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头条

傅海棠:研究经济学的目的是什么?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7-10-04 13:04:18 来源:七禾网


2017年9月24日,由七禾网主办、国泰君安期货协办、扬韬略微信公众号和傅海棠频道微信公众号特约支持的“《中国崛起的奥秘-财富论》公开研讨会”在杭州召开,以下是七禾网整理的傅海棠先生的演讲实录。


精彩观点:

经济学顾名思义,目的应是指导经济,怎么样更快、更好地发展,减少问题,有了问题马上解决问题、避免问题,上一次出问题了,未来如果有同样的问题,提前把它避免过去,这是经济学的意义。

指导经济更好、更快、更平稳地发展,创造更多的财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建设强大的国家,这是经济学的目的。

有人说政府别管,让市场自己来,这是不对的,首先政府肯定想要管好,现实中某些环节管得好,某些环节管得不够好,即使管得不够好,也比不管好。

在一个时间点,无论价格高和价格低,没有房子的人数量是不会变的,房子的总数也不会变,该有几个人有房还是有几个人有房,这和价格没有关系,有关系的是数量问题。想要买不起房的人有房,首先得增加数量。

无论房价高低,只要房子数量够了,我们肯定家家户户都有房,那买房就不用愁了。

经济学研究不好,投资做不好,我做投资这么多年,几次大的机遇都是从研究宏观经济上抓住的。

经济要发展、人民要富裕,必须有一个前提——要有一个强大的政府带领,这是第一要素,中国经济发展就是共产党领导得好。

我们劳动本来就是为生活提供便利的,盖了房子我们好住进去,改善我们的生活,修造了高铁,改善我们的出行。

一个国家没有自主的货币,经济根本就发展不起来。

全球经济真正腾飞,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废除硬通货,实行纸币。

购买力不足的背后是商品不足,国家想要增加购买力,不是光增发货币就够了,要多举并措。

我们做期货也是劳动,是脑力劳动,引导商品的合理价格,也有正面作用。

研究经济学的时候要想尽办法怎样促进劳动,怎样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快速致富的办法是多生产东西。

实实在在的东西是根本,财富靠生产,有生产能力绝大部分问题都能解决。坏账、经济周期、不可持续、人口红利、地方债等等,都不是大问题。

货币收放得当可以使得经济繁荣,货币收放失当就会导致经济危机。

经济学的前提不应该是假设,而应是一种确定性。

货币是发展的命脉,货币是促进一切经济活动的纽带,是推动财富创造的源泉。离开了货币,经济就成了无源之水。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生产钢铁、修建铁路都需要货币来兑换,我们M2的增加不算多。

货币供应促进生产,促进收入提高,消费提高。

没有通货膨胀,就没有经济高速增长,但是不能是恶性通胀,只能微量通胀、温和通胀。

货币自主,要对症下药,增发对应货币量,但不能过度增发。物价平稳或微涨,消费平稳或有促进,企业利润增加,促进财富生产,经济就发展了。

货币不自主,货币量不够,可能引发物价下跌通货紧缩,企业利润减少或亏损,消费意愿下降,财富生产减少,经济就衰退了。

货币政策错误,调节失当,才会引发危机,货币政策正确,调控得当,就能保持经济景气。

要不断的促进生产,千万不要压住生产。搞经济,只有生产增加,经济才能好,这是最大的根源。

只要生产在,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

劳动创造财富,财富的创造过程就是生产。

经济繁荣,主要来源生产的繁荣。

生产能力富余,好于消费能力富余,生产能力略微超过消费能力是好事。

财富多了不是罪,不够才是罪。

需求是旺盛的,并且会越来越大。

库存就是蓄水池,类似稳定器,有库存,市场才能减少大幅波动。

我觉得北京的房价,上海的房价,若干年以后,30万一平米都有可能。

一项商品,能否让大家都消费得起,表面上在于价格的高低,而实际上在于生产量的多少。

只要生产量足够大,价格会自动匹配到大家都买得起的范围。

市场是政府建立的,市场来自于政府,没有政府,就没有市场。

经济活动最大的管理者是政府,政府的管理就是“计划”,计划是纲,市场是目,纲举则目张。

整个社会的劳动组织者是政府,政府就是经济这艘大船的船长和舵手。

个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很可能以私利为基础,政府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则是以公利为基础。


