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号下午的一封人事任命通知刷爆了朋友圈,恒大集团主席许家印亲自签发,知名经济分析师任泽平月薪125万元入职恒大集团,担任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副总裁级)兼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 卸任方正证券研究所联席所长的任泽平,在入职方正证券之前,先后担任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室副主任、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科技部国家高新区升级评审专家等重要工作职务,最近三年在新财富分析师排名中,他都位居宏观经济前三甲。 他不仅在2014年股市低迷时成功预告了上证指数破5000点,也提出过“一线房价翻一倍”、“经济L型”、“新周期”等颇受市场认可的观点,被亲切地称为“网红经济学家”。 离职方正证券之前,任泽平接受了人文财经观察家、秦朔朋友圈发起人、中国商业文明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秦朔的邀约,在喜马拉雅FM的直播间里,谈一些备受关注的话题,关于你的钱未来是否还会缩水,关于房价拐点何时到来,关于你所知道的一切流行的,却可能是错误的观点判断。 以下是对话实录:中国可能10年左右改写世界经济版图 秦:最近我看到你写了一些文章,对于新周期、新时代都有一些自己系统性的看法,你觉得中国总体的经济的规模、人均GDP的发展水平、包括中国在全世界整个经济中的话语权或者说规则的制定权,你觉得从这些指标来看,跟美国相比,我们大概未来多少年时间可能会超过他? 任:中国跟美国从GDP来说,先说总量,现在美国的GDP大致占全球的25%左右,中国大致占14到15%。但是有一点大家留意,中国的经济增速比美国要高。美国现在年均增长2%左右,我们从78年到08年的30年是年均增长9.8%。现在中国增速换挡以后,每年也有6%左右的增长,是美国增速的三倍。那么大致用10到15年左右的时间,中国的经济的总量超过美国应该是比较正常的,我觉得这是第一个从总量的角度。 这意味着什么呢?也就是再过15年左右的时间,10-20年左右的时间,中国会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他将会重新改写整个世界的经济版图、话语权版图、治理格局,将会带来一个深刻的变化。因为大家留意在各个国际的场合,离开中国,很多的协议无法达成,各个论坛其实都在讨论关于中国的议题,表明中国的话语权越来越强,影响力越来越大,同时也意味着中国在未来将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比如说全球治理、环境保护等。 第二个从人均。中国有将近14亿人,美国是3.2亿人,我们现在人均GDP大约是8000多,不到9000,美国现在人均GDP大约是5万美元左右。虽然只要我们在发展战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顺利推动,总量超过美国指日可待。但对此我们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尊大,因为在人均方面我们跟美国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我们继续推动我们的改革开放,需要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包括这一次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的发展阶段,当然,发展、增长只是一个工具,最终的目的是十九大报告里讲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中国正在进入消费为主的经济发展阶段 秦:今年双11整个中国24小时的下单量总体上差不多3000亿,阿里平台1600多亿,京东有1271亿,这个数量非常非常大。这种网购的更多的是互联网一代的消费。