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产业&金融精选

1987年香港股市暴跌给A股的启示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7-10-20 11:32:42 来源:新浪财经 作者:易宪容

  在年初,香港股市早就流传着“逢七必灾”传言。因为,从历史上来看,从1987年,1997年及2007年,香港股市不约而同地同时发生或酝酿发生股灾。在30年前的10月19日,全球股市正在上演一场惊心动魄的股灾,而香港市场更是这场股灾的暴风眼。也正是市场有这种传言及心理,今年10月19日香港恒生指数下午后也出现突然暴跌,一度曾暴跌超过600点,全日收报28159点,下跌552点,创下2016年11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还好,欧美股市在当天开市后,尽管也出现下跌,但跌幅则是很小。德国、英国、法国股市跌幅约在0.47-0.29%之间,美国道琼斯指数开市后中也一度重挫122点(或0.5%),但最后当天还是上涨了5点,报收23163点。香港的股市大跌并没有引发全球10月19日的股灾,这是万幸。但1987年10月19日香港股灾的发生是值得回顾及反思,这对如何发展中国的股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回顾历史,1987年10月19日,全球市场正在引发一场惊心动魄的股灾,而香港则是这场股灾的暴风眼。因为,从当时全球股市的背景来看,与当前全球股市在上涨,股市指数不断创新高,市场完全沉浸在一片欢乐情绪之中。也在是1987年前9个月,香港的恒生指数上涨达到了50%以上,比2017年前9个月上涨30%还要夸张。也正是股市投资者都处于极度亢奋,期待香港恒生指数将突破4000点关口之际,没有人会想到一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股灾随之而来。


  先是1987年10月16日(星期五)美国道琼斯指数当天突然大幅暴跌近半成,从而引发的负向影响则是一发不可收拾。10月19日(星期一)开市,亚洲股市延续了上一周美国股市的跌势,开市后出现了恐慌性的抛售。当前香港恒生指数暴跌420点,跌幅达11%。随后英国伦敦股市及美国股市开市之后,也随着亚洲股市暴跌,当天美国道琼斯指数下跌了508点,跌幅近23%;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也暴跌了20%以上。如果以当前美国道琼斯股市指数的水平来计算,美国道琼斯指数相当于下跌超过了5200点。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美国股市的“黑色星期一”。


  在香港股市1987年10月20日开市之前,香港联交所召开紧急会议,并在香港财政司批准下,宣布停市4日。但是,香港股市停止交易4天,并没有阻止香港恒生指数继续下跌。10月26日香港股市重新开市,香港恒生指数更是当天暴跌达1120.7点,跌幅达33.33%,是有史以来最大单日跌幅。香港政府不得不动用外汇基金来支持期货市场免于崩溃。1987年10月,香港恒生指数全月累计下跌了45.8%。世界各国的股市出现了大跌暴跌。比如英国股市累计下跌了26.4%;纽约股市累计下跌了22.6%;澳大利亚股市累计下跌了41.8%。对于当时股市暴跌的原因,后来有不少研究,得出的结论却是众说纷纭。不过,有一点是有共识的,就是很大程度上与市场过度乐观情绪、投资者过度亢奋过度投资炒作推高股价有关。


  更为重要的是,这场全球股灾不仅对香港市场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也应该是后来所发生的几场金融危机先兆。香港股灾之后,港英政府其后委任戴维森(IanHayDavison)撰写报告书,彻底改革香港的证券市场。香港的证监会、交易所、中央结算银行等也在这个时期成立。同时,香港股市暴跌也让不少投资者倾家荡产,一辈子无法翻身。


  可以说,1987年香港股市的暴跌所产生的深远的影响,应该对国人会有不少启示。就如中国股市2007年及2015年股市暴跌一样,任何股市的暴涨或过度繁荣,很大程度上都是与投资者过度乐观的情绪,与投资者亢奋有关。在这种情况下,是可以吸引更多的公司上市,是可让一些公司融资到低成本的资金,但是这些上市公司获得这些成本低的资金之后,并不会增加更多的实体投资,而可能会让这些资金进一步推高股市价格,从而让股市的泡沫越吹大,甚至于正在吹大的股市泡沫不等到破灭是不会罢休的。当前全球不少国家的股市就是如此。而股市的泡沫一旦破灭,想恢复市场之信心是难上之难。所以,当前中国股市之所以很难走好,与实体经济如何多少关系,与上市公司的质量好坏没有多少关系,而是在于2015年中国股市泡沫破灭之后,其信心并没有恢复了。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市场如何叫嚷中国经济出现新周期,但能够起到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如果中国股市的大跃进发展,其结果早就摆在那里。


责任编辑:翁建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