相关链接:研讨部分:做期货一定要努力再努力,找到核心的本质


傅海棠:首先非常感谢七禾网和国泰君安搭建了今天这个平台,让我们能在一起相互敞开心扉地交流,今天的会叫研讨会,我们今天在座的相互学习了,就相互提高、取长补短了。我和孙成刚博士和沈良总正在合作一本书,名字说起来比较大,《中国崛起的奥秘——财富论》,研究的是经济学,我们三个亲密地合作,只要一有时间,我们就在一起相互交流。


今天研讨会我就从我个人理解的角度,讲一讲对经济的看法和理解。关于经济,目前以西方为主的叫西方经济学,也是社会的主流观点,我自己的观点认为它存在一些漏洞,并不是说它套中国经济套不上,它本来就有问题,并不是说指导中国经济就不行,它指导西方也不行,它存在漏洞。经济学是为了干什么?比方说,医学无非就是治病,我们得病了最好的办法是把人搞健康了,医学越来越发展、越来越进步,攻克疑难杂症,最后人就不容易得病了、有病也容易治好了,人人都超过百岁,最终肯定会实现这个目标。种地叫农学,怎样让我们所种的庄稼高产、稳产、丰产,采取恰当的措施,旱了就浇水,涝了就排涝,肥力跟不上我们就施化肥,长草了就把草除掉,生虫了就打药,风刮倒了就扶起来,冬天冷空气来了、条件不匹配了就搭棚,照样冬天结茄子、西红柿,不断地采取及时合适的措施,让农作物保证生长,这叫农学。那经济学顾名思义,目的应是指导经济,怎么样更快、更好地发展,减少问题、减小问题,有了问题马上解决问题、避免问题,上一次出问题了,未来如果有同样的问题,提前把它避免过去,这是经济学的意义。那些所谓的主流观点认为,经济学问题应让它自由竞争、自发行动、自生自灭,甚至认为死了也该死,这叫不破不立、推倒了重来。那得了病就该自生自灭,还要医生干嘛?明显这样的思路是不对的。经济学就是用来指导经济发展的,有了问题我们要解决问题,这样的经济学有用,即便今天没有更好的办法,可能明天或者后天有,我们这一代没有更好的办法,期望后一代有更好的办法。指导经济更好、更快、更平稳地发展,创造更多的财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建设强大的国家,这是经济学的目的。从这个角度讲,现在的主流经济学有问题,我们做期货投资、股票投资,多少和经济是沾边的,也听过很多的宏观经济学家讲过,自生自灭,这是周期,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这个观点是不对的,周期是可以改变的,现在冬天也有新鲜蔬菜吃了,老天影响的部分周期都改变了,何况是人搞出来的规律?经济学有问题本身就是人搞出来的,比较粗俗地讲,车下沟了是驾车技术有问题,不是车有问题,你不能说那是规律,车就该下沟,开了20年了,怎么样也得下一次沟,这是规律,只有下了沟了,破了再立。一个司机开了20年他失误了,下沟了,我们怎么在未来提高驾驶技术,注意这个风险,不能再开到沟里去了。从这个角度去衡量的话,现在的主流经济学观点肯定有问题。


