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快讯要闻

大商所与9家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7-07-07 11:10:49 来源:期货日报网

7月6日,大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大商所”)与9家高校就期货人才培育合作签署战略协议,来自大商所、全国知名高校、期货业协会及相关期货公司的代表出席签约仪式。


据了解,本次与大商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高校包括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及东北财经大学9家知名院校,分别代表大商所EDP教育合作高校、地方期货业协会和会员单位参与合作的高校。


大商所总经理王凤海在致辞中表示,当前,中国期货市场正处于较好的发展时期。从国际看,我国已是第二大经济体,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步伐日益加快,“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对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国内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实体企业利用期货市场管理风险的需求与日俱增,为期货市场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从金融业发展趋势看,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推进,各专业市场之间的壁垒正在消解,期货市场与证券市场、基金市场、银行市场、保险市场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合作更为深入。同时,大商所也愈发地认识到,人才供给不足已经成为期货市场发展的瓶颈,严重制约了交易所、期货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和市场服务,制约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发展的能力。


他说,人才是期货市场发展创新的基石。作为期货市场的组织者与建设者,交易所有责任和有义务为行业人才培育做出应有的贡献。大商所早在2005年起,就相继开展了“千村万户”、“千厂万企”等以产业人员培训为主的服务工程,创立了“期货学院”、“期货十大投研团队”评选、EDP培训等以行业从业人员和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培训为主的服务品牌。今年大商所又根据市场需求,启动了产业培育基地建设,并以基地为平台,深度培育期现结合人才。近十年来,大商所培育期货从业人员3万人次,培育产业企业和机构高管1千余人次,培育产业企业、机构人员40万人次,为期货行业创新发展及市场服务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他指出,目前期货行业面临着人才流失率高、从业年限短的难题;同时,初出校门的高校学生入职后适应较慢,需要期货公司或相关企业较长时间的培养;另外,期货市场较为专业,社会认知度低,现货企业、政府机构等缺乏深入了解期货的专业人员,制约了期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针对这些情况,需要大商所加快人才培育机制转型,在强化对现有在职人员培训的同时,亟需在源头上发力,对未来进入政府、企业的高校学生进行期货知识培训,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衍生品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


王凤海说,针对这一问题,去年下半年以来,大商所着眼行业发展大局,启动了高校期货人才培育支持项目,从人才的“供给侧”上做文章,前置期货教育,将人才培育拓展至高校环节,由交易所、会员单位、地方期货协会、高校等多方合作,共同推动期货课程走进高校课堂,通过相对全面系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期货教育,推动解决行业人才瓶颈问题,向未来输送了解期货市场、熟悉期货市场、具有现代市场风险管理意识的人才,壮大行业发展支持力量,营造市场良好生态环境,服务社会与未来。


他表示,项目启动以来,得到各方的积极响应。目前交易所、地方期货业协会已经与全国10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部分高校已经启动了培训课程,同时有11家会员单位提出了高校合作项目方案,13个相关培训项目在积极推进中,超过一半的项目记入学分。交易所希望通过与高校的合作,在人才培育、课程开发、课题研究、信息交流等方面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工作合力,共同促进高校衍生品教育事业发展。


东北财经大学副校长王维国表示,此次高校期货人才培训项目是大商所继2014年“期货知识进校园”系列活动后,双方第二次合作开展的高校期货后备人才培育项目。这种新模式是大商所对高技能、实用型期货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探索,有效实现了“三双”教育模式改革目标,即:传统课堂与期货行业实践基地相结合的“双课堂”;课程教学与期货业真实案例教学相结合的“双教学”;学院派师资与期货行业一线从业者——实践派师资相结合形成的“双师资”。国投安信期货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杰指出,衍生品行业在金融领域中是小众群体,人才十分匮乏,特别是以期货交易为核心形成的贸易、加工、销售以及场外互换、利率等多种新型生产结构中,更是缺少复合型和高层次人才。这种人才培训需要产校融三方紧密结合,此次大商所搭建的高校期货人才培养项目平台,将是期货行业“人才供给侧”改革的有效举措。


签约仪式结束后,大商所组织各高校、期货业协会及相关期货公司代表召开了衍生品人才培养座谈会,就当前行业人才需求现况、高校人才培育合作项目实施推进等进行深入交流。

责任编辑:唐正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