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围绕原油市场的消息繁多,不过分析师和投资者们似乎并不认为OPEC或者原油库存数据表现拖累油价,反而认为油价下跌的“罪魁祸首”是程序交易。 今年上半年的不少交易日中,明明有消息显示原油市场供应趋紧,原油价格却出现了大幅下跌,最终跌到看空区域中。 一些原油市场的长期观察家们对此很不解,认为基本面而言,油价明明应该上涨。 那些依据供需面数据来做交易的原油投资者表示,基本面的数据已经不是推动油价波动的主因了。他们认为程序交易扭曲了市场,使得油价下跌时常出现“滚雪球”一样的情景,越跌越多。 程序交易“袭击”原油市场 譬如在今年5月25日,在OPEC宣布继续减产之后,原油价格却足足跌了5%。 一些市场人士认为,虽然出现这一情景可能是因为投资者们本来预期OPEC会进一步减产,但也有一些人认为,油价当天的下跌主要还是受到了程序交易带动趋势的影响。 对原油基本面投资者而言,这正显现出了程序交易和技术信号如今对商品交易的巨大影响,这是前所未有的。 沙特能源部长Khalid al-Falih也认为5月25日原油市场大跌是受到技术交易的影响。他表示:“对很多人来说,一旦价格跌破了某个技术点位,就到了该抛售的时候。” 虽然自动化交易在股票和债券市场已经“横行”了好几年,但对于能源市场来说,这还是比较新鲜的。 CFTC在今年3月的一个研究报告显示,在2014至2016年间,自动化交易带来的能源相关交易占整个市场的58%,较2012至2014年间的47%有所上升。 一些分析师认为,虽然美国能源库存量数据对市场仍然有不小的影响,但价格波动已经被程序交易放大。 分析师们指出,在今年3月8日和9日,程序交易也同样影响了市场表现。当时数据显示原油库存创下历史高点,油价在年内第一次跌破50美元/桶关口。 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RBC Capital Markets)能源策略主管Michael Tran表示:“更多的市场参与者被新闻标题影响,而不是被真正的数据影响,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程序和量化交易的推动。” 程序交易大规模“入侵” 各个基金之间的投资策略有很大的不同,这使得程序交易和自动化交易所带来的影响很难被量化。 虽然人类交易员和程序交易都会用自动化来做出买卖指令,但自动化交易的增多反应出的是在原油市场,计算机的影响在日益变大。 不只是原油,在其它大宗商品交易中,计算机化交易也在入侵。CFTC报告显示,农产品交易中自动化交易占比从2012至2014年的38%上升到2014至2016年间的49%。在金属交易中自动化交易占比从2012至2014年的47%上升到2014至2016年间的54%。 但对于投资者们不断试图评估OPEC减产带来影响的原油市场来说,价格更容易受到程序交易影响。 量化研究机构Bridgeton Research Group的Peter Hahn就认为,那些用程序交易的动能交易员们抓住了如今的市场趋势。 Hahn表示:“原油市场正在转型中。在这样的市场中,以动能为基础的算法更可能对市场持仓带来影响。” 另一方面,大量资金在涌入算法策略中。在2016年,投资者们向商品交易顾问(CTA)策略投入了255亿美元,这一策略就是运用算法来跟随市场趋势的。而今年一季度,CTA市场又涌入了72亿美元的资金,总计资金量达到2560亿美元。 又或者只是“背锅侠”? 不过一些使用趋势跟随策略的基金表示,他们的模型并没有搅乱市场。那些并不专注在系统化交易的传统基金同样可能会跟随趋势。 运用CTA策略掌管超60亿美元的Aspect Capital产品发展主管Christopher Reeve称:“市面上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动能投资者。我们很快就能看到他们是否对市场有过高的影响。” 对冲基金Crabel Capital Management的首席执行官Michael Pomada就表示,算法的复杂性使其成为了一个很容易被盯上的“背锅侠”。Pomada说:“人们总是会去责怪那些自己不明白的东西。” 程序交易通常有着很复杂又不透明的方法,要遵循一系列规则来做出买或卖的动作,运用移动平均线作为信号,用波动率来判断趋势。但交易员们却可以结合数学模型和人类的随意性来做出短到日内或长到数月的交易。 高盛(Goldman Sachs)则认为,CTA会创造出新的交易机会。 高盛在6月29日的商品研究报告中表示:“基本面交易者们不应该担忧CTA,而应该认为,在把基本面放一放之后,CTA会创造出新的机会。” 对冲基金Mesirow Advanced Strategies的量化和宏观策略主管Anthony Caruso表示,即使那些靠判断基本面来持仓的交易员们,也在建立预测趋势跟随者会怎样影响原油市场的模型。 Caruso称:“他们知道趋势跟随者们就是那头不能被忽视的‘房间里的大象’。”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