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期货股票期权专家

朱邦凌:新股跌停潮是对投机文化行告别礼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7-12-06 10:50:07 来源:腾讯证券研究院 作者:朱邦凌

最近,尽管大盘在3300点上方波澜不惊,但新股次新股、创业板、高送转概念股大幅回调。尤其是高送转扎堆的次新股板块,60只个股惨遭跌停,新股闪崩式跌停潮再现。


从表面上看,新股跌停潮、题材股下挫与以下原因有关:第一,证监会打击高送转。日前,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称部分公司将“高送转”作为掩护限售股解禁、大股东减持出逃的工具,并常常伴生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第二,大股东减持,解禁高峰的出现,A股市场今年12月及明年1月限售股解禁规模合计约8600亿元。


但从市场深层来观察,近期的新股跌停潮不过是A股股价结构调整的延续,是资本市场生态重塑的组成部分,是对过去多年主导市场的投机文化的告别礼,同时也是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为标志的“新市场”来临的序曲。这一深刻变化,其实早已开始,近期发布的资管新规将这一趋势更加明朗化,更加强化。我们可能过低估计了资管新规的威力,资管新规将在今后多年深刻影响A股市场的投资风格与投资取向,也理所当然地影响机构与普通投资者的投资标的选择。


直白地说,资管新规就是过去多年盛行的炒小、炒新、炒差、炒重组等过度投机文化的丧钟。央行等五部委11月17日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划定流通股“警戒线”的方式,对资金抱团“炒新”、“炒重组”等行为予以规范。资管新规将“警戒线”设定于“可流通股票之”上,即同一金融机构发行的全部公募资产管理产品投资单只证券或者单只证券投资基金的市值不得超过该证券市值或者证券投资基金市值的30%,全部开放式公募资产管理产品投资单一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不得超过该上市公司可流通股票的15%,全部资产管理产品投资单一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不得超过该上市公司可流通股票的30%。


以流通市值取代总市值考察基金持股,关注“可流通股票”是问题的关键,扼住了基金涉嫌操纵中小市值股票的命门,让基金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可以轻松以资金优势抱团推高中小创股票的股价。过去,公募基金行业一直奉行“双十限定”,即一只基金持有一家公司发行证券的市值不得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10%,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全部基金持有一家公司发行证券的市值不得超过该证券的10%。但由于中小创个股流通股比例过小,尤其是IPO新股,流通股比例仅占全部股本的10%或者25%,大部分股份并未上市流通。这样,机构与游资就可以以小撬大,以资金优势控盘中小市值个股,甚至次新银行、券商等大盘股。经过炒作,让次新股、重组股动辄百元,股价远离估值,导致A股市场炒新、炒小等恶炒文化一直难以消除,成为危害A股市场健康的毒瘤。


安硕信息案,给公私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抱团取暖、集中持股策略敲响了警钟。部分基金管理公司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期间大量买入安硕信息,累计共有221只公募基金持有最高达1808.21万股,占安硕信息流通股的74.84%。也就是说安硕信息接近四分之三的股份被机构控盘,而机构投资者中绝大部分为公募基金。全通教育、朗玛信息、京天利、张家港行等妖股,也是机构利用流通市值与总市值的监管漏洞,大肆控盘,推高股价到几百几千倍市盈率,最后一地鸡毛,套牢普通投资者。


2013年以后多次斩获股基冠军的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基金,其夺冠秘诀在于重仓持有新股次新股、创业板股票。作为多年的股基冠军,中邮战略基金投资策略典型地折射出过去A股市场的畸形生态。市场质疑,很难说清楚到底是机构的热烈追捧导致新股价格不断创出新高,还是因为股价不断创出新高引发更多机构进一步追捧。但新股疯狂炒作可能危害整体市场的健康,乐此不疲的投资机构难辞其咎。依靠重仓次新股与创业板公司的基金一哥,与前公募基金明星经理王亚伟的重仓重组股本质是同一投资思维,映射的都是A股投机文化的盛行与价值投资理念的缺失。


近年来,严监管、IPO常态化、外资及国内机构投资者比例的不断抬升,使A股市场的投资风格逐渐变化,过去散户市的题材投机风格开始让位于蓝筹成长主导的价值投资。A股市场呈现机构化、国际化或者港股化趋势,股价结构剧烈调整,市场生态开始重塑。相对应的是,相当数量的无业绩支撑的、靠讲故事的中小市值股票开始边缘化,每天成交量寥寥无几,这些股票将越来越边缘化甚至将来沦为仙股。


一个新的市场正在酝酿、成型,新的市场投资机会也在来临。在市场过渡期,估值虚高的新股上演跌停潮一点也不意外,这只不过是新市场诞生的阵痛。面对市场的变化,投资者需要及早转变,尽快脱离侵染多年的炒新等恶炒文化。


责任编辑:李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