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带一路”过程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中国可以借鉴美国的两个历史经验,并牢牢把握两大方向:支持人民币形式的资本输出、用人民币和沿线国家进行大宗商品交易计价结算。 1、“一带一路”倡议仍获政策支持 从去年年底开始,中国企业“走出去”方面的政策就在收紧,但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却保持了总体上的平稳性。不久前,商务部副部长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道,中国上半年的对外投资更趋于理性,非金融部门对外直接投资下降了43%,但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降幅只有3.6%,能够在这种大的政策环境下保持如此小的降幅是很不容易的。 7月份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包括发改委发言人、商务部副部长在内的多个有关部门都明确提到,他们将支持企业投资和经营“一带一路”建设,即此类对外投资将获得政策支持。所以,尽管最近两三年内,外汇形势波动较大,国家在政策上加强了对企业“走出去”的规范,但是国家还是一以贯之地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 2、人民币国际化将成中国对外投资新动力 到目前为止,中国和沿线国家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空间仍然很大。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的实际收付仅占双边贸易额的13.9%,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其中,占比超过14%的国家只有7个,发展空间很大。今后,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往来过程中,中国的努力方向之一将是提高人民币的作用和地位。 同时,这也将是水到渠成的过程,原因有三。第一,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和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更加紧密。在这种关系下,为了节约汇兑成本,把主要的货币作为计价结算的汇率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二,未来,中国合意的国际收支结构是贸易顺差、资本流出,而对于沿线国家来说,很多国家都处于发展加转型的过程中,受到比较强的国际清偿能力的约束,外汇储备不充裕。因此,人民币的输出,特别是资本项下的输出,有利于增强这些国家的国际清偿能力。第三,对于中国来说,随着人民币计价结算的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提高,中国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也都将提高。对于世界来说,人民币国际化也是有益的,因为它有利于建立稳固的、多极化的国际货币体系。 3、美元国际化的两个重要经验 如何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美元国际化的两个重要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第一个经验是,战后初期,美国享有贸易顺差和全球最多的黄金储备,同时,美元也是通行的国际支付货币。但是欧洲国家则处于战后经济重建时期,多为贸易赤字。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发起马歇尔计划,让西欧国家拿到美国的援助后,将受援资金用于进口美国的产品。美国在贸易顺差时,通过资本项下输出美元,而欧洲国家拿到美元后,进口美国商品,形成一个闭环。中国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是贸易顺差国。从资本项下输出人民币、增强其他国家进口中国商品清偿能力的自然需求将是值得中国借鉴的经验。 第二个经验是,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元和黄金脱钩,美元的国际本位货币地位受到很大冲击。但是,美国后来找到了解决之道。70年代爆发两次石油危机后,石油成为了重要的战略物资。当时,美国的财长赶往最大的石油输出国沙特签订战略协议,使美元成为石油交易的计价结算货币。因此,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元在当今国际本位货币的地位仍然稳固。而中国在这方面则欠缺较多。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实行后,虽然境外人民币流通和使用得到了发展,但是人民币只是作为结算货币,而非计价货币。结算货币大多出于套利需要,并不真正植根于实体经济的交易活动。 4、中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两个方向 下一步,中国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一方面,支持人民币形式的资本输出。5月的“一带一路”峰会上,习总书记提到,中国将加大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资金支持,不仅是对丝路资金增资1000亿人民币,还将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预计规模达到3000亿元人民币。银行主要是以债务融资为主,而基金则针对股权投资,3000亿规模的海外基金将推动人民币股权投资的发展。