发展水平在变,法律条文也会出现不适用的情况。


这时候,怎么办呢?当然不能死板教条,而是根据法理,来重新审视和判断。


比如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山东聊城发生的“刺死辱母者”一案。事情发生后,到底应该怎么判,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随后,国家司法部门高度重视,在彻查事实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的法律规定,权衡道德舆论的影响,做出了判决。


判决过程不是机械的、照本宣科的。在其中有客观成分,也有主观成分。客观的当然是事实和现有法律,这是基础。主观的是司法部门在整个判案过程中的思考、斟酌。


这对我们做交易的人,有什么启发呢?


常见的趋势交易系统,不管多么精密灵巧,总是客观、机械、可量化的。比如海龟,突破多久的高点、低点?止损是一个还是两个N?这都是具体的。如果完全按此操作,就成了纯机械交易者了。省心固然是省心,但是,随着市场的进化,常常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我入门的时候,受到启蒙老师的影响,是纯粹的机械化交易信奉者,把个人的主观盘感看做洪水猛兽。老师反复强调遵守交易系统的重要性:它具有非常强大的包容能力,各种匪夷所思的价格波动都能被他吃到肚子里,然后消化掉。虽然有的行情很难吃,味道很差,很破坏肠道(账户),但是没事儿,过一阵子就能恢复健康。


系统亏掉的钱,它能再赚回来,但是你亏掉的钱,就未必。老师这样说。


想想看,确实是这样的,亏损是系统的一部分,是它的运营成本。而对于人来说,如果没有的达到一定的水平,谁敢说这话?搞不好,亏了就是亏啦,而且会亏更多的。


后来,在另一位老师的启发下,我意识到纯机械化操作完全否定了人的价值,也是有偏颇的。


交易不是百分百的科学,也有艺术的成分。这个艺术体现在人的个性和创造性。同样的盘面,同样的风格,同样的系统,能做出不同的业绩来。这不是很有趣吗?


一个人做任何事情,足够久了,多少有些经验,会产生模糊的灵感。灵感并不可耻,可耻的是自以为是的执念。那么,二者之间又如何区分呢?


我认为,基于交易理念推导出的交易策略,在这里可以扮演类似法理的角色。


如果某一个判决在当前法律中找不到明文规定,但是符合法理,我们仍然是会认可的。反之,如果不符合法理,那么就违背了创建法律的初衷,硬要判决,就有可能是徇私枉法。


同样的道理,如果某一个操作不符合系统,但是,也不违逆系统,这里有一个中间地带,我们该如何评估它?——引入基本策略:符合策略的是灵感,违背策略的是执念。


基本策略不止一条,《克罗谈期货交易策略》里面基本上涵盖了趋势交易的核心策略。比如顺势、轻仓、止损、长线、强弱等。


我们举个具体例子来说明一下:当短期趋势和长期趋势冲突的时候,该如何站队?


这就是需要辨析短期和长期趋势之间的关系:(后文简称大趋势、小趋势)


长期趋势是从短期趋势发展壮大而来的。


长期趋势中往往包含了多个短期趋势。


长期趋势的扭转是从短期趋势的反向运动开始的。


通俗一点说:大树干是从小树枝长成的,大树干上长了很多小树枝,枯萎和凋零是从小树枝开始,逐步漫延到大树干的。


正因为如此,当我们发现大趋势和小趋势是冲突时,就进入了一个模棱两可的模糊区域:长期趋势有可能反转。但,仅仅是有可能而已。


根据顺势的理念,长期趋势的可靠度,自然是比短期趋势要强,正所谓:不要和趋势做对。所以,违背它,是不可取的。


但是常言道:物极必反、见微知著。如果我们等到大趋势反转的信号出来了,再入场操作,可能黄花菜都凉了。


于是出现了三个问题:


可不可以操作?


如果不操作,则等到什么情况下才可以重新操作?


如果操作,根据什么原则操作?具体怎么操作?


