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 1、硬冬白小麦分布 我国的小麦划分为10个产区,产量最大的是黄淮冬麦区。主产地在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大部分地区;陕西、山西部分地区。河南、山东、河北三省硬冬白麦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60%左右。 2、优质强筋小麦分布 多年来,各地科研机构研制和培育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很多,但推广种植形成规模的品种相对较少。 冬麦区(按选育单位所在地)种植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主要包括:中作9507,8901、高优503、白硬冬2号,河南的豫麦34、郑麦9023,山东的济南17、烟农19、955159,陕优225、小偃54,皖麦33、皖麦38等。 春麦区主要包括东北的野猫、巴瑞麦、小冰麦33、辽春10号、龙麦26等,此外宁夏的永良4号也表现出品质优良和稳定。 主要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品质变化:经过多年的培育和推广,我国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很多,但存在品质退化现象,种植面积较大而且品质稳定的品种只有10多个,而且这些品种的品质是逐年变化的。我国优质强筋小麦品质的地理分布趋势是由北向南逐渐变差。由于受到种植区域气候的影响,同一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的品质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份存在明显差异,由此影响达到标准的优质强筋小麦量。 优麦的种植不同于普通小麦,要求连片种植并单收、单打、单储,这样才能有效保证优麦的品质。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小麦之所以品质稳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国家的小麦都是按不同的生态区来划定种植区域,一个区域内大规模连片种植同一类型的品种。我国由于生产规模小,优质小麦采用一家一户的种植模式,一个乡往往种植几个乃至十几个不同的小麦品种,品质类型不同的品种混杂种植,导致品质严重下降。随着人们市场化意识的提高和我国小麦产业化的发展,国产优质麦的品质将会逐步改善。 2003年注册强麦仓单的品种多达21个,分布地域广泛,如东北的龙麦26、新疆的新疆5号、安徽的皖麦38,红白麦兼有,但以白麦为主,形成规模的品种较少。 可注册强麦的主要品种有(单品种超过总注册量的5%):豫麦34(51%)、89O1(14%)、9023(l2%)、955159(8%)高优503(7%)。这些品种主要集中在豫、冀、鲁三省。 特点 1、硬冬白小麦品种特点 1)品类较多。由于没有内在品质的要求,所以只要物理指标能够达到标准即可,而这类小麦的品种比较多,尤其是近年小麦结构调整过程中,优良品种比较多。 2)分布区域广。在小麦生产区的河南、河北、山东的北部或南部,以及安徽、江苏的北部以及陕西等部分地区都有硬冬白小麦。 3)品质容易把握。由于该品种只注重物理指标,而指标中的角质率和不完善粒,投资者只要具备实践经验就可以把握。 4)品种多为优质小麦。从期货交割实际情况看,交割标的物一般为现货市场上一般意义的优质小麦,即优良品种种出的小麦。 5)用途广。由于该品种只要求物理指标,因此内在品质不确定,达标品种的内在品质差别大,可以满足不同档次面粉厂需求。 2、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特点 1)专用。主要用于加工制作面包、拉面和饺子等要求面粉筋力很强的食品。 2)内在品质要求高。由于面粉加工企业对优质强筋麦的内在指标有一定的要求,优质强筋小麦合约对小麦的降落数值、湿面筋、拉伸面积、稳定时间有严格的要求。对其品质的把握一般需要了解品种和产地。 3)品种相对单一。由于我国种植条件的限制,因此并不是所有品种都能达标。一般来说,种植需要一定的规模。比如豫麦34、高优503、郑州9023、藁城8901、955159、烟农19、济南17等。 4)分布比较固定。由于土质、气候的影响,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河南的北部大部分以及南部的驻马店、许昌等地;河北的石家庄、衡水、邢台;山东的德州、聊城、泰安、济宁等地达标率比较高。 5)生产、消费在不断增加。近两年,在国家大力推广优质小麦的政策下,优质品种小麦的播种面积大幅增加;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面粉精细化的要求在逐步提高,消费习惯也在发生变化,这些都影响着优质强筋小麦的消费量。总体趋势是优质强筋小麦消费量在逐年缓慢上升。 6)达标条件要求高。对气温、气候、种子、田间管理、种植条件、储存等要求较高,如果在某一环节不注意,将直接影响品质指标。 7)价值较高。优质小麦价格比普通小麦价格普遍要高一些。初期比普通小麦高出市场价的15%-30%。 8)价格波动大。优质强筋小麦受政策、进出口、产量、天气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每年的价格波动比较大。 据测试,几乎所有优质小麦在不同的生态区截然不同;在同一生态区的不同地区甚至不同田块,同品种优麦的品质也存在差异,有的可达到强麦标准,有的则不能。近几年,不少地方在发展优麦时,只顾层层订指标、下任务,却漠视优质小麦的试种示范工作,匆匆引导农民种植不适宜本地区生态的优麦品种,导致优麦品质严重下降。如某地气候温和湿润,本来适合种植中筋类小麦,但2001年,该地县乡政府却盲目引导农民种植了30万亩强筋类小麦,结果收获后达不到强麦标准,农民只好将其作为普通小麦出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