同时,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分别提供2500亿和1300亿专项银行贷款,用于支持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产能、金融合作等。国家顶层设计已经为未来资本项下的人民币输出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将来,我们需要考虑如何通过货物贸易项下吸引部分资金回流,尤其针对那些对中国存在贸易逆差的国家。如此,人民币形式对外投资,境外用于从中国的进口支付,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好的闭环。 另一方面,和沿线国家大宗商品交易时用人民币计价结算。目前,人民币跨境使用主要用于结算,计价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现在大宗商品的定价权仍然掌握在欧美发达经济体手中,短期内很难打破该局面。但是,人民币仍然有发展的空间,以石油为例:一是中国和重要石油输出国的经贸投资往来正在增加,比如中东国家和俄罗斯。二是由于油价长期低迷,中东主要国家谋求经济发展多元化,中国的投资具有倡议意义。阿拉伯投资和出口信贷公司发布的《阿拉伯国家投资环境报告2017》指出:2016年,中国成为中东地区最主要的投资者,投资总额达295亿美元,占该区域外国投资的31.9%。在这些国家面临困难的时候,中国资金成为当地重要的支撑力量。三是中国在中东、俄罗斯设立了人民币清算行,并和中东国家、俄罗斯分别签署《货币互换协议》,为未来人民币用于大宗商品交易的计价奠定了基础。四是中国的金融市场正在逐步地对外开放,为中东地区主权财富基金用人民币投资中国人民币市场创造了机会。如此,我们可以人民币支付大宗商品的进口,而大宗商品输出国可以用获得的人民币投资人民币资产,从而形成另一个闭环。 5、推行人民币国际化的七个具体措施 第一,中国可以参考国际平台的发展路径,搭建多层级现货、期货市场体系,做好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现在有8家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落地于“上海自贸区”,它们全部都是国际交易平台,外国机构可以直接入场交易。建设这些平台有利于中国争取相关大宗商品交易的国际定价权,有利于推动人民币结算与定价。不过,由于路径依赖,市场已经习惯用美元,因此还需要进行市场培育。 第二,对外工程贸易中,中国可以考虑给予利用人民币计价的企业相关激励。 第三,中国可以开发一些人民币对沿线国家货币的避险工具。随着和沿线国家经贸往来的加深,用人民币作为计价结算货币必然面临人民币对当地货币一些货币的敞口风险。同时,大部分沿线国家都是发展中、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不发达,缺少避险工具,存在严格的外币管制。因此,对这些国家的汇率风险管理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20年前人民币的经验,在中国境内开发和沿线国家一篮子货币的ETF产品或者汇率指数产品,用可预见的经济成本来管理对当地货币的汇率风险。这个方案的参与者很多,实需要求也不是那么严格,而适度的投机却能为市场注入流动性。对于有实际交易需求、希望避险套利保值的人来说,他们将能用可预期的经济成本锁定风险。按照成熟货币的方法、利用利率平价来管理是不可能的。这样的市场有利于解决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管理好汇率风险。当然,它也面临一个问题,即这些国家货币币种小、流动性不好,而且大家对这些市场的熟悉程度不高,市场的培育过程将会比较漫长。不过,一旦人民币外汇交易发展起来之后,如果中国不做,那么很可能被其他市场抢走这些交易,导致中国丧失这个机会。这和中国的长远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 第四,有序开放国内债券市场,推动人民币的内外循环。如果中国和中东国家的部分大宗商品交易都以人民币计价并支付的话,这些国家持有的人民币必须有出处,从而形成一个闭环。在这方面,国内金融市场的开放是必要的,具体措施包括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的开放等。 第五,提高开放水平,改善基础设施、制度环境。比如,债券市场开放后,外部投资者非常关注的问题包括:操作是否繁琐?资金进入后,能否便利地退出?中国的法律、会计准则如何适应?弱小的市场主体如何降低对冲成本?利率互换市场流动性差时,应该怎么办?如何解决境内外的评级体系不一致问题?上述问题都涉及到国内资本市场开放后的配套制度建设。只有相关的配套环境、配套制度更加健全,市场才会更有吸引力。 第六,推动信用体系的建设,这是新的配套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七,支持国内的金融机构提高跨境经营的能力。无论是银行、证券还是保险,都应该借着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机会,把相关的业务和金融服务推进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当然,这应当基于市场原则,要控制好风险,避免“一窝蜂”地走出去。 总的来说,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过程中,人民币国际化应形成两个闭环:对中国存在贸易逆差的国家,中国应通过人民币输出,形成贸易顺差、资本逆差的闭环。对大宗商品输出国,中国应从这些国家用人民币进口大宗商品,形成一个贸易逆差、资本流入的闭环,从而形成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共同推进、稳步发展。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