我注意到你最近一篇文章讲中国未来消费是很大的一个驱动力,而且里面比较了中国跟美国,讲到美国当年的消费高增长过程中,其实金融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比如分期付款、消费金融等等,你觉得今天中国从消费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未来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任:秦总问的这个问题其实非常重要,我觉得有一点大家要稍微留意一下,当很多海外的这个经济学家或者观察家还在讲中国是一个投资主导、工业化为主的经济体的时候,其实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新的时代正在到来,就是中国正在进入到一个以消费为主的经济发展阶段,比如说今年我们服务业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50%了,已经超过了我们的第二产业和工业,那么还有就是说我们今年的消费的增速是10.5%,也超过了投资6到7%的增速,所以刚才秦总讲的这些现象其实都是这个时代发展阶段的一个必然产物,我觉得这是第一个吧。 第二个,就是说既然进入到一个消费主导的、大家追求美好生活的经济发展阶段,稍微留意一下,就能看到这里蕴藏着巨大的机会,为什么呢?因为中国有14亿人,美国3.2亿人,日本1.3亿人,整个欧元区也不过5.1亿人,最大的欧洲经济体8000万人——德国。全球也不过70亿人,中国就14亿人,所以中国的发展到一个消费主导的经济发展阶段,它所蕴藏的投资机会是巨大的,因为这是一个全球最大的市场。 秦:我看你这个报告里也提到,其实我们几十年消费变迁,升级的速度也很快。像六七十年代,那个时候可能是缝纫机、手表、自行车,这个叫老三件。我们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太知道,除了共享单车可能知道。然后接着这个新三件就是冰箱、空调、洗衣机。后来还有一种说法是彩电、录像机、摩托车,然后一到了这个21世纪新世纪车、房、卡,各种各样的金融服务上来了。然后呢这个最近特别移动互联网,2010年以后,网购上来了,服务消费上来了,最近新零售、新体验很多很多都上来了,你觉得从这个消费升级跟变迁的角度,会有哪些未来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重点? 任:首先,经济学上讲消费升级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解决温饱问题,第二个阶段就是耐用品,就电子、家电、洗衣机、冰箱等,第三个阶段是解决住行问题,就是汽车地产2000年以后爆发式增长,当大家有车有房家里有耐用品以后,追求什么?买健康买快乐,追求品质、美好生活,也包括财富管理。 走在市场前面的“战略性看多” 秦:你很多大的判断,包括5000点不是梦,然后一线城市房价翻一倍,然后新周期,似乎里面有一条主线,就是你一直对中国经济比较“战略性看多”,但与此同时也有很多的朋友们一直站在对立面,认为中国房地产有泡沫、中国地方债问题、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中国的投资回报率比较差的问题等等,看到了很多很多问题,那你说这些问题不存在吗?也不是,人家也能拿出很多很多的证据,那就是说也这些问题也在这里,但你一直战略性看多,然后又似乎是走在了这个市场的前面,就这个思路是怎么形成的,这个过程中的几次重大的判断是怎么得出来的? 任:我觉得第一个就是人的智慧或者人的成长,最重要的是历练。我从事过学术研究,在国务院智库也做过五年公共政策研究,现在下海这三年来,对我来说每个过程都是学习,所以说我觉得我们国内的很多研究,它不接地气,动不动就指点江山、指导企业发展、指导技术发展,我觉得一定要去多去听一听,多去看一看。我这几年下海,这三年我飞行的里程4万公里,270多次,所以我经常调研,向不同的人学习,向企业家、机构投资者、向我们同行,向所有的这些人进行学习,我觉得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呢,就是谈到这个证券市场上的判断,我觉得人还是要有信仰。你要相信,要坚持独立客观的这种立场,不要随波逐流,比如说14年的5000点不是梦,15年的一线房价翻一倍,今年的新周期,在一开始提出来的时候都是少数派,引发了市场的、业内的震动,一片的哗然和反对,但事后都被验证,为什么呢?我有一个粗浅的看法,实际上证券研究在大的拐点上,你要相信大多数人可能是错的,大多数人可能就是羊群效应、随波逐流,所以说呢你敢于与众不同,敢于坚持独立客观的判断,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巴菲特讲,巴菲特是靠炒股票成了首富了,而且世界首富,他其实投资理念就是一句话嘛,在别人恐慌时候我贪婪,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慌。别人是谁?是大众,我是谁?我是少数派对吧。所以我觉得这些观念就是第一要学习,第二个内心要修炼。 