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创632亿“购买”万达旗下酒店、文旅项目,大手笔激起大风浪。近日来,舆论对此议论颇多,一般的观点都认为这是万达走向“轻资产”之路的表现。对于这起惊天收购,笔者的看法是这样的: 融创买万达的资产,双方两厢情愿、各取所需,但又是权宜之计,前途难以预料! 为何是两厢情愿、各取所需呢?说简单一些,就是一个想卖,一个想买。我们看下面几点。 第一,A股上市还未见眉目,万达私有化对赌协议压力越来越大。 不经意间,距离万达香港退市已近一年。但是,在A股上市,到目前又没有什么明确的信息。而根据《万达商业私有化募资推介书》显示,如果万达在退市满2年或2018年8月31日前(以孰晚为准)未能够在境内主板市场上市的情况下:“万达集团以每年10%的单利向A类(境外)投资人回购全部股权,以每年8% 的单利向B类(境内)投资人回购全部股权。” 这种情况下,轻装上阵尽快实现在A股上市是一个优先选择。而卖掉的这部分资产,则是其去房地产标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的环境中,去房地产,有利于万达商业回归A股。所以,万达想卖!这个想卖的心态,比恒大降低负债率的心态更为复杂。也许,万达还有别的目的,但我认为这个原因是最合理的解释。 第二,融创想买。 与万达极力摆脱地产这个标签略有不同,融创孙宏斌依然在房地产大肆扩张。不过,从购买万达资产这个举动看,融创应该是想在传统房地产的基础上走另外一条路。融创进入乐视,显然,吃“文化饭”的意图很明显。又赶上了万达目前的境况,所以,面对可以“购买”万达旗下酒店、文旅项目的机会,融创自然不会错过。另外,根据分析,万达的这部分资产明显是“贱卖”了。至少,买的不贵。所以,融创想买。 看以上两点,一个想卖,一个想买,双方两厢情愿、各取所需! 但是,我为什么又说这是权宜之计呢?因为下面几个难题。 第一,融创真的有钱吗?融创的体量,购买万达的这些资产,有些蛇吞象的意思了。632亿,不是一个小数目。融创真的有钱吗?从融创2016年的财报看,融创在2016年底持有现金698亿元,比2015年底的271亿元大幅提升158%。而根据孙宏斌所言,到2017年6月底,融创账上还有现金900多亿。如此看,融创的现金用来购买万达资产的话,还绰绰有余。 可是,根据对融创财报以及其他资料的分析,融创账面现金又以借贷收入居多。这样看,融创的钱是个问题。不过,如果房地产形势好,对于购买万达的资产,融创资金问题又不是很大。根据融创财报称,“二零一七年,本公司预计将有大约82个全新项目推盘开售,预计货值将超过人民币1,800亿元,加上二零一六年底尚未出售的资源及老项目新推资源,二零一七年总可售资源将超过人民币4,100亿元。”按照融创账面毛利率13.7%(真实毛利率为23.4%)的盈利能力,如果销售情况良好,融创也能应付。但是又有一个难题,别忘了,融创今年的收购计划太多,比如,链家、乐视、天津星耀五洲项目等等。不知道,融创能否应付。 第二,万达借钱给融创让融创收购自己是什么逻辑。前面提到了融创是否有钱这个问题。而万达也想到了,且想的更为周全。对于融创购买万达资产的付款方式和过程,双方约定分四笔进行,对于第四笔付款,融创7月11日的公告称,“卖方收到第三笔付款後5个工作日,卖方通过指定银行向买方发放贷款人民币29,600,000,000元(期限为三年,利率为银行三年期贷款基准利率 ), 买方收到该贷款後2日内,向卖方支付剩余对价人民币29,575,000,000元(第四笔付款)。”也就是说,融创根本就不需要担心钱的问题,万达早就替融创解决了这个问题,让融创后顾无忧。 掏自己的腰包(虽然这个钱究竟由谁拿出还有待商榷,但总之是万达通过指定银行发放的贷款)借钱给买主买自己,万达借钱给融创让融创收购自己是什么逻辑?有很多人说万达缺钱,可是这样看万达也不缺钱。万达这么急迫的想“卖身”,生怕这笔买卖做不成的样子,这就让人困惑了。万达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第三,对于这笔买卖,万达和融创,真的都准备好了吗?我认为,这笔交易很仓促。从万达资产的作价,到融创的第四笔付款的事先准备,我看万达是迫不及待的想出手?而融创这边,从其第四笔付款早有着落看,是不是也有仓促之嫌呢?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对于部分出售的资产,万达曾经是满怀信心的,比如想和迪斯尼掰腕子的文旅项目。如今,易手融创,融创就有这么大的信心吗? 正是基于以上三点,我认为这起收购很仓促,甚至是权宜之计。 当然,融创与万达的这起收购,很大程度上更像是合作而不是收购。看上去,万达,是想置身事外,获利其中。因为,《万达商业、融创中国联合公告》中运营管理不变,项目运营管理仍由万达公司负责等“四个不变”很能说明问题。另外,“双方同意在电影等多个领域全面战略合作”也很符合目前融创的口味,否则融创也不会轻易接盘。 融创买万达,两厢情愿的权宜之计!他们,能双赢吗?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