西方经济学,还可能对社会有害,比如他们认为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你别管,让它自己来。管理出效率,完全让市场自己来哪行?大到一个企业,小到一个家庭,都要有计划,我们有句俗话说得好: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没有规划、没有很好的目标,怎么去实现?国家有“十三五规划”、“十二五规划”,市场经济是规划出来的,效率是管理出来的,所以我们要有这种明确的观点。有人说政府别管,让市场自己来,这是不对的,首先政府肯定想要管好,现实中某些环节管得好,某些环节管得不够好,即使管得不够好,也比不管好。就跟种地一样,种地的农民对他所种的农作物进行管理,虽然有的人会种地,有的人种地差一点,就算是不擅长种地的,他的管理也比让庄稼自生自灭要好得多,可能有人玉米单产搞到1000斤,有人搞到300斤,你要不管,50斤也说不定。经过人们的管理,单产快速提高,尤其是近代,有了更好的技术,生产力的提高、水利设施的建设,几乎旱涝保丰收,年年高产,这都是管理出来的。有人说应该靠市场自己竞争,长草了别管,让庄稼提高抵抗力,最后两败俱伤谁也好不了。这就是我们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不要一听他们讲,就被他们带到沟里去了,听他们的话不买房,房子要崩盘,那就不合算了,本来可以买一套房子,现在首付都不够。


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观念,本来这个事也很简单,就是要解决问题,我们怎么解决问题?比如说现在房价高,买不起了,难道房价低了你就买得起了?在一个时间点,无论价格高和价格低,没有房子的人数量是不会变的,房子的总数也不会变,该有几个人有房还是有几个人有房,这和价格没有关系,有关系的是数量问题。想要让买不起房的人有房,首先得增加数量,数量不增加,说啥都白扯。你说因为价格高你买不起,就算降到不要钱,你该没有还没有,你说价格低了就有了,可能吗?价格低了房子自己不会长出来。这个观念明显不对,你要解决问题就是要增加房子的数量,无论房价高低,只要房子数量够了,我们肯定家家户户都有房,那买房就不用愁了。为什么现在白馒头家家户户都吃上了?吃白馒头在旧社会那是很奢侈的事,大地主都不能一年四季吃白馒头,穷人更不用说了。那时候白馒头很奢侈,为什么现在要饭的给他白馒头都不成了?就是小麦丰富,数量够了,就能人人吃白馒头,这是数量问题,不是价格问题,我们要解决问题就是要促进数量的增长,我们大家天天在价格上纠结,最终不解决问题。有人希望让房价大跌,那开发商就亏损了,把钢厂就亏损了,开矿的就亏损了,明天谁还给你盖房?没房的人更住不上房了。让开发商赚点,开矿的赚点,钢厂赚点,有积极性去生产,房子还能多一点,我们还能买上房,这才能解决问题,我们要正确地看待这个问题。