刚才秦总说你为什么总是比别人要乐观一点,我是这么看的,就首先要看大的方向,这个时代是前进的,中国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都是发展的问题,就是我机体、恢复力还是很强的。你想中国面临这些问题,你要对一个老龄化的社会,比如说日本、欧洲的这种社会,他可能就折腾不起,中国的这种自我修复力就非常强,所以你看到了这些问题,但是你没有看到另一面,他的这种纠错能力,他的这种弹性,他的这种活力对吧? 我其实也有一个信仰,我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我相信你信仰什么你就能看到,你看到的是希望,你就能看到希望。你看到的是黑暗,你就看到的是黑暗。你信仰上帝,你就看到了上帝,你信仰爱情,你就能看到爱情。 同样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我觉得机会始终存在,千万不要以为牛市才乐观,不是的。在这种震荡市里面可以是结构性的行情。然后呢你比如说这个大宗商品价格跌,你可以做空啊,对吧,你可以买期货反向做,所以总是有机会的。这个世界的竞争法则是什么?是物竞天择对吧。世界竞争的结果就是世界是属于乐观主义者的。所有的物种都是最终是谁更加强壮谁更加乐观、谁更代表这种时代的方向的,是幸存下来的,我觉得这是一种信仰。但最终呢,人的成就还是要为社会做贡献,所谓的致良知。我觉得这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补充。 A股不完全反映中国经济 秦:2018年很快就来临了,我看你的观点还是认为2018年股市还是一个结构性的牛市,而且现在还在进一步酝酿跟准备。这个过程中产能过剩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市场集中度得到一定提高,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素质也得到提高,所以你认为这一轮的结构性牛市还是会有一定的盈利和业绩来支撑,不完全只是估值的调整。 任:我对A股看法是这样,第一个要留意市场环境变了,前几年就是讲故事、炒主题,各种违规,我觉得你要深刻了解中国资本市场底层的制度框架正在发生一个系统性的变化,比如说监管越来越严,讲故事进行各种套利这个是不被允许的。 第二个就是我深港通沪港通,明年纳入MSCI以后更加开放,对内制度越来越规范,对外越来越开放,这就导致了整个价值投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我觉得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就是说前几年主要是靠货币放水,靠改革预期等等推动的行情,基本面是没有支撑的,因为14、15年经济是在下滑的,但是在今年经过10、15年经济单边下滑以后,在16年到17年中国经济L型筑底,再加上供给侧改革,供给的出清,企业盈利开始改善,所以说呢今年讲故事不行了,必须讲基本面。所以我觉得带来这些这个从制度结构,到这种投资逻辑的这种变化,所以说你看今年推的消费周期金融是真成长,先进制造都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我们也一直提示,今年要留意这种风格的切换。那么对于明年呢我觉得只要大的逻辑没有变化,我们继续推那些基本面比较扎实,然后性价比比较高的板块。 秦:有很多以前投中小创比较多的一些投资者也很苦恼,现在都是漂亮五零,都是一些大蓝筹、大银行、大的这个上游的生产资料的这种国家队,而中小创很多股票,还有包括全市场百分之八九十的股票都是下跌的,这也符合一个创新驱动的方向吗?又都回到这种大块头上面了,这个在2018年难道不会有点改变吗?你怎么看类似这样的问题。 任:这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我的看法是这样,就是说今年稍微留意,就是A股不完全反映中国经济,我们很多新经济是在海外上市,如果把腾讯阿里都放进来的话,你会发现其实代表中国经济,包括传统的包括新经济都是涨的,只要它基本面好,所以不能完全讲就是新经济,今年就是执掌了传统经济,没啥新经济,就是说我觉得是因为完整的代表中国经济的这些股票,那些优质的公司,我觉得都还是表现不错的,大浪淘沙,洗尽铅华,那剩下的这些公司他就是好,对不对。当然还有一些过去这几年,圈钱融资的、拿PPT融资的,我觉得它必将价值回归,就是你真实做事的,那就会被市场认可,讲故事的,圈钱的,这种想短平快的就被市场惩罚,我觉得这个是市场一个良性的回归。 为什么很多人对房地产看错? 秦:关于房地产你最近出了一本书,而且过去几年你关于房地产的一些判断都得到了市场实实在在的一个验证。