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或许可以称为A股进入“机构市”新时代的开端,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于无声处悄悄变化,机构主导市场时代已经到来。机构投资者渐成A股主力军,由此带来了市场行情、投资风格的显著改变。个人投资者究竟如何认识和应对A股“机构市”特点,在“机构市”新时代如何投资布局? A股进入“机构市”新时代的大背景,是近几年日益明显的金融全球化和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进程的加速。外资机构投资中国证券二级市场,主要通过QFII、RQFII、深港通和沪港通的渠道和方式。截至6月29日,央行最新QFII和RQFII报批总额分别为924.74亿美元和5331.04亿元人民币,深港通和沪港通的南北向成交量不断扩大。截至2017年9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的境内人民币股票资产达1.021万亿元,首次超过1万亿元大关。相较同期沪深两市逾56万亿元的A股总市值、逾44万亿元的A股流通市值而言,外资持股占比约为1.7%、2.3%。也正因为多年来不断推进金融开放,A股也在今年6月被纳入了MSCI的新兴市场指数,初始纳入222只大盘股。近日,明晟公司宣布了A股入摩的具体时间表,在2018年6月1日A股将正式入摩。2018年9月3日,将A股的纳入因子提高到5%。 在外资持股突破万亿的同时,国内专业机构投资者持股市值占比也稳步提升,机构投资者成为市场主力军。据招商证券研报,截至2017年二季度末,机构投资者(不含汇金持有的四大行股份)在A股持股60772.05亿,占自由流通股的比例约为29%,其中,公募基金7.99%、私募类4.16%、保险保障类7.06%、国家队6.82%、境外资金2.63%、券商自营0.52%。可见公募、私募、保险保障类及国家队资金是目前市场上规模最大的四类资金。 外资及国内机构投资者比例的不断抬升,使A股市场的投资风格逐渐变化,过去“散户市”的题材投机风格开始让位于蓝筹成长主导的价值投资。境外资金配置的前十大股票均为市场广泛关注的蓝筹股,公募基金对小盘股的偏好减弱,转而加仓大盘股。2015年救市之后国家队持股市值基本保持在4.5万亿左右,其中对四大银行持股超过3万亿。因此,从其持股的行业分布来看,银行、非银金融远超其他行业。 市场投资风格的改变,导致A股呈现结构性行情,蓝筹和成长价值股高歌猛进,而相当部分个股被边缘化。上周,贵州茅台、恒瑞医药作为白酒、医药的代表频创历史新高,带动优质蓝筹股加速上涨。同时,小盘股“闪崩”现象再度出现。 面对去年以来的“漂亮50”牛市和中小创“闪崩”交织的行情,散户投资者越来越难以适应,盈利越来越困难。那么,个人投资者如何应对“机构市”市场变局?我们看到,不少散户开始改变投资风格,注重价值投资,题材投机、频繁买卖、追涨杀跌的市场气氛变淡,市场生态开始重塑。这从今年来融资融券标的的改变可以看出端倪。时隔近三年后,融资余额再次突破万亿元大关。2014年融资余额突破万亿时,融资客重仓券商和银行股。2017年,两融重仓相对于2014年风格大变,白酒和医药股受融资客欢迎,融资前20只个股中,医药股有7只,白酒股有6只。 其实,散户投资者与其追涨大蓝筹,倒不如投资低成本的指数基金。巴菲特有一个著名的十年赌局,也证明了指数投资的有效性。在这场赌局中,对冲基金完败于指数基金,主动投资完败给被动投资。巴菲特的赌局放在中国会赢吗?我国股市作为新兴市场建立以来,综指上涨约31倍,同期美国表现最好的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指数分别上涨16倍和6倍。数据回溯,我们投资A股指数会取得不错的投资回报。 在“机构市”的市场变局中,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去散户化”。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贬义词,也并不意味着对散户的驱逐和收割。机构投资者日渐壮大,为散户进行专家理财,是成熟市场的必经之路。美国三大证券交易所个体散户日均成交量仅占总体成交量的11%,其中超过一万股的大单中90%是在机构与机构投资者之间进行的。美国股市从1950年开始逐步“去散户化”,其中原因主要是机构投资者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使得美国散户愿意将资金交给机构管理,散户直接参与股市的动机减弱。 去散户化应该是一个散户与机构投资者双赢的局面,是一个散户主动自愿投资基金、信任“专家理财”的过程。而在去散户化过程中,基金只有建立起强烈的信托责任,投资理念成熟、投资研究深入、投资收益稳定,以责任感让个人投资者放心,以较高且稳定的投资收益回报投资者,投资者才能放心地将资金交予基金管理。去散户化的前提,是基金尤其是公募基金建立信托责任。 责任编辑:李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