有人说你搞期货的研究经济学干嘛?经济学研究不好,投资也做不好,我做投资这么多年,几次大的机遇都是从研究宏观经济上抓住的。



关于中国崛起的奥秘,有四个支柱(强大的政府、正确的道路、勤劳的人民、自主的货币)、一个核心(劳动创造财富)。首先是强大的政府。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印度比中国条件都好,它当时的技术、资源都比中国好,人口也不少,那为什么过去的三十多年,中国突飞猛进了,印度发展却比较慢?还有南美洲的阿根廷和巴西也是这样,经济起不来,论资源比中国还好,人口也不少,那是什么原因?——强大的政府。这就跟庄稼一样,好坏是在种地的技术,企业好不好在老总的管理好不好,为什么马云做得这么好,不在互联网技术,也不在这个社会,而是马云有本事,要不是马云、马化腾,中国在互联网方面的应用可能就会落后。经济要发展、人民要富裕,必须有一个前提——要有一个强大的政府带领,这是第一要素,中国经济发展快很大的原因就是共产党领导得好,我不是拍党的马屁,就是国家、政府好,我们的政府是英明的,是伟大的,虽然我们有时候对政府有这样或那样的看法,这是另一回事,这都是次要的。政府强大,社会就能稳定,我们搞生产就有条件了,国泰民才能安、安居乐业,这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但是政府强大了,还得有正确的道路。政府再强大,走的路不对也不行,就像马云,如果他选择的道路不对,不去搞互联网,他可能也没有现在的名气大,当然,马云的发财对整个社会是造就了很大的贡献,他个人发财那是表象,实际上还是在为社会谋福利,提高了很大的效率,节约了很多的人工。中国走的道路正确,这个道路正确就包含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二元经济体,西方为什么发展这么慢,就因为它跑偏了,以市场为主、国家为辅。在一个国家的所有企业里面,不能相互协调也不行,中国为什么发展那么快?所有的企业都是一个小企业,国家是一个大企业,国务院就是董事会,综合管理、相互协调,中国所有的企业都是国家的子公司,只有这样才能相互协调,要放任市场,国家对企业没有协调能力、统筹规划,就会跑偏。你有一个企业,我有一个企业,我们就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只要我的利益最大化,你死了与我无关,可是最后,你死了对我也好不了,互惠互利才是最终的目的。可是我们自由竞争还是讲私利,只要我好就行,要是按照自由市场就是这个结果。完全自由化也不行,像俄罗斯转向自由化就经济崩盘,中国为什么没有崩溃,就是因为没有完全自由化,大型的支柱产业还是在国家手里,小的产业在个人手里。银行都是国家的,银行是国家的金融系统,它有好处,不像美国,银行都是个人的,只有美联储算是国家的,相当于中国的央行,其它银行很多是个人的,个人的银行就有问题了,政府不好协调。像中国,银行是国家的,有些国有大型的企业也是国家的,前几年价格往下跌的时候,有些煤矿据说亏了几十亿,到底数字有多大,咱们不得而知,要是国家不管,企业就关门了,工人就下岗了,工人下岗了就没有收入了,然后他消费就不行了,那其他企业,生产的商品买的人也少了,它也亏损,这样恶性循环就坏了。我们2015年12月13号左右到甘肃青海,去大型的铝的企业调研,企业连亏三年了,企业中午请我们吃一顿饭都请不起了,上万人甚至数万人的企业,都请不起一顿饭了。可是活还是要干,铝没少生产,量还在增加,只是它卖的价格低,亏了也卖,也被我们消费了。政府不让关门,为了当地的就业,亏钱咋办?政府给贷款,那就继续干呗,这就是中国的特色,路就很正确,这就对了,亏了就亏了,国家给你补贴发工资,反正活没少干,财富没少创造。


不协调就通过政府这个家长把它搞协调了,我们要相互协调、互本互利才是最终的目的,最后要都好,所以这就是共产党正确的道路,正确的道路还有很多,中国这个特色就解决了很多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金融危机、长期的经济下滑,在中国不会出现,政府是四两拨千斤,解决大问题在于政府,不在市场。2015年的时候,我记得当时的宏观经济学家都说是癌症后期,谁搞也白搭,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也躲不过这个周期,事实证明,很轻松就躲过了,房地产的泡沫那个时候也是中国最大的问题,事实证明,后来一年多的时间可售的房子几乎被抢光了,事实证明供不应求,不是供大于求,说明原来我们的看法有问题。曾经我也不断参加研讨会,也碰到不少的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我一听他们讲话,有时候气得饭吃不下去了。2015年1月有一次在一个闭门会议,有人讲,中国马上要完了,香港要崩盘,地产要跌价,股市要崩盘,那个时候香港的股指是最低的时候,我想他那个时候放空恒指,早爆仓了。当时我这样说,你的家业,留下的都是财富,何况我们现在开发的盖的新楼盘,你家里那个房子就是财富,开放商盖的新的就不是财富,就是泡沫了?房子盖好了,才能更多的人住进来,要是没有那么多的楼盘,让老百姓去解决住房问题,大家都想住城里,怎么住?想要住进去这问题还不好解决?房子多了,让老百姓住进去不就完了,当然不能白给,白给就没有劳动生产积极性了,还得让购房者有压力,住进房了以后就劳动创造财富,继续为没有房的人解决问题,不能住进来不跟你要钱,你不干活了,那你住进来别人怎么办?


