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有一些本身不做投资的朋友问我,最近有什么东西可以买。推荐了几个觉得不错的标的说好了看两年的,结果一涨个20%就烫手山芋拿不住,一跌个10%就愁眉苦脸不知所措,最后出来的结果是远跑输我的组合。 最后我只好说,你敢不敢不要弄的那么复杂,就买些好公司,价格不要太贵的一直拿着就好了啊!随即又被反问一句,什么是好公司?我仔细一想,哎呀,这个问题还挺深刻,而且和买的贵不贵比起来,可能更具有研究的价值。买的贵不贵可能更多的是从财务的细节出发,再加上一些宏观的因素,而买的好不好则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问题,如果在选公司这个问题上做得足够好,贵不贵就显得相对没有那么重要。 那我们今天就撇开估值的因素,谈谈什么样的公司才是一个好公司。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投资的时候需要考虑,咱们找工作换工作,或者是做企业管理的时候都是一个值得反复推敲的问题。而结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可言。不过我通常都会从三个大的维度去衡量公司是不是一个好公司。 第一个维度:价值观正确与否 一上来就说虚头八脑的,不过这点也是咱们千年文明里最擅长的一个主题。有人会说商业文明不需要价值观,赚钱就是价值观,这个观点我并不同意。商业文明其实更需要价值观,这样才可以在一切的一切之上找到一个长期运行的基本原则,而符合我们朴素价值观的公司往往能走的更远。 不做违法的事情、不做天谴的事情 我们都知道黄赌毒是一切新商业模式的试金石,但是全球范围并没有几个主业是黄赌毒并且做得很大很成功的案例。究其本质,这类行业因为不符合绝大多数国家的法律,无法用公开的市场竞争达到集中度的统一,从来都伴随着黑吃黑,服从与欺骗,无间道和背叛这些电影桥段,并且大多数公司无法再公开市场上市,也就更谈不上投资的机会了。博彩业,是一个具有高度地缘红利性质的行业,需要非常特殊的环境才能形成气候。 宣扬自己不作恶的谷歌和给钱就是大爷的百度之间的差距是越来越大,这就是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长期的公司价值。 最近扎克伯格在哈佛毕业典礼上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演讲,我想非常值得每个人看一看,除了美式套路之外,核心的落脚点是在如何可以让社会每个人拥有使命感,如何让每个年轻人有平等的机会,如何通过实实在在的创新实现这些价值观。这可比讨论怎么投广告,怎么赚到第一个小目标让人振奋多了。 80后也逐渐进入了社会的中坚,这是经历了变化的一代,我想有这么一个价值观的基准线是非常重要的,底线不能太低,这是一家百年老店最基本的追求。底线高一些,还可以避免掉很多的麻烦。 一些海外的长线机构基金会在这些问题上有着咱们无法理解的执着,在基金合同会写清楚赌博行业不投,高污染行业不投,高耗能行业不投等等,这些看似奇葩的限制,在长期的实践里可能会起到一个保护伞的功能,这不是名利场,这是个体面的行业。 尊重科学和事实 如果一个公司的价值观不相信基本的科学,难以想象这家公司会走的远;反过来注事实,尊重科学的公司则更容易实现持续的成功。 我举个小小的例子,有一个朋友创业在做Airbnb,做的还算不错,他在入行之前就仔细的想过定位和竞争对手,并且在持续的经营中逐渐形成了两房为主,景区集中的策略,“一房你是和酒店去竞争,或者和那种能折腾老洋房的人竞争,压力很大的。而现在一次景区出行俩大人一小孩,或者儿女带着家里老人同游的情况越来越多,我的两房在性价比和舒适度上都能够轻松超越两间经济型酒店的体验,而经济型酒店的需求是最旺盛的,你看最近经济型酒店的单间日收入同比上升很快(插一句:华住的股票也涨了不少),就给了我进一步提价的空间。”我之前体验过一两次Airbnb,后来还是回归到正常的星级酒店路数了,琢磨一下他的话,真的是有道理。 小到经营一个Airbnb,或者开一个出租车,大到管理一个万人工厂,如何在管理上尊重事实,理念上尊重科学,会在长跑中和那些靠感觉管理,靠关系用人的公司拉开差距。 