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商品期货商品期权 >> 农产品期货

中国小麦因旱灾的市场赌博将落空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09-02-13 15:42:20 来源:网易财经

  在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石佛镇赵庄,村民李金峰的11亩麦地里,现在还只能看到2-3公分高的小苗子。李金峰焦急地说,往年的这个时候,麦苗都长到7-8公分高了。

  种麦是李金峰的主要收入。往年,他家的麦田亩产基本能保持在400公斤左右。按1.6元/公斤的市场价算,李金峰种麦毛收入每年能达到7000余元,纯收入也有2000多元。

  旱情使许多农民付出更多的抗旱成本。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温陈乡齐营村村民张立旺说,返青水、拔节水、灌浆水是决定麦田产量最重要的“三遍水”,年景好的时候,比如冬季有雨雪,春季多雨,许多麦田就可以减少人工浇水甚至不浇了。

  “今年大旱,自然要多浇水,投入当然就增多了。”张立旺说。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的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月9日,全国作物受旱面积1.36亿亩,其中重旱3981万亩,干枯394万亩,有346万人、166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

  有舆论认为,粮食减产的威胁、抗旱所增加的生产成本,将严重影响中国粮食价格和农民收入。但中国有关农业问题专家指出,从目前的形势判断,此次旱灾的不利影响有限,应理性分析,不应该被夸大。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程国强对记者表示,小麦是否因旱灾大幅减产现在还不能确定,关键要看三月份的旱灾影响程度,“如果抗旱措施及时到位,此次旱情不会产生决定性影响。”

  中国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10日表示,从目前来说,我们这些抗旱措施如果能扎实有效地到位,下一阶段天气不会更加恶劣的话,今年的夏粮会有一个好的收成,“我国的粮食生产不应该会发生重大变化”。

  中国已经首次启动I级抗旱应急响应。截至2月9日,北方8省冬麦区累计完成抗旱浇灌面积1.44亿亩次,超过冬小麦受旱面积的60%,近日仍以每天900万亩的浇灌速度增加,预计10天内受旱冬小麦大部可得到浇灌。

  程国强说:“即使最悲观地估计,若小麦减产达20%以上,产量也只是回落到2003年的8649万吨这个20年来的最低水平。”

  他指出,但是自2004年开始,作为中国三大谷物之一的小麦已连续5年丰收,小麦库存消费比为50-55%,根据年消费量1亿多吨推算,目前小麦库存至少达5500-5800万吨。

  程国强认为,可能的减产完全能由库存抵消,几乎没有可能会影响小麦的国内供应,也不会威胁到中国的粮食安全。

  “完全忽视或者过分夸大旱情的影响,都不利于形成稳定的市场预期,如果引起粮价的大幅波动,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大局不利。”他说。

  由于部分市场投机者借干旱之机炒作,中国部分地区的小麦价格出现异常波动。

  然而,据农业专家透露,今年中国小麦的市场格局仍然是供大于求,价格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农民增收任务十分艰巨;另一方面,抗旱也增加了农民的支出,压缩了农民增收空间。

  在当前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促进农民增收对中国扩大内需、启动消费至关重要。

  专家指出,在当前状况下,必须在着力抓好抗旱的同时,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稳粮、增收的工作主线,采取综合措施防止粮价下跌、提高农民种粮收益,切实保护和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在河南考察时指出,促进粮食稳定增长、农民持续增收,事关经济全局,意义重大。抗旱救灾工作不仅关系粮食安全,而且关系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旱区要把抗旱工作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如果小麦减产,农产品供应趋紧对农民不一定是坏消息,反而能支撑农产品价格,有利于农民增收。”程国强说。

  为了抵消农民的一部分抗旱支出,旱情发生以来,中国中央政府已经分别下达1亿元和2.5亿元中央特大抗旱补助费,旱区各省也及时下拨抗旱资金,出台各种补贴政策,大幅降低农民的抗旱成本。

  “降低旱灾等自然灾害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除了政府的补贴政策之外,还应建立健全农业风险管理机制。”程国强表示,应抓紧推广发展农业灾害保险,农业风险管理机制的完善将减少自然灾害灾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据介绍,欧美发达国家的农业基本靠天吃饭,农民遭受天灾的损失主要从农业保险中得到补偿。

  记者在基层了解到,目前在中国农村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民不多,主要是他们对农业保险不了解;即使参保,大多也是从事养殖和经济作物的农户。

  肆虐的旱灾正越发显现出农业保险的重要性。记者了解到,中国粮食生产第一大省河南今年的保险工作部署首先将突出“农”字,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积极服务新农村建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