我们劳动本来就是为生活提供便利的,盖了房子我们好住进去,改善我们的生活,修造了高铁,改善我们的出行,我们劳动的目的如果是为了拿到一大把钞票,有啥用?那最终是虚的,实物才是真正的财富,我们的劳动结果就是创造财富,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有天晚上我在上海看见东方明珠周边,整片灯火通明,马路四通八达,我就很自豪,这种民族的自豪感、国家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有人说我们劳动有压力,我感觉就值了,这就是我们的劳动的结果和财富。有人说我们劳动有压力,你光去旅游、去打麻将了,老讲究享受不讲究劳动,你倒安逸了,国家衰落了,家庭也衰落了,其他的国家发展起来了,有什么能直起腰来?不能太安逸,拥有物质财富是最大的幸福,你买了个车多高兴啊,虽然你在买车以前,劳动付出了很多,你买个房住进去,多自豪啊,感觉以前流的汗也值了,这才是真正的自豪和幸福,所以物质财富是幸福的基础,有人说追求物质财富不对,你没有物质财富怎么幸福?每天饿得要死,那就麻烦了。


中国有底子,过去五千年在中国人的心目当中,我们都是勤劳的,游手好闲像欧洲人那样,是被打击的对象,那叫碌碌无为、一事无成,都不愿意好好工作,你说他们这样怎么发展起来啊?欧洲衰败了,它能不衰败吗?不干活,天上不会掉馅饼,没有免费的午餐。中国人民就挺好,不能闲着,想尽一切办法去找工作,中国人民勤劳,这个不用说,全世界这么多的民族当中,可以说中国人的勤劳是首屈一指的,比其他的民族更能干、吃苦、耐劳,这是被事实证明了。东南亚很多国家现在也懒,去上班,工资还不能一个月一发,还得一个星期一发,一个月一发就不干了。干了一个星期,拿一千块钱,可能明天不来上班了,游手好闲去了,过了一个星期,钱花光了,他又来了。这样的人多了,怎么能发展起来?勤劳是我们发展的根本,劳动创造财富,我们有勤劳的人民。


中国人还有一个发展起来的方面,就是攀比的心理,你家买了车,放在门口了,我感觉回家没面子,本来我也不开车,明天借钱也要买,买了放门口,这也促进了消费,促进了生产。还有丈母娘的要求,有车子、还得有房,没有的话我这姑娘不能嫁给你,这也攀比,逼着去买房、买车,实际上背后是发展了,如果丈母娘没要求,他可能就不买了,那开发商的楼就卖不出去了,就不继续造楼,有人买了,他就去干活,楼卖完了,他继续造新的楼。还有相互请客、轮流坐庄,比如儿子考大学、老人大寿、儿子结婚,总体来讲都要请客,少则几十桌,多则上百桌,轮流坐庄,促进了消费,提高了生活水平。所以很多的中国特色,也辅助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当然不同的角度可能会得出不同结论。有人可能说,这不对,应该反对铺张浪费,啥叫铺张浪费,哪浪费了?都是我们吃了的,提高我们生活水平,你说吃不完,有点吃不了也没事,喂猪了,无非是人比猪高级,人先吃,吃不完让猪吃,猪吃了长肉再让人吃。天天吃咸菜,勤俭节约,这有用吗?什么时候生活水平能提高?我们这样消费,还没消费完,何况不消费了,这个生产能力我们就要消费,只有消费得多,我们生活水平就高,你不消费生活水平就不高了。但是如果你有5条鱼你吃不了,你扔了,大部分的人穷得吃不上鱼,那不行,这就不对。如果人人吃都吃不完,这就对了,那我们就使劲吃,使劲搞生产,打麻将快乐,我看养鱼、养猪、上班也快乐,打麻将可能造成不快乐,我们上班后会成就更多快乐和幸福。这些讲的是勤劳的人民。