第二个维度:创造价值还是毁灭价值 这点也非常重要,公司的核心奥义当然是价值创造。如果一个公司里的中层干部每天想的都是如何挤走竞争的同事来晋升,如何干掉那些不听话的下属稳固好自己的地位;而不是怎么提升产品和服务,那这公司就很危险了。 那什么是价值创造呢,我想大部分人能从财务报表和公司的业务数据里解读出来一些结论。能从价值创造的过程中反复的迭代价值创造,完成从能用到好用再到非常好用的公司会有非常持续的竞争力! 充沛的现金流 一家现金流紧巴巴的公司,能够说明很多问题。 要么是产品的差异性太小,导致竞争压力太大毛利率太低,这点大把的制造业公司都是这个问题; 要么就是公司的高毛利是建立在牺牲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之上的,通过给上下游不停的垫资,换来了面子上的高毛利,这种公司么,例如一大堆环保公司或者前几年的工程机械公司; 要么就是毛利其实还凑合,可是因为商品本身的品牌不强,或者没啥真实的效果,需要疯狂的砸广告或者给渠道补贴才能维持生意,最后利润都给网站、电视台、代理商了,保健品行业出不了大公司的本质问题就在这里。 从现金流的角度来说,高富帅的行业包括大部分的食品饮料,成规模的家电,进入了产品周期的整车厂,差不多完工了的水电站,平台型的互联网公司等等,不一一列举了。 要说投资,最后的模型都是一个自由现金流的贴现,其他的方式都是因为自由现金流这个东西太难测算的精准了,找个替代的方式大概的比较比较。如果投资能开未来之眼的话,我想现金流量表是最重要的一张小抄。 对于员工来说,公司的现金流也是直接决定了在这家公司日子过的有多舒坦,对于小微企业主更是要精打细算,几块钱憋死英雄汉的案例数不甚数。 健康的资产负债表 说了半天现金流,如果现金流不好的代价就是公司的担子越做越重,为了发展还是要融资啊。如果团队背景亮眼,故事又在风口浪尖还能通过股权融资,不然就只能通过债务的方式融资。 在美国的银行主要是服务中小企业的,这和国内的银行都是国企信仰加持不太一样。背后的原因是成熟的债权一二级市场使得大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发债的方式融到更便宜的钱。而国内的银行因为各种管制的原因,以及极低的风险偏好和极高的政治觉悟,使得大部分银行都是锦上添花,很少雪中送炭。 史玉柱在湖畔大学的一个课上分享过一个观点:过去十年中国的著名民营企业老板进监狱的,表面上是各种原因进了监狱,其实他们有共同的问题,都是负债率过高所导致。负债率过高,资金链就免不了会出问题。资金链出了问题就会做很多违规的事。民营企业一贯都是这么做的,没人查你就没事,查你你就有问题。你看这10年来,多少民营企业的老板坐牢,都是号称中国首富的牟其中、杨斌等等,要数的话,知名的能数十几个出来。其实他们都有个共同特点,都是资金链绷得太紧。 保持一个健康的资产负债表非常重要,一旦遇到银行挤兑,企业不说破产也基本离破产不远了。薯片电视机厂目前的困境,换一个不那么能忽悠的老板也许走不到这一步就破了,换一个更务实的老板也许不会开多线程来吹牛逼,账兴许还能糊圆。 做着有护城河的生意 最后在说说价值投资大咖们最喜欢说的护城河,你说护城河深不深,并不能拿尺子去量,是体现在做的生意有没有长期的定价能力。这个主题不能大规模的展开说,不然N本书也说不完。 我觉得看这一点的时候一定需要和前面两点结合在一起来看,因为在做着一个护城河很深的生意,一般的竞争对手进不来,所以有的很好的定价能力,这就使得学而思这样的公司有着持续的提价能力和提价空间。所以有护城河不是自己说出来的,需要看到公司的产品服务的高定价能力,高粘性,高进入门槛。 长期妥妥的现金流使得企业快速扩张的时候不会受到资产负债表的制约,而可以集中精力在业务层面上进行思考,不需要天天写PPT出去融资,不浪费做业务的宝贵时间。 此外护城河深使得老生意不需要进行持续的大规模资本开支,宝贵的资本可以花在新业务和新的增长点上。优秀的企业甚至可以在老城隔壁再建一座城,再挖一个护城河,下面修一个地道连起来。我们看到有几家苹果产业链的公司就是这么干的,一不小心就会有好几个城池,俗称跨界小王子。 多元化的前提就是老业务要确认护城河足够深,里面养了足够多的鳄鱼一般的僭越者根本进不来才可以,不然挖了N个小水洼也是挡不住竞争者的铮铮铁骑的。 