现在对于房地产后市我看到了大概有几种看法,一种认为现在租售同权,很多地方在出台政策,包括在开发一些很好的地段去做租赁房;比如北京提出五年25万套要出来。如果大规模的租赁房出现,对于房价的上升是不是明显的抑制性因素? 由于房产税、限价限贷限购等“五限”,让很多人认为房地产会慢慢不行,尤其今年销售额和投资量都很多,所以很多人也认为今年房地产就是最高点。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现在总体上改善性需求还很大。我看到一个数据,现在在我们的自有产权房里有百分二十几连独立卫生间都没有。所以可以说过去很多房子本身也不行了,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房地产还有希望和空间的。 所以很多朋友都在想,我北上广买不起,我们在周围买,特别是在有城际连线能很快接轨的地方买。很多人认为房地产还有很多洼地,我不知道你自己怎么思考这个问题,自己采取一些什么行动? 任:房地产这个话题其实大家非常关注,争议也非常多。我是研究了17年,宏观研究了十年房地产。坦率讲,我觉得这个市场上能把房地产说清楚的人屈指可数,甚至大部分流行的观点,你发现都是错的。 我不仅研究房地产,我还是有操盘经验的。为什么很多人对房地产看错呢? 我觉得第一个是不了解政策。比如说当我们很多人讲房地产市场的时候,谁告诉你房地产就是一个市场?中国土地供给都是管制的,市场起码是要有供求的对吧?分析的逻辑框架就错了,还在那分析什么?所以那么多人过去十多年不停在看空,结果涨成这样对吧,所以说你首先要了解政策。 第二个不要试图用单一逻辑来解释。比如说大家经常讲中国要人口老龄化了,所以房价涨不动了。老龄化这个话题讲了多少年了,房价还是无畏无惧地上涨。 究竟怎么来理解房地产?大家知道,我在15年就跟大家提出过“一线房价翻一倍”。我最近出了一本书,人民出版社出的,叫《房地产周期》。我个人认为是最近这几年房地产领域写得最好的一本书,我们十年的功力都在里面了。我大致试图建立一个框架,讲房地产怎么去判断,比如怎么判断价格,投资、销售。我这十年的研究用一句话来概括,包括我整本书的核心就是来讲这个问题,我回应了所有似是而非的问题,我们用上百年的国际经验来进行这个研究这个问题,概括一句话叫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长期来说人口流入的地方有潜力,因为人才是房子的最终需求,人都跑了,这个地方房地产肯定没有投资价值长期来说。短期炒一把,后来会跌得很惨了,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人流入的、最近这两年没供地的,那更有投资前景了。 秦:所以中国的城市现在用于房地产、特别是用于住宅的土地供给,在整个城市的面积比重是偏小的,跟全世界的大城市相比都是偏小的。 任:秦总,你刚才讲的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这实际上是什么呢?这跟我们城市规划的导向有关。因为在我们的城市规划里,你看不同城市的国家一级省一级城市规划的文件,有一句话十年没变,叫控制大城市规模、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区域均衡发展。你好好琢磨他这句话,控制大的,重点发展小的,但事实上你看人是怎么流动的呢?人是从东北西北包括中小城市向大的都市圈流入,人来到了大的都市圈,而你要控制它的规模怎么办?不供地。他人来了,你不供地那价格怎么走?暴涨。 东北西北这些中小城市人都跑了,但是你要重点发展,还给它供了很多地,导致了什么库存太高。所以说一线二线城市房价过高,三四线城市库存过高,根本的原因跟这个导向有关。 所以这一次十九大也提出了“城市群”的概念。我其实比较建议未来要重点发展大都市圈,因为你看从上百年来城市化的经验,无论是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基本的规律就是人往大的都市圈迁移,因为大的都市圈更节约土地,更节约资源、更有活力、更有效率,更能为那些有才华的年轻人提供实现梦想的机会,这是一种文明。你控制大城市规模,不让人来,不让他享受城市的文明,这是反文明的。 秦:人口问题、土地问题,还有第三个金融问题。有人说我们现在杠杆价格太高了;有人说现在这个杠杆相对于欧美来讲,我们这个余额真的还不足为奇,意思是建议居民部门更多把中长期贷款都投到房贷里,你觉得大家还有能力支撑起来吗? 任:其实这种简单的做国际比较我觉得没有太大的意义,为什么呢?因为美国它就是喜欢消费,他甚至一度搞到了零首付,后来爆掉了、次贷危机。美国本身储蓄率就是比较低,当然人家是有原因的,因为他社会保障体系非常健全,他有滑梯在那兜着——整个社会底保障的底线。 