自主的货币,这个话题更大,为什么要有自主的货币?实际上有些国家没有自主的货币,尤其比较小的国家,流通美元,经济肯定发展不起来。东南亚某些国家,流通人民币,流通人民币中国人民就得到利益了,最好全球都流通人民币,肯定我们就得到利益了。一个国家没有自主的货币,经济根本就发展不起来。中国有自主的货币,不受外围因素的影响,我们完全有自己一套,包括外汇的管控,也有人提出反对的意见,认为汇率不自由,特朗普说中国操纵汇率,我们操纵汇率,他就没有操纵?他操纵比我们还厉害,他为什么反对我们外汇管控?如果美国的钱往我们国家跑,你看看他管控不?他马上就控制。他宣传自由汇率,无非就是让我们的钱跑到他那去。所以我们管控汇率是对的,我们不要有偏见,不要受西方人的影响,他们可能别有用心,宣传那一套经济学,无非是让我们的钱跑他那去,汇率要管控。为什么要有自主的货币?货币不自主,比方中国自己发人民币、自己订人民币政策,我们的财富要增加,生产量要高于产量,我们生产能力提了,比如增加60%,需要货币流通和交换,是需要用钱的,没有钱不能交换,产量高了60%流通量就得增加60%,那就需要多一些货币流通用于交换。以前叫印钱,现在不用印了,数字货币了,原来还得造纸,污染环境,现在纸都不用造了,都扫二维码了,很方便,这个货币制度,有调控空间。没有自主的货币是不行的。


现在主流经济学的观点对货币的认知,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老认为钱是货币的根本,在我们的意识当中把钱看成财富的第一标志,这是不对的,货币最多算是财富的象征,它不是真正的财富,比如说马云有很多钱,只是一个财富的象征,真正他拥有的财富是他吃的、喝的、他住的房子,像宗庆后,生产了很多娃哈哈,据说宗庆后很节俭,一天消费就几美元,娃哈哈都被我们喝了,他能喝多少?所以说,钱多只是个象征。怎么利用货币,促进人民的积极性,去劳动创造。还有我们作为对经济的理解,认为企业亏了就对经济不好,前几年钢厂亏损,但工人也没少干活,钢也卖了,楼也盖了,高铁也修了,可是因为售价低,本来成本就是2500,卖的1600,从账面上看它是亏了,但是东西没少生产,没少创造财富。要是把钱直接给工人让他花,把工厂关了,没有商品产出了,那人民币真变成泡沫了。所以想办法让它能盈利,扩大需求,让价格上去,让它正常地进行。长期亏不行,年年亏,亏50年,肯定不行,短暂地亏几年没问题,后续价格上去了它就赚钱了。你如果把钱直接给工人,工人也不干活,财富不增加,没有可购买的商品,拿了钱有啥用?国家怎么发展?所以我们对经济的认知一定要从本质上去看问题,最终的结果是我们要生产的东西多,这才是真正的财富,货币的数量、企业短期的盈亏,这都是表象。


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个万元户,当时很厉害,没过三十年,万元户啥都不是,那个时候在农村有一万块钱,以为在农村呆着,一辈子不用干活,存款的利息都够用了。但是不干活行吗?没过几年,还得继续劳动。因为如果发点财的都不干活了,那社会财富就下降了,就没法发展了,都坐享其成,那社会怎么发展?现在社会为什么发展就好了,再有钱的也没像旧社会那样有一大堆丫鬟,虽然也请保姆,那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效率,不是为了安逸和享受,不是旧社会那一套,所以社会就发展了。像我去年赚了一点钱,我不继续努力工作,到时候只买得起4袋大米。我自己要好好工作,还让我的儿子、孙子好好工作、上班,创造财富,不能坐享其成,这就对社会做出贡献了。要接受一定的通货膨胀,当然速度不能快。这些事我们要看得明白,就要理解通货膨胀,有人说通货膨胀是剥削人民,这个看法是不对的。更多是把有钱人的钱稀释,再分配。有一个亿的人,在上海买个房如果只花100万,钱什么时候花完?在上海买个好一点的房子,一下子好几千万,买个房钱就去了一半,国家拿着他的钱再去修高铁、再去造公园(老百姓低价或免费享用),让工人赚了,工人又买房,又回到国家手里去了,明年再去建企业,再去补贴医疗,照顾老年人。我们要看清楚,背后是这样的,不是我们表面上理解的我们赚的钱都被国家弄去了,这不对。如果我们腰包都很鼓,家家都是十几亿,都没人去劳动,到餐厅吃个饭炒个大白菜也要15万一盘,那麻烦了,所以买房钱回去了,大家继续劳动,商品的供应才源源不断。我们的动力来自于赚钱,干活感觉赚钱了,农民工赚了50万他感觉也挺幸福的,他买个车、买个房,这样他还去劳动。他要是赚了50万,买个房就只花10万,明天不干了,很多人不干了,你吃的菜、吃的馒头也没了。国家的政策和管理我们要理解,为什么中国经济发展得快,中国有一套办法回收货币,促进劳动生产。如果你说这样不好,那你给个更好的办法,如果没有更好的办法就按这个办法来。发展经济也是这样子,你要是没有更好的办法,目前就按这个办,所以你得明白这个道理,就知道经济怎么发展。