第三维度:治理结构如何,有没有集体的智慧 任何公司就是一群人整合资源做事情,所有的超额收益--阿尔法都来自于做事情的团队。 核心团队明确,治理结构健康 中国有句古话,叫事在人为,这句话一方面是激励年轻人要努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任何成就都是人取得的,人在变化的环境中能达到的成就可能会超越所有人的认知。 经常会有一类投资的思路,“XXX行业马上进入了爆发期,XXX公司是行业的代表公司,所以能涨”,这种就是认为有了资源做这件事就立马成了。把行业的趋势当做公司的趋势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在牛市之中也许能赚到不少块钱,但是在更残酷的市场里可能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还是上一篇文章里提及到的案例,空调市场的确空间巨大,最后存活下来的也寥寥无几。 除此之外,在公司治理里面有两类常见的代理人缺陷 因为管理权和所有权的不一致,经营层为了自己的利益损害股东的利益。这点在不少国企里会有。所以如果管理层的股份太少,就难以避免的会出现这种场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嘛。 另一种代理人缺陷是大股东用股权绝对优势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这一点主要是暴露在一些民营企业身上,例如某HK上市民营地产公司,隔三差五的把上市公司的好地弄到体外去,欺负小股东,所以公司08年之后一路下跌,中间讲过一波私有化的故事,发现不如掏空上市公司来的方便。 又比如某上市的汽车租赁公司,一手大股东减持,一手又用上市公司宝贵的现金回购,这种吃相非常难看的做法,就是治理结构不好的后果。人都是逐利的,必须要用良好的股权结构来约束这种内心的恶魔。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我提及到的第一个维度的,价值观要正,不跟心术不正的玩才能避免被玩。 民主集中制 人非圣人 孰能无过。要避免那些某一个领导人过于强势,以至于下面的所有人都起不来的公司。这样的公司在做决定的时候会枉顾团队其他成员的意见,自然也不会顾及其他股东的利益,霸道的做出决定,Bai度这种花大价钱弄了个外卖大新闻,最后又草草收场的情况在这种公司里是难以避免的。 团队需要反对的声音,我一个同学在一家非常优秀的科技研发公司担任高管,他们的团队里就有一个大家都认为是刺头的人物,反而老板每次都要请这个刺头来作为总结发言的位置,虽然大多数时候并不会采纳他的意见,但是这种保存不一样的声音的机制值得所有的人参考。 多样化的思维我想大多数人都知道比单一的思维要好,同样的如何在价值观一致的情况下让团队拥有这种多样化的思维,我想会是个很大的挑战。如果人人都有表达的权利和路径,最后还能收敛到一个一致的目标,这种公司翻船的概率就低的多,长期也会行的更远。毛主席有一句话说的非常生动: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团队稳定,激励到位 稳定的团队不能说明什么,但是不稳定的团队则一定是有问题的。撇开那种新成立的公司不谈,好公司的人才应当有一定的梯队。如果一个公司满眼小白兔,或者都是老油条,怎么能指望公司有冲劲呢;另外一个极端是公司里感觉都是四大金刚,各说各话没法协同作战,时间都花在抢资源上了,最后都被自己人坑了;对业务层激励不到位,最后是阳奉阴违开小灶,团队组团撂摊子。这种都是投资的敌人,公司的风险。 最后总结下,好公司就是有着健康的公司治理结构的靠谱团队,做着有护城河的生意,有自己的定价能力,财务上现金流充沛、资产负债表稳健,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价值观正确的公司。 符合这个标准的公司,我觉得3000多家A股里面能筛出个100-200家出来,然后挑出相对价格合适的,大概有10-20家值得买吧!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