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1.橡胶宽幅震荡、重心下移、反复磨合的行情将是四季度主旋律。 2.后续向上的动能为:市场对于国家经济持认可态度,有宏观立足之本。 3.后续向下的动能为:一、短期内看不到资金在橡胶上有充沛的流入;二、基本面上的压力明显,套利盘里大量隐性的供应后续很可能会转换为显性的供应和库存;三、看不到工厂春节期间冬储的诉求。 4.想要化解供需上的矛盾,与其靠停割来炒作热点助推行情上行,还不如期待政策面的刺激更有时效性。 5.今年存在一个怪圈,即资金有很大的能力去打翻所有基于基本面的判断,经常让比较传统的思路不断地处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斗争当中。 6.盘面操作上,最好采取观望的态度,也可轻仓持有空单期待万元底部是否成立,但最好不要去抓反弹行情。 专访嘉宾 范燕文,上海成俊橡塑公司期货部研投总监。期货从业经验四年,现货从业经验四年,执着于行情的深入研判,产业链期现结合,为公司策划投资策略以及套保计划方案,严控企业资金、进出口贸易风险。曾在《期货日报》《新金融观察》《证券时报》等多家报刊和网络上发表专题文章。 2011年2012年蝉联荣获期货日报与证券时报举办第四、第五届届中国分析师评选最佳天然橡胶分析师兼上海期货交易所天然橡胶优秀分析师。2013-2014年上海电视台《东方财经-交易前线》栏目特邀直播嘉宾。2016年,作为第一财经《期货周刊》栏目特邀嘉宾,对橡胶市场做出了精彩的分析判断。 采访内容 1 近日橡胶的表现可以说是宽幅震荡,没啥亮点可言,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如今的局面? 范燕文:确实,最近橡胶的表现就是上下空间都没有办法打开的僵局,一个月整体振幅仅有1000点左右,这种幅度基本上磨灭了很多头资者对它的投资热情。 其主要原因为: 一是源于国庆节前的大跌对整体市场的杀伤力非常大。而且从当时基本面的格局来看,需求端整体稍微有一点起色,但在跌停这种巨大的打击下,直接导致了国庆后终端再也不敢贸然去进行采购。 二是10月份之后供应量一直在攀升,海外供给充足,不断地有资源到港,这也是最大的一个因素。 三是期限价差的回归。在市场炒作最热的时候,价差是达到了3000-3500点左右,而且是反复给了无数次的机会。但在国庆前后,基差直接回归到了2000左右,最低时达到1700-1800的水平。如果终端在国庆节后没有进一步的采购欲望,库存的消化过程其实是非常困难的。若仅仅依靠套利盘内部的自我循环去消化,持续性是很难保证的。 虽然整个现货端表现出来非常大的压力,但是从外围的市场表现上看,有对中国经济的认可与技术面反弹的预期。橡胶价格从17800跌到了12900,在这么大的一个跌幅下,大家就会想是不是会有一个反弹的空间。 所以,每一次在达到或接近下面的临界点,比如在13000、13100的时候,都会有一个抄底的动作,由此,就导致了整个行情上也很难,下去的也是非常难的局面。 2 后续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才能走出现在的不明趋势? 范燕文:其实在我看来,现在想要打开空间走出僵局还是非常有难度的,因为现阶段,多空双方对于短期以及远期上仍有不同的预期,并且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分析一下现在向上的动能,十九大的经济会议之后,市场对于国家的经济是持认可观点的,国内券商类对于2018年的报告均呈现了中性偏多的观点,海外投行的报告上亦对中国的发展前景有比较好的肯定。 因此,从长线投资者的角度来讲,是有宏观立足之本的。如果资金重新回流到整个商品市场,或者说重新介入到橡胶这个品种中来,那么就会有打开上升空间的能力。 再来分析一下向下的动能,从短期来看,虽然资金流入的预期是存在的,仍未看到资金在橡胶上有充沛的流入,整体的动能上,相对而言还是比较欠缺的。 另外,向下的动能则更多的可能还是来自于产业基本面上的压力。从11、12月份现货端的情况来看,不论是对于成品的需求、还是订单状况以及成品的销售压力来看,市场是十分清淡的。基本上现阶段,工厂春节期间冬储储备的行情是看不到了。 再者,今年1—9月份,中国的进口量出现了28%左右的增长率,这个数据是非常惊人的。考虑到今年重卡市场整体的表现相对而言确实比较良好,也仅仅只能消化5%以内的增长幅度。但现在已经达到了28%这样的增长水平,这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消化得了的。 其实这种大幅度的增长量,大部分来自于套利盘,因为市场给予了套利盘一个丰厚的空间。在未来的两个月,很可能就把套利盘里隐性的供应直接转换为显性的供应和库存。而在现在这种内部不能有效循环的情况下,压力就更加会不断的累积,最终反映到行情上,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现货每天都在阴跌。 综合以上分析,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打开橡胶的空间,基本面相对而言是非常弱的。