为什么经济曾五千年都不怎么发展?科技水平没有这么高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就是没有纸币,它是硬通货,硬通货有个缺点——财富增加,货币不能同步增加。这就带来了问题,财富增加了,我想劳动,我想去干活,可是你创造了这个财富,你没法去交换,因为钱没有增加,钱不增加,财富增加,商品相对于货币就得跌价,一跌价卖的商品就不够本钱了,就得倒闭。比方你造个车,10万的成本,但因为钱不够,别人只能花5万块钱买你的车,你本来要卖15万,还赚5万,现在别说赚钱了,卖10万也卖不了,货币不够,只能卖5万,下一次再也不生产了,就造成通货紧缩,阻止生产的发展,妨碍财富的增多。所以没有广泛应用纸币以前,就是这样,过去几千年经济始终都起不来,咱们也看看经济发展的历史,全球经济真正腾飞,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废除硬通货,实行纸币。我们要理解,货币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核心力量之一,所以不要指责国家发钱,我看发得太少,放货币是个无成本的事情,又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何乐而不为?不放,经济倒退,你选择是让经济发展,还是让经济倒退?如果说国家发钱不对,你有更好的办法,让经济照样高速发展,那也可以。很多经济学家说不行,但也没提其他办法。货币是财富的容器,发钱相当于不断的将高速公路拓宽,不断新建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才能发展起来,没有宽的公路经济怎么发展?


购买力不足的背后是商品不足,不过国家想要增加购买力,不是光增发货币就够了,要多举并措。像2015年底开始降低首付,增加原有货币的流动性;像拆迁直接给补贴款,也没有增加太多的货币量,但是增加流动性。这些举措都是在千万百计增强购买力,是我们强大政府做出来的,全靠市场自己协调肯定不行。


讲完四个支柱,回到本源上还是劳动创造财富。但是这里的劳动要正确地理解,不是下地干活才叫劳动,劳动有分工,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有人说傅老师说的不对,农民工辛辛苦苦劳动,还是买不起房子,买起房子的都是不干活的。这种想法就不对了,科学家在劳动,企业家在劳动,国家领导人也在劳动,而且比农民工劳动得多。我们都知道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发明机器的人当然能发财,他们解放了多多少少的劳动力,所以他们也是在干活,不要狭义理解劳动只有把腰弯下来下地才叫劳动。像我们做投资也是劳动,是脑力劳动,引导商品的合理价格,也有正面作用。