根据对这三个问题的不同答案,不同的交易风格就能有所体现。如果一个交易者的看盘周期比较长,交易的时间框架比较大,他比较信奉长期趋势的力量,通常会选择不操作。


不操作是暂时的,等到时机成熟,还是要做。怎么算时机成熟?


这就涉及到:如何判断趋势仍在顺延,或已经反转。很显然,如果发现仍在顺延,则顺势再介入即可,如果确凿已经反转了,那么就开始以反方向做顺势交易。


在得到顺延和反转的信号之前,仓位是空的。所以这个策略的离场时间可能比较多,做起来清闲,需要耐心等待。克罗先生反复强调耐心的重要性。


而不愿意多等的人,不会停止操作。他们的操作,又分成2种不同的风格。


一种是将小趋势看做是对大趋势的修正,大趋势是不会轻易改变的,所以,他们会逢高做空、逢低做多,即克罗先生说的“顺着大趋势,逆着小趋势”。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自己是顺大势的,他们感到自己还是在“势”的庇佑之下,所以能克服因逆反小趋势所带来的不适感,做到“顶着打”。又因为,小趋势毕竟有可能会发育起来,进化成“完全体”——反向大趋势,这种概率是存在的,所以,又不敢过激,仓位上就要少量多次,分批建仓,优化成本。


另一种风格的人,则可以看做波段交易者,他们并不太在乎大趋势。只专心做好能组建成大趋势的零部件——小趋势,就足够了。至于是多,是空,不太在意。所以,他们会直接顺着小趋势操作。那么出于对大趋势的敬畏,自己也知道是在摸顶部区域、底部区域,毕竟是气儿不那么壮,所以,仓位通常都会小一点——相比较那些与大趋势方向共振的小趋势来说。如果赌错了,那么止损也少,如果赌对了,则已经抢了先机,后面果真发育起来了,也会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加仓。


所以,仅仅就趋势的级别而言,就会产生不同的风格。这些风格有错吗?个人看法是都没有什么错。因为,他们都充分地考虑到了顺势与转势的辩证关系、机遇和风险的权衡选择。这都是理性的操作。


不管是通过什么方法试探趋势的产生、存在、延续、反转,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抓住一波持续性的行情。所以,算是殊途同归。


古人云:运用之妙在于一心。同样的系统,比如说克罗先生的双均线。落入不同的人手里,经过个性化的改造和运用,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用法。


双均线本身,算不上交易系统。只能算是技术工具。是器的层面,比如宝剑。


运用系统化的思维将双均线打造成一个能够循环地进行开平决策的工作流程,即交易系统,这是术的层面,比如剑法。


在运用剑法的同时,结合当时的战况、地形,做出趋近、后退、闪避等动作,这是策略,是法的层面,比如步法。


凌驾在这之上的是战争思想。这是道的层面,比如兵法。


学习做交易,按上面的顺序有一正一反两条路径,从老师的角度,对应两种培养方法。


第一种,从器入手,话不多说,理不多讲,往死了练就行。让学生在实践中摸索,最终自己悟道。大部分草根交易员都是这样成长起来的。日本人信这个,认为老师讲的太多了,反而是对学生的不负责。参见《学箭悟禅录》。


第二种则反过来,从道入手,一层层的逻辑讲下来,有理有据,逻辑自洽,听完了,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痛快淋漓。这样入门是比较快,但依然需要一个把知识深化到行为中的过程。不可能“砰”的一声,开悟了,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不管那条路,交易员都不是速成的。


只有吃透了理念,才能理解策略,只有在尊重策略的前提下,才能有选择性地不遵循系统。


当系统捉襟见肘的时候,通过个人的主观做调节,比如过滤一些开仓信号,灵活平仓,追加仓位,都是可以的。只要不违反基本策略即可。久而久之,人也融入到交易系统当中,成为系统的一个模块,这就能实现交易风格从纯机械化到主客观结合的转化。


责任编辑:翁建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