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黑色系商品短期内迎来第二波下跌,与前一波下跌相比,此次似乎更加凌厉,这与去年同期的商品“闪崩”行情如出一辙。考虑到月度数据相对低频,实际情况中商品价格往往被当作观察经济或通胀预期的“高频”指标。如果黑色系“七夕闪崩”再现,债市理应出现一波交易行情。 警惕黑色系复制去年的“七夕闪崩”行情。近期,商品市场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边际变化。6~7月势不可挡的“黑色狂潮”自8月中旬公布前一个月经济数据以来有些偃旗息鼓;螺纹钢短暂站上4000关口后,并未表现出应有的强势,反而涨势趋缓,以铁矿石为代表的炉料价格在限产逻辑的炒作下上演“最后的疯狂”。昨日(从周二夜盘开始),黑色系商品短时间内迎来第二波下跌,与前一波下跌(8月10日~8月16日)相比,这次似乎更加凌厉:螺纹钢、热卷、铁矿石、焦煤、焦炭主力合约分别下跌3.92%、4.50%、4.54%、2.05%和0.25%,部分品种盘中甚至触及跌停。持续关注商品市场的投资者应该会感觉到,近期的行情演化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2016年,同样是在“七夕”前后,商品市场出现了类似的“闪崩”,随后迎来了持续近一个月的回调,也带动债券市场出现了一波交易行情。 短期黑色系运行的阻力最小方向似乎有些微妙变化。关于商品价格的判断,5月中旬以来我们一直坚定地站在“多方”阵营,连续发布5篇报告提示黑色系商品的做多机会,应当说成功地捕捉了年内目前为止最大的一波上涨行情。中长期我们仍然看好商品上涨行情,但短期黑色系运行的阻力最小方向似乎有些微妙变化,相比于“追涨”,做空的性价比正在提升,主要原因在于: 从基差角度看,6月初本轮钢价上涨启动之处,期货贴水幅度达到了创历史的600元/吨以上。这意味着,只要现货价格不出现大幅下跌,基差“均值回复”的力量就足以推动期货价格上行。站在目前时间点上,螺纹钢期货贴水幅度已经回到200元/吨以内,从历史上看是比较正常的区间。铁矿石期货贴水幅度则收敛至30元/吨以内,低于历史平均水平(50元/吨)。焦煤、焦炭期货更是出现了不太常见的“升水”。结合起来看,基差“均值回复”的潜在力量已经从“支撑”期货价格转变为“压制”期货价格。 从供给角度看,回顾6-7月的黑色上涨行情,炉料涨幅明显更大,这与铁矿石等炉料库存高企,而钢材库存偏低的基本面环境有些背离。我们认为,这种现象可能与限产带来的供给节奏“异化”有关。虽然从中长期看,今年异常严厉的环保限产会对钢材供给形成负面冲击,但短期看,由于企业预期四季度采暖后环保限产压力更大,反而会触发提前加速生产的行为。从数据层面看,虽然目前钢材库存的绝对水平处于近年偏低的水平,但从边际上看,库存回补的速度是近年来比较快的,这对炉料需求形成的一定的支撑。不过往后看,随着钢材库存水平回升,叠加电炉产能释放甚至包括“出口回流”或者“进口替代”,需求兑现的风险会开始增加。在这个过程中,炉料下跌压力会反过来大于钢材本身。 从国际比价角度看,今年国内钢价上涨幅度显著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经汇率调整,近期中国钢价的绝对水平已经成为全球主要市场中最高的,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还要追溯到2009年“四万亿”时期(而且当时也只是短暂占据“第一”)。作为一种“可贸易品”,国内外钢价差如果过大,最终会引起“出口回流”或者“进口替代”。事实上,上半年钢材出口数量已经较2016年同期缩水了30%(与外需变化背离),这种“外生”的供给冲击并不应该忽视。 从政策角度看,近期官方给出的态度是比较明确的,中钢协在周二刊文指出“钢材价格较快上涨,不利于钢铁行业平稳运行”,“铁矿石价格高位波动,不利于钢铁企业降本增效”等。或许4000块/吨的螺纹钢期货就是短期的政策顶,黑色系进一步涨价可能会面临越来越多的政策阻力。由于今年要召开党代会,维稳需求高过一切,防止市场大起大落,不仅仅适用于股市、债市和汇市,同样也适用于商品市场。“政治变量”对市场运行的扰动效应较2016年显著提高,市场“打脸”政策的可能性不会太大。 商品回落是支撑长债“反弹”的重要依托。尽管从逻辑上说,商品价格向利率传导要通过通货膨胀、企业盈利、投资行为等一系列中间变量,而且从体量上看,商品市场也很难反过来决定规模更大的债券市场。但考虑到月度数据相对低频,实际情况中商品价格往往被当作观察经济或通胀预期的“高频”指标,在整体流动性环境不出现大变化的情况下,商品与债市的“跷跷板”效应还是成立的。如果商品价格出现类似去年同期的持续回落,对债市来说,也许是支撑一轮长端利率下行窗口开启的重要依托。 责任编辑:韩奕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