我们要正确看待财富的来源是劳动,天上不会掉馅饼。我们研究经济学的时候要想尽办法怎样促进劳动,怎样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快速致富的办法是多生产东西。有一个形容贫穷的词叫家徒四壁,没有财富是因为没有劳动,没有劳动的原因是没有地方去劳动,主要还是没有企业。企业越来越多,我们都去参与生产,东西越来越多,经济就越来越好,关键就在于“多”,达到人人有份的级别。像李嘉诚不断盖楼,就会不断有人住进去,他本人赚钱亏钱都是表象,更多的人会拥有房子这才是根本。但是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买不起房子,那是因为房子数量还不够,我们要想尽办法多盖房子,也就是要多生产钢、水泥、玻璃、PVC。有3倍的生产量就能有3倍的房子,3倍的高铁,那中国就腾飞起来。美国发展也是一样,大搞经济就把全美机场,高速公路都修一遍。但是也可能说说而已,特朗普上台也很长时间了,还是没有真正落实。之所以搞不成是因为没有基础产业,东西都没有,不像中国,需要生产,工人多加两个小时班就够了。我们的钢产量世界第一,每年近十亿吨生产量,美国就几千万吨,当然是中国牛。这背后的意思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是根本,财富靠生产,有生产能力绝大部分问题都能解决。坏账、经济周期、不可持续、人口红利、地方债等等,都不是大问题。很多经济学家都认为货币发多了就是泡沫,盖了很多房子没人住就是鬼城。我认为不是这样,没有房子盖一片空地才是鬼城,现在很多城市所谓的“鬼城”都很多人慢慢住进去了,都变成豪华小区了。郑州东区前几年是著名“鬼城”,现在是郑州最贵的房子。之前济南高铁站那一片也是很多房子没人住,但是不要担心,没房子住的人还多着,现在成了济南市很好的房子。地方债很正常,政府没有债务才说明这个地方没有钱,政府债务越大老百姓腰包越鼓。政府投资地铁、公园、修天桥、改造河道,这里产生的财富都让老百姓赚去了。政府卖地盖了楼,老百姓购买,政府造了高铁,老百姓花钱坐,一部分钱又会回到政府,然后政府再扩建楼房,再造更多的地铁、高铁。就在这种循环中,我们的财富不断增长。看通这些事,你就不会再受传统经济学那些唱衰的说法影响了。2015年的时候经济学家就觉得经济要大崩盘,某些人聊天时都说中国经济分分秒秒要崩,结果最后什么事也没有。如果在他们说之前就能想清楚我说的这些道理,就会明白无非是国家政策稍微调控一下,马上就好了。比如说你原本能吃六个馒头,先给你吃三个馒头,没吃饱,就给四个,还没吃饱就给五个。五个还没吃饱就怀疑了,中国降准降息增加投资了,经济还不好,就说放水不管用,其实是力度不够大,措施不到位,吃馒头就是能解决饿的问题,而且永远有效。有个词叫边际效应递减,就像有抗药性,但是抗药性是有对立面的情况下,一次两次三次用同样的方法进攻敌人,敌人就知道你用什么方法了才会有抗药性。但是金融不一样,搞经济是单方面的,没有对手,就跟饿了吃饭渴了喝水一样,有人说饿了再吃馒头也不能解决问题了,因为边际效益在递减,这是不对的。前一段时间上海有个论坛里有人说“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要么搞市场,要么搞计划,但是不能兼得的鱼和熊掌犯冲,市场和计划根本就不犯冲为什么不能兼得?两者能够合二为一,既遵从自然规律又有计划,既要反人性,又要顺从人性,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同时考虑,那效率就提高了。



这张是沈总画的图表,核心就是财富。财富来源于劳动,来源于勤劳的人民,背后是效率的提高。提高效率的办法有科技、管理、教育、交易。仔细看这张图,发展经济的较多方面都在这里了,当然不同的时期要采取不同的措施。这里有四个支柱一个核心,其中有个支柱是自主的货币,土地财政行程部分货币的回流。有人认为土地财政不可持续,其实通过二次分配是促进公平的。有钱人买房子很贵,把钱交上去修了地铁,方便更多农民工享受便利、便宜的交通,这些钱较多来源于土地财政。税收也是这样,有利于普通民众。富人买个300万的车要交很多税,普通人买个6万的车交税很少。如果等比例收税,那可能穷人永远不能翻身,有钱人的钱也会增长的越快。货币收放得当可以使得经济繁荣,货币收放失当可能会导致经济危机。大家可以仔细看图,是经济发展的模式,不像西方的数学公式,我们叫哲学。

责任编辑:李烨
Total:21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