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间,尽管美元指数强势横盘,但原油价格指数上涨了5.68美元/桶。新年开市后,不少国内投资者继续看涨原油期货价格,主要基于美元指数可能久横必下,特别是中国银行近期发布预测报告,认为美元指数再度回到70点附近。美原油期货价格的上涨,主要在于宏观经济数据的利好。而美元的走弱,至少会构成美原油期货价格下跌的阻力。 原油作为大宗原材料,是现代工业的血液,与宏观经济形势息息相关,我们需要将它放到一个大的环境中考查,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 首先,采掘成本上升,将推高原油生产的盈亏平衡价格水平。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远未结束,对原油等能源的需求是不断递增的。虽然欧美发达国家的能源需求出现了衰减,但由于新兴国家人口基数大,其不断增长的需求能够有效地弥补欧美等国的不足。据有关报道,中东等地可低成本开采的石油越来越少,未来五年内必须要有新的油田来补充石油供给。世界上的石油储备并非没有,但开采条件非常恶劣,其成本是当前的多倍,这需要原油价格涨到一定程度,才会吸引石油开采商去开采海底、冰山和高山中的石油,以补给可能面临的石油供给缺口。 其次,美元指数当前的上涨或是诱多动作,其目标就是配合美国财政部发行国债。基本面不配合的诱多,必然会物极必反,从而对原油期货价格构成极大的估值提升诱惑力。今年以来,美国国债市场的一大看点,就是日本增持美国国债,成为最大的持有国,而中国减持数百亿美元的美国国债。美国财政部正处在“用钱”之季,中国政府的举动惹恼了美国政府,于是发动反倾销和会见达赖的威逼之举,另外,美国投行继续看空欧元,使得美元被迫上行。这种诱多、威逼中国政府的做法,其目的就是要中国政府购买美国国债。实际情况是,中国政府无论买不买美国国债,美元必然下跌,而且已经快到了下跌的时间窗口了。有文章称,美元的供给量当前是以每分钟100万美元的速度在增加,而美国衰弱的实体是无法支撑起日益膨胀的美元供给量的,因此,美元唯有贬值以结束单极化的格局,才能挽救美元体系的崩盘。 再次,经济见底已经得到确认,虽然经济复苏之徒非常遥远,但全球经济变坏的可能性非常低。也就是说,按照供给需求平衡考虑,2008年年底到2009年年初的原油需求是最低水平,此后会更多地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我们应该警醒,欧美国家公布的经济数据会让我们感觉到复苏的动力依然不足,甚至有所反复,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经济指标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尽如人意之处,但这都是经济复苏中的必经之路。 最后,地缘政治依然是突发性的影响原油供给的不可忽略的因素。越是在经济低谷时期,地缘政治问题越是频繁出现。据悉,前期尼日利亚地区武装冲突稍有平息,但说不准什么时候会再度爆发出来。可以这样说,只有当类似于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来之后,地缘政治对原油价格的影响力度才会减弱。 总之,从上述四个方面,我们基本可以这样认为,采掘成本推动油价在更高的水平上形成均衡,美元指数走弱提升原油向上的估值空间,需求见底和不确定性的供给会让油价一直维持在半亢奋状态。笔者认为,尽管原油维持向上走的趋势,但当前还会有一个整固的过程,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紧缩性周期必然会削减全球贸易商库存投资的乐观预期,从而抑制商品价格上行的空间,而原油和油品则必然是首当其冲的。虽然欧美国家继续面临着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威胁,但货币供给量过大引发的通胀也同样让政府担忧。如果不控制货币供给量,必然使这些发达国家面临着高失业率、高通胀的双重煎熬。虽然有人称2010年的资金仍会宽裕,但与2009年相比,会显得相当紧张。毕竟商品价格已经有一波翻番的涨势,投资者在钱袋子偏紧的情况下追涨的热情会减退。在当前原油期货的持仓中,超过六成是投机持仓,这部分头寸对宏观经济形势更为敏感。 其二,短期美元指数可能会在高位盘旋,因美原油主力合约都近月化,这在某种程度上会限制原油价格的上升动能。不管怎样,选择美元作为结算工具或者作为储备工具,依然是一种次优选择。美元指数居高不下,会让美原油上涨缺乏估值优势。 基本可以认定,在2010年原油期货价格的走势演绎中,原油价格每次的上涨,或多或少都会遇到经济复苏前景不明和紧缩性周期的威胁,从而促使原油期价有规律地回调。等到调整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形成具有诱惑力的技术性买点,从而刺激油价格瞬间走高。 操作策略方面,笔者认为美原油期货经过几次试底之后,基本可以认定70美元/桶是中长期底部,甚至可以认为是新油田开采的有获利的价格水平。因此,在75美元/桶及下方可以持续买入,2010年的后市高点预估在85—90美元/桶。虎年中的原油期货暴涨暴跌可能是常见之事,这会让投资者有种在“虎山行”的感觉,操作上,建议以多头思维轻仓操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