后续可能还是万变不离其宗,期货继续向现货端回归的概率会更大一些。 3 那么后续在供需上的矛盾又该如何化解? 范燕文:我觉得想要化解这个矛盾也很难,可能还是需要有一个政策方面的引导。每年橡胶都会有不同的炒作题材,前段时间橡胶协会下发了一个文件,要调查工厂实际的年消化量,以此来判断进口最终的消化量如何。这样的话,可能就会重新回归到关税问题的炒作上,通过提高关税来抑制进口量。 对于目前大量进口混合胶,也可能会更改其进口标准以达到抑制进口的目的,这也是一个炒作的题材。 另外,在前期行情的空间相对比较大的时候,也提到过轮储的问题。 也就是说,在我看来,对于目前供需上的僵局,想要化解或者说使其能够往其他方向演变,可能还是要关注下政策方面的动向,单纯从供需上看,暂时是看不到动力的。 4 有观点认为,十二月左右,橡胶会进入停割期,这能否作为市场炒作的新热点助力盘面上行?为什么? 范燕文:一般在行业内,是有开割初期有上行动力,停割初期有下行动力的传统惯例,实际上也是取决于开割初期刚好是工厂原料消化殆尽的时候,有补给的需求。同时,在开割初期,天气以及供应的好坏对行情也会有一些刺激作用。相对的,停割初期也是一样的,工厂一般也都会储备一定的资源来过渡冬天或者停割期这两三个月的时间。 但是今年跟以往不同,前面我也有讲到,今年整个显性的库存比历年都要高,那么停割对于工厂来讲,备不备货其实影响都不是特别大,没有必须要依靠冬储来过渡供应上短缺的诉求。 并且,今年新能源方面的消费相对而言是比较亮眼的,但替换市场这一领域相对是很惨淡的。 所以,与其靠停割来炒作热点助推行情上行,还不如期待政策面的刺激更有时效性。 5 相较往年来讲,今年对于轮胎厂而言是否有什么特别之处? 范燕文:其实最近我们确实可以看到一些不同以往的情况。对于轮胎厂来讲,对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关注度其实并不是特别高。 去年同期,整个天然橡胶价格在不断的上行,导致1、2月份时,轮胎工厂一直在不断地提高成品的销售价格。但今年橡胶价格又从2万回到了1万多,在已经跌了1万多的情况下,轮胎工厂却并没有出现明显降价的过程。 这个现象应该是由国家环保力度加强导致的。轮胎企业有很多跟化工原料有关的辅料,虽然这些辅料在轮胎制造上的占比较小,但其价格基本上都出现了翻倍的上涨。辅料的上涨跟橡胶价格的下跌刚好形成了一种反向关系。 而且这些化工原料也并不是说想买就能买到,这又对轮胎厂整体的开工率产生了抑制作用。如果轮胎开工率上不去,也就会对天然橡胶的需求起到抑制的作用,但对于一些比较紧俏的轮胎型号,就会依然紧俏,即轮胎成品价格无法降价的现象。 所以,我觉得,天然橡胶在无供给侧改革和环保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再考虑到天胶的供应压力,后续橡胶可能是步履艰辛的。但在另一端,即成品轮胎的销售价格上,相对表现又是比较坚挺的。 6 根据您的分析,您认为目前轮胎厂的盈利水平如何? 范燕文:其实在今年11、12月份,橡胶产业从上到下,整体的日子应该都不太好过。虽然从三季度的财报来看,轮胎厂的盈利水平比二季度有所好转,主要也是因为天然橡胶价格的大幅下跌让成本端减轻了不少压力。 但是从四季度的行情来看,现在轮胎不降价的最大弊端是什么?其实在于轮胎经销商,特别是一级经销商,不愿意继续拿货,不愿意把轮胎厂的成品库存转嫁到自己手里,除非库存消化到一定程度。最终就可能在12月份或者明年1月份的时候,工厂会有一轮变相的降价促销,只不过降价的幅度没有去年橡胶涨价时那么夸张。 7 综合以上分析,您认为橡胶后续的走势将会如何? 范燕文:从基本面的角度来讲,肯定还是偏空的思路。但是今年也有一个怪圈,即资金有很大的能力去打翻所有基于基本面的判断,经常让比较传统的思路不断地处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斗争当中。 短期的压力应该还是来源于市场的消费需求整体处于一个逐步降温的过程中。因此,我个人认为,资金可能也不会在这个时候盲目地介入到商品期货的标的物中。 目前,橡胶1711合约跟1801合约还是2000点以上的基差格局,也不排除远月的合约会继续跟近月合约进行收敛。那么,在这种震荡的格局下,重心可能就会不断的向下,反复磨合。 至于会下移到哪里,就沪胶指数来讲,前两三年的位置低点也是在1万块附近,是有这样一个比较明确的技术指标存在的。所以,我认为可能要观察、等待,沪胶在万元附近的底部是否能够成立,或者说是否能够成为一个长期的底部。 8 在盘面操作上,您有什么建议可以与我们分享呢? 范燕文:因为现在整体格局是非常震荡的,而且空间非常小。所以,一般情况下,我的建议就是最好采取观望的态度。如果还是站在基本面角度比较看空的情况下,也可以轻仓持有一些空单。 目前沪胶指数在13300多,距离“万元底部是不是成立”还有两三千的空间。在向上没有什么动力的情况下,那在这个位置拿住空单应该应该还是可以去期待的。 短期来讲,最好还是不要去抓反弹,宏观上真的没有太大的亮点能够让我去抓反弹行情时能够做得安心。 责任编辑:韩奕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