中国储蓄率比较高,跟文化有关,也跟我们的这个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有关。所以这个杠杆高低跟美国进行对比,我觉得不可比,如果一定要讲的话,我觉得第一中国目前这个杠杆其实不高,因为我们是一个储蓄文化;第二个,从动态来看,这两年加得是有点快,甚至用了一些短期的消费贷来加,这是风险点。我觉得应该这么来看。 秦:那总体上,你对于房价本身的走势还是属于比较乐观的态度啊?像当年,你那么旗帜鲜明说一线城市翻一倍,现在还有类似的这种旗帜鲜明的观点没有? 任:我的观点一直都旗帜鲜明,就是简洁而鲜明。为什么?因为我对我包括我对我团队的要求,我们的所有研究第一要实战,第二个要负责。所以你看我我所有的报告:5000点不是梦,我就是看5000点股票;一线房价翻一倍,我就看一线房价,能翻一倍对吧。新周期我就看好周期、看好金融、看好消费对吧。 所以对于房地产市场我的观点也非常明确,那当然这里这个问题不能这么问,就是当很多人问你对中国房地产市场怎么看的时候,这个问题无法回答。因为房地产永远是一个区域市场。比如说过去的两年北京上海房价翻了一倍,东北房价没涨啊。所以搞开发的人永远记住,房子最重要的是什么?地段。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是地段,所以判断房地产市场永远也要记得它是有区域属性的。 那么按照我的框架就是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那么从长期来说人口流入的,什么人流入啊?有才华的年轻人,他带着梦想来;还有那些财富净值人士,他带着财富来这个地方,它有活力,它有希望,那这个地方房地产市场它未来就是有潜力的,所以我是这么一个看法。 理财心得分享 秦:网友朋友经常就会问,像任博士这样的这种行业的、业界的领袖,个人的理财心得能不能跟大家分享一下。 任:我觉得第一个就是刚才给大家汇报的,我们的研究一定要接地气。就是说,我觉得人一定要真诚,忽悠别人最终忽悠是自己,你的职业生命。所以我觉得一定要真诚,错了要勇于面对,正确了也不要沾沾自喜,要不断学习,要自我进化,我觉得这是第一个吧。 第二个,因为我是一名宏观分析师,我的长处是做大类资产配置。你要是问我个股,那我可能还不如秦总懂,但是你要说大类资产,比如说股市房市债市汇市商品,它是怎么样一个配置,这个我研究这么多年,我觉得我还是有一套自己的看法。 秦:比如说你拿我来讲,2018年如果说按照这个五类大资产,你建议我什么呢? 任:那很简单,17、18年炒股票,19、20年买房。然后炒股票,17、18年炒有基本面的股票。19、20年买人口流入地方的房子,这是我的建议。 秦:海外资产配置你自己做不做?比如一些外汇啊,海外的一些金融产品?因为我们现在一些外资银行也提供类似这样的这个私行的客户,你怎么看海外市场呢? 任:我对这个问题答案很明确。 第一,我密切关注研究学习海外市场; 第二,我本人绝不配海外市场。为什么呢?因为我一直觉得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14亿人市场,过去一年百分之十几,现在也有6到7,名义GDP今年有11。这么大的市场,这么高的成长,在中国,你挣不到钱你都找不到投资机会,你还到国外去走?人家都来我们这寻找中国的机会,和中国市场一起成长。我们跑到他那个地方人口老龄化一年增长2%,有什么意思对吧,我觉得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我对中国的经济改革转型前景我坚定看好。 秦: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我们俩聊到最后,你有点什么样的提醒? 任:我觉得第一个呢就是还是说这个所谓的你刚才讲的第一句话——投资有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要理性。 第二个呢,投资是一个比较个人的事情,我的意思是说个人需要有一个修炼,就是要有自己的一个看法、观点、体系、思维的方式。 第三个,投资,很多人把它理解为积累财富。我的理解就是说,其实最终还是回到我原来那句话——人的价值还是取决于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我觉得这个还是要不忘初心,就是要感恩这个时代给我们提供的机会,最终你所有的工作、你所有的成就都是时代给的,所以你要回馈时代,要为时代为社会作出贡献,我觉得就是所谓的这个,王阳明讲的嘛,就是所谓的此心光明、致良知,这样的话,你心里做什么都是很踏实的。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