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期货股票期权专家

杨德龙:大金融和大周期谁才是A股市场上的王者?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7-08-07 08:31:41 来源:杨德龙宏观策略研究 作者:杨德龙

今年6月份之前,A股市场主要是一些消费股和大金融等板块的一枝独秀,带动指数从2600多点上升到3000点以上。6月份之后,市场的热点开始扩散,周期股中的涨价概念股强势拉升,如稀土永磁,锂,钼等小金属涨幅惊人。另外一块周期股,如煤炭,钢铁也走出了一波强势反弹行情。受到“一带一路”和PPP项目的推进,水泥,重卡,工程机械等周期股也出现了强势表现。可以说,周期股在6月份以来的表现已经超过了消费股,超越了大金融。


现在市场上出现了比较大的分歧:大金融和大周期谁才是A股市场上的王者?我认为现在必须要理清明确的市场方向。我们知道,周期行业是与宏观经济周期相关的行业,一般来说在经济周期上行时周期性行业的盈利会大幅超预期,股价也会不断创新高;在经济周期下行时,周期性行业盈利会大幅度下降,甚至股价会遭受巨额亏损。那么目前我们想知道周期性行业还能不能上涨要首先明确两个问题:一是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如何?是否是一个新周期的开始?二是这段周期性上涨是阶段性表现还是持续表现?


近期公布的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显示:我国上半年GDP增速达6.9%,超过年初预期的6.5%的目标,各项经济指标也出现了比较好的上升势头,这一系列数据超过了很多经济学专家和学者的预期。上半年经济数据的超预期,我认为一方面是经济复苏,另一方面归功于投资的拉动。今年“一带一路”和PPP项目的落地,基建投资的增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从而拉高了整个经济面的增速。


现在市场热议的话题是,这一轮经济回升是不是新的经济周期的开始,还是说仅仅是去库存之后的反弹?现在关于“新周期”的论战,甚至被称为“史诗般的教科书级的”。看来,现在很难逃避关于“新周期”的论战。实际上,我更倾向于认为经济在转型的过程中,通过对传统产能过剩行业的去产能,加之通过投资拉动促进需求开启了一轮新的经济周期。但是这个经济周期和以往的经济周期是不同的,以往的经济周期属于重工业化的经济周期,即以房地产,基建,工业等行业的投资为代表的重工业化时代特征比较明显,所以在过去的三十年,经济呈现出强周期的特征,而这一轮的经济回升在我看来是对于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一种改变,经济正在转型。通过去产能的措施,很多产能过剩的行业的供需关系已经被改善,例如钢铁、有色、煤炭、化工等过去产能过剩比较严重的领域,通过供给侧改革,已经实现了去产能的目的,这些行业也由原来的供过于求变成目前的供不应求,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另一方面,我认为国家的“一带一路”、PPP等新的战略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一带一路”相当于我们向其沿线国家进行基建投资,这样会大大提升我国相关周期行业的出口,从而带动对周期性行业的需求,这有望开启一个新的经济周期。相比之下,这个新经济周期可能达不到旧经济周期那么高的增速,在过去30年的GDP增速有时甚至达到了年化10%,那么未来可能会维持在7%左右。虽然经济增速可能会有所下降,但经济增长的质量会大幅改善,经济附加值也会不断地提高,我们可以称当前的经济增长形式为有“福利的增长”。也就是说,虽然当前经济增速略有下降,但人民生活水平将会出现极大的改善,人民生活的福利水平将会提高。


这一轮新经济周期的另一特点就是重工业占比将会下降,而轻工业占比将会上升,投资对于经济增长带来的贡献减少,而消费的贡献则会增加。新兴产业在新周期中所占比例也会逐步增加,特别是一些高科技产业,如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智慧城市、虚拟现实等新兴领域会发展的更加迅速,因此,在新的经济周期中仍然有很多的投资机会等待挖掘。当然现在市场上也存在看空经济形势的言论,甚至有人认为经济复苏属于“昙花一现”,后期会走向衰退。但是我认为这种悲观的言论很不准确。因为我们的经济经过长达五年的调整之后已经有了韧性,也就是说,即使出现一定的冲击,经济增长的步伐仍然会继续向前,经济转型的节奏也不会停滞,所以大家不应被这些看空言论所迷惑。虽然看空的言论往往会吸引很多眼球,但是并不能解决问题。我们想要获得好的投资收益就必须要正确认识经济形势,积极挖掘投资机会。


在新的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我们要把握两方面的机会。一方面是一些传统的行业从低谷中走出所带来的反弹机会,在这轮上涨之中,白酒、家电、保险等消费股和金融股已经一骑绝尘,有色、煤炭、水泥、重卡、工程机械等板块也悄然启动。另一方面,经济转型会带来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而创业板指数在跌了60%之后,实现了凤凰涅磐,一些真正的优质成长股会逐步走出来,如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稀土永磁、锂